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好!釋放9000億元資金期待給市場帶來一些動力
9月6日,市場期待已久的降準靴子終于落地。
據了解,本次降準預計共將釋放9000億元流動性,對資本市場而言,屬于重大利好。受此刺激,富時A50指數期貨漲幅迅速擴大,甚至一度大漲近1%。
央行雙管齊下
中信期貨研究部宏觀策略負責人尹丹告訴記者,相較于最近一次5月7日央行出臺的定向降準,本次降準最大的特點就是雙管齊下,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相結合,力度更大,釋放的資金量也更多。
總的來說,格林大華期貨金融研究中心經理趙曉霞認為,本次降準主要是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通過增加流動性,使貨幣進一步寬松來促進經濟增長。此外,本次降準也是在落實9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政策。
據了解,9月4日的國常會上,總理指出,未來我國“要堅持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并適時預調微調,加快落實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
“在提出兩天后就宣布落實,此前并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但這也體現了我國的政策現在更有預期性,這是政府治理成本降低的標志,說明我國政府與市場的溝通更加積極,這樣能給市場帶來比較穩定的預期,有利于政策的傳導,減少多市場的沖擊。”趙曉霞說。
除此之外,不斷臨近的內部流動性緊張的節點也是央行決定在近期決定進行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的原因。據了解,下半年地方債到期、財政繳款、定向工具到期以及同業存單到期所造成的流動性整體壓力較小,流動性緊張的節點預計主要出現在6月和8月的債券到期高點。特別是6月和8月,按下半年投資總量來算,將是2019年的最高點和次高點。
考慮到6月時,我國也進行了定向降準及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作為6月流動性緊張節點的應對措施,雖然8月出臺的LPR形成機制改革固然會產生引導貸款利率向MLF利率下沿靠攏的不對稱降息的效果。但在尹丹看來,“其作為未來形成利率走廊的一種長效機制,對短期流動性的改善并不會特別明顯,因此就需要央行采取更多的手段來補充流動性。”
當然,除了內因外,她認為,真正促使央行在9月初實施普遍降準+定向降準這一大招的原因,還受到了外部環境的影響。據了解,今年隨著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美聯儲十年來首次降息于7月底正式落地。實際上,今年年初以來全球各大央行已經降息32次之多,而7月至8月間央行的降息次數就占到了上述數據的三分之二,還有部分央行通過非傳統貨幣工具釋放寬松政策未計入統計。
這是因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從此前的連續加息轉為首次降息之后,兩類經濟韌性截然不同的經濟體在政策響應方面殊途同歸,最終導致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央行在短期內開始“齊步走”。“鑒于美聯儲及歐洲央行在9月再度釋放寬松措施的預期正在不斷上升,而9月1日中美關稅清單落地、10月31日英國退歐問題懸而未決等風險因素所造成的額外的流動性緊張,中國人民銀行選擇在此時釋放降準措施以平抑市場流動性風險,也在情理之中。”尹丹說。
“但這并不意味著國內貨幣政策有所轉向。”她認為。據介紹,2015年央行實施了一系列降息降準之后,央行就進入了一段較長時間的傳統政策工具靜默期,再未啟動降息降準的大招。“但是這并不代表央行就無所作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實際上,在這段“靜默期”中,央行實施了利率形成機制的改革,為利率并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定向操作,對實體經濟精準滴灌。“可以說,央行在利用組合拳實時適度寬松,為穩增長保駕護航。”尹丹表示。
9000億元利好上路資本市場必將受益
據記者了解,本次降準分為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一共將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央行將于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借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預計釋放8000億左右的資金。至于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銀行定向下調的1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將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一共將釋放月1000億左右的流動性。
