西紡集團:傳統紡織產業如何迎來新的生機?
18世紀,一個叫瓦特的英國人改良了一架珍妮紡紗機,從此開啟了偉大的工業革命。而紡織業就此成為現代工業支柱產業之一。3個世紀后的今天,新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啟,當人工智能、5G、虛擬現實等智慧產業走上工業舞臺,以紡織業為代表的傳統工業卻逐漸沒落,似乎不可避免的走起了下坡路。究竟是什么讓昔日的支柱產業成為今日的“夕陽產業”?
1
高污染、高耗能—紡織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我國,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比較明顯的重要產業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我國的化纖、紗、布、呢絨、絲織品、服裝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紡織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和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等嚴峻挑戰。我國紡織業的水耗、能耗居高不下,污染問題十分突出,是國家監控的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業之一。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傳出關停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險、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企業的聲音,紡織企業赫然在列。在面臨如此危機的情況下,紡織企業該何去何從?
尤其是在產品利潤率不斷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等其他成本不斷升高的情況下,高能耗帶來的高成本已經嚴重削弱了紡織企業競爭力。因此,通過節能降耗來降低能源成本,并通過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以提高單位能耗的價值產出,必將成為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環境下,我國紡織企業的必然選擇。
在中國西部的一家紡織龍頭企業,用他們的實踐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節能減排之路,給整個紡織業帶來了勃勃生機。
2
西安紡織集團:一個紡織企業的節能減排之路
西安,中國西部紡織業重鎮,一座具有紡織業傳統的城市。早在1953年,一座赫赫有名的西安紡織城崛地而起,逐漸發展成為西安工業的代表。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紡織業被視為高耗能、高污染、低利潤的落后產能代表,輝煌一時的西安紡織業也隨之逐漸沒落。2008年,在西安市國資委的主導下,原西北三棉、西北四棉、西北六棉和西北一印等老國有紡織企業重組成立西安紡織集團,開啟了西安紡織業的新篇章。
古城東郊,灞水之濱,白鹿塬下,一座美麗、現代化的西安紡織集團產業園區便坐落于此。不同于以往紡織廠區給人的破舊、雜亂的固有印象。西紡廠區無處不體現著清潔、整齊、現代化。
西安紡織集團產業園區占地785畝,擁有紗錠18.88萬枚,噴氣布機712臺及其配套設備,年產棉紗18000噸,年產棉布7600萬米。該廠區全面引入國際領先的紡紗織造設備,衡量紡織企業先進程度的“三無一精”指標,達到了國際、國內一流水平,其中無卷化率達到95%;無接頭紗比例達到100%;無梭布比例達到100%;精梳紗比例達到85%。
雖然有著全新的廠區和先進的生產設備,但是作為一家紡織企業,西紡集團還是需要解決高耗能、高污染的難題。他們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也許答案就在廠區里。
當我們進入西紡集團廠區的大門,便被一側矗立著的停車棚吸引了眼球。我們一眼便能看出這并不是普通的停車棚。棚頂整整齊齊、格局有致的排布著單晶太陽能光伏板。遠遠望去,一排排深藍色的組件像海浪一樣沐浴在陽光之下??蓜e小看這個光伏車棚,平均每年發電超過29萬度!