之所以在全面定向降準中排除了財務公司、金融租借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等三類金融機構,據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是因為這三類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率為6%,在金融機構中已是最低水平。
考慮到,三季度以來,中美貿易爭端升級造成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英國退歐事件在各種層面出現拉鋸戰,令市場猜測該事件有可能演變成為類似雷曼兄弟、歐豬國家債務危機式的系統性風險導火索。疊加近期基本面情況也表現較差,因此風險了資產受到一定壓制,而美元指數、高信用評級長債、貴金屬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然而,就在最近兩周,上述警報正在逐個解除: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將于10月初重啟;英國首相約翰遜在議會遭遇三連擊,無協議脫歐的概率有所降低。對此,金融市場已經開始反應,風險情緒在周初已經開始顯著回歸。
與此同時,近期中國出臺一系列舉措再度加碼穩增長政策,9月4日的國常會上更為昨日降準落地做足了鋪墊,鑒于此尹丹認為,因為前期各類避險情緒對風險類資產的壓制已久,下周開盤之后,風險類資產延續反彈的概率較大,而避險類資產則將繼續回調。
實際上,單就這次降準而言,趙曉霞認為,對于商品、股市和債市而言都將是利好。畢竟經濟樂觀會增加商品的需求預期,且流動性增加本身也通常會帶來物價的上漲。疊加降準還將進一步利好市場情緒,“估計股市、債市未來都將因此有所走強”。
具體來看,坤西金融研究院院長相陽認為,本次降準在資金上將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利率敏感的行業。而在情緒上將明顯的提升市場風險偏好,有利于股市估值重心的提升。至于商品市場方面,前期受困于需求壓制的黑色或將受到明顯提振,部分維持在低位的有色品種也將獲得一定支撐。而貴金屬前期在避險因素的推升下處在了高位,近期恐將高位回落。匯市方面,考慮到美元近期仍處于升勢,但離岸人民幣在觸及7.19后已緩慢回升,目前來看并無進一步貶值的因素。
“但是,對這波反彈的高度及時長不宜過分樂觀。”尹丹認為。
她表示,這是因為:首先,本次降準已經有明顯的預兆,在降準消息公布前市場已經對其計價;其次,10月31日英國退歐是一個擺在明處的風險,至少在此日期之前,英國方面的變數仍然很大,牽動市場的神經;最后,9月歐洲央行和美聯儲都有可能進一步采取寬松手段,政策落地之后市場會產生“買預期賣事實”的效應,因此在兩大央行寬松政策真正出臺時,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反而會蓋過寬松政策對經濟的刺激效應,這是一個躲暗處的風險。面對明暗兩大風險的施壓,避險情緒仍然蟄伏在近處、隨時都有可能回歸。
“除此之外還需要提及的是,對貨幣政策較為敏感的房地產板塊將會因降準消息受到短時提振。”她說,這主要是由于在LPR改革后,房貸利率機制在10月上旬也將改革,根據當前LPR水平計算,改革后房貸利率的下限將比現行的標準上浮。
因此,尹丹認為這一因素將與降準一道,驅使部分剛需趕在10月上旬新利率標準落地前進入市場。預計今年房地產銷售“金九銀十”的效應將會較為明顯。但是近期一系列房地產政策在供需兩端已然收緊,上述提振效應將會是曇花一現,降準釋放的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部分事實上極為有限,難以扭轉房地產市場長期承壓的狀況。
至于未來,尹丹認為,央行在實施了降準之后會進入一段靜默期,觀察政策效果,如果市場的避險情緒急速上升、對流動性再次造成收緊的效應時,央行更可能通過降低SLF和MLF的利率,引導市場利率下行以安撫市場。“目前來看,近期繼續降準甚至降息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相陽說。
紡織人渴望終端訂單爆發
8月開始,終端需求進入邊際改善通道,但直至今日下游訂單仍未見明顯改善,據了解前期提早啟動的非常規品種面料近期反而有所走弱,比如海寧經編前期比較火爆的超柔搖粒絨最近有所熄火,蕭紹局部印染廠反饋生意有所走弱,還有紹興一家仿超柔的圓機廠反應出貨量有所減少,另外吳江、常熟、海寧的一些常規品種均未見明顯啟動,局部好轉無非只是產銷可以做平,但未能去化庫存。當下下游高庫存,低利潤,以及被庫存積壓導致的資金緊張局面暫時未見改善,終端壓力依舊存在,迫切希望去化庫存回籠資金,未來開機率存在下行的壓力,而接下來的中秋國慶雙節或許也是矛盾初始爆發的時候,下游停機的概率依然存在,尤其是國慶長假期間,市場將面臨新的考驗。
據調查了解,部分紡企效益并未如市場反映的那樣差。對于整個市場來說,2019年,不少紡織廠虧損、經營不下去,倒閉、停產、半停產不在少數。但是,不少人卻忽略了另一部廠家,卻仍在順利生產,按部就班接單,很好地贏利。近期,冀魯、江浙一帶紡線行情平穩為主,部分企業接單也有一定改善。據部分廠家表示,近期訂單雖未見特別大的改善,但企業已使用上低成本原料,紗線利潤空間尚可。而部分大廠經營效益較好,給市場帶來一些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