這還僅僅是西紡集團光伏發電系統的冰山一角。在廠區建筑的屋頂上,還有更大的光伏矩陣海洋在每天源源不斷的生產著電能,驅動著建筑內的生產設備運轉。
這就是西紡集團的節能減排法寶:光伏發電。
3
光伏電站:傳統產業節能減排的不二法寶
在改制之后,西紡集團便致力于尋找一條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面臨著日益高漲的電費,如何節能降耗也成為擺在領導班子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詳細周密的考察、調研,他們最終決定在廠區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2016年,同在西安的隆基股份與西紡集團強強攜手,采取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共同建設西安市第一個紡織業分布式光伏電站。合作達成后,這一建設重任便交到了年輕的隆基新能源事業部身上。
在設計階段,采用先進可行的節電、節水及節約原材料的措施,能源和資源利用合理,各項設計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光伏電站長期經濟高效運行奠定了基礎。
為了保證電站發電量最大化,該電站采用當時最先進的隆基樂葉60片275型單晶組件,該組件先進的抗衰減技術保障高效單晶組件首年衰減低于2%,加上更優異的弱光發電與高溫發電能力,搭載一線品牌逆變器,采取當時先進的集散式設計,每22塊組件組成一串,每臺匯流箱接入16串,每臺逆變器接入11臺匯流箱,使整個發電系統具有更高的轉化效率,能夠在有限的面積安裝更大容量的光伏系統,實現了電站單位裝機容量的發電再提升。
同時,結合西紡廠區所處白鹿塬腳下的地勢條件,陣列布置時綜合考慮方陣面上太陽輻照度的連續性、均勻性和極大性,還考慮到系統的經濟性。為了保證電站發電量最大,陣列排布朝向正南,并采取12°最優傾角,以保證日照的最大化。由于采用最佳排布設計方案,使得整個電站發電量提升5%以上。
該項目使用了國內一線品牌的鋁合金電纜,減輕了屋頂承重,且更具備可塑性,可以更貼緊建筑鋪設,更加安全可靠;從國家戰略角度出發,可以相對節約銅資源,維護我國銅鋁資源戰略安全。
經過三個多月的建設,總容量為8.9MW的西紡集團分布式光伏電站于當年12月底正式建成并網。為了保障電站日常高效運行,隆基將該電站納入公司運維體系,現場派駐運維人員值守、巡查,配合隆基新能源智慧大數據監控平臺,遠程監控設備運行,隨時隨地了解電站狀況,提高了故障反應速度,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真正做到了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
該電站投入使用后,年發電925萬多度,折合電費629萬多元,可供西紡廠區全額消納,解決五分之一的用電需求,大大節省了企業的能耗和電費,幫助西紡集團在實現節能減排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在減排方面,該電站每年可減少用于發電的標準煤2723.492噸,減少硫氧化物排放量約49.81噸,氮氧化物16.871噸,二氧化碳6539.595噸,可有助改善當地的大氣環境,提升灞河沿岸的空氣品質,真正做到節能減排,實現紡織企業從高污染、高能耗企業轉型成為低污染、低能耗的現代化綠色企業。
4
隆基新能源:分布式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專家
西紡集團分布式光伏電站是隆基新能源建設的諸多分布式電站中的一例,開啟了隆基為高耗能行業量身定制分布式光伏能源解決方案的大幕。
為了幫助紡織、化工、物流、制藥等高污染、高耗能、高電價行業達成節能減排目的,隆基新能源針對各個行業不同特點和需求,結合當地氣候、地理環境,根據園區建筑屋頂結構、分布特點,進行陣列排布、系統適配、電氣結構等最優化設計,確保電站的發電量最大化和穩定性。
隆基新能源的母公司——隆基股份是全球領先的單晶光伏產品制造商,倡導“Solar for Solar”的發展理念,堅持對單晶技術的研發和高效單晶光伏產品的制造,以技術進步推動光伏產品和光伏度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連續多次打破單晶PERC電池、組件光電轉換效率,始終保持著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地位。
隆基最新出品的Hi-MO4系列單晶光伏組件發采用大尺寸硅片,可將組件功率提升11%以上,最高可達420Wp;采用半片技術,提高組件CTM值,大幅降低功率損失,保證了組件發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隆基Hi-MO4單晶光伏組件擁有更低的BOS成本,從而降低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推動光伏實現平價上網。
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隆基新能源依靠母公司完善的產品體系和強大的研發實力,發揮自身電站設計、系統集成和工程品質優勢,為工商業企業和園區提供分布式光伏能源解決方案。目前服務過的客戶包括阿里巴巴菜鳥、普洛斯、路易達孚、康師傅、寧德時代新能源、鄭州日產、西安紡織集團等國內外大型知名企業、園區,幫助其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打造清潔化、綠色化的現代化企業形象。
未來,隆基新能源將持續提供更高效、更可靠、更智慧的光伏能源解決方案,幫助更多行業解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痼疾,推動園區能源升級改造,早日實現從傳統企業向現代化綠色企業的華麗轉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