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牛仔行業如何實現綠色產業升級?“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將走進河南中大恒源
“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绷暯娇倳浽@樣談到。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十九大以后,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應運而生。應該說,生態文明建設在當前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已經不言而喻,對于紡織行業來說,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推進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的重要行動,也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5”模式科學評價企業生態友好水平
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疤烊撕弦弧?、“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在紡織生態文明框架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先后開展了“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善水行動在紡織”、“舊衣零拋棄”、“節能減排診斷”等系列活動,2016年開始,又在行業中開發綠色設計產品、創建綠色工廠,打造綠色園區,培育綠色供應鏈企業,到目前已經發布了絲綢、巾被織物等10余項綠色制造相關標準,并舉辦“紡織行業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與管理”培訓班。
紡織企業作為生產經營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及行業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企業層面開展生態文明創建,可為本行業乃至整個工業生態文明建設積累寶貴的經驗,也能為企業綠色評價提供改進依據。通過萬里行這樣一個具有探索性、可操作性和持續性的活動,既能表彰先進、樹立示范,又能深入宣傳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秀企業,并逐步增強和擴大紡織行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為了更好地評價紡織企業的“生態友好”,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共同研制了“培養和創建紡織行業生態文明示范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在企業布局科學合理的前提下,通過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制度等五個模塊近60項指標,來作為評價紡織企業生態文明創建的尺度和評分依據,并以此向開展生態文明示范活動的企業提高政策、技術與管理方面的指導,簡稱“1+5”模式。
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將經濟效益、資源消耗、環境風險、教育培訓、社會責任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納入到企業經濟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中。同時,通過試套積累經驗,使該體系逐步形成符合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標準和機制。
專家、媒體、行業的“三行合一”
綠色發展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是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的必然方式。近年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也是提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要向“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和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實現轉型與提升。2020年,紡織強國建設目標將基本實現,《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中提出,紡織工業要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優勢,其中就包括要通過技術創新減少生產過程污染排放、碳排放,發展循環技術,減少資源消耗;把開發清潔生產技術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加快突破產業鏈全過程,實現減排和節約用水的大目標?!爸袊徔椛鷳B文明萬里行”無疑將助力這一目標和任務的實現。
一直以來,“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活動都邀請專家進行現場考察評價、媒體實地走訪、行業領導與同行企業的互動交流,從而實現了“三行合一”,有效地將生態企業的優異做法和技術在全行業推廣開來。從2014年11月,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暨中國紡織行業生態文明論壇在成都召開,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活動沉穩地邁出第一步,到2015年,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先后走進互太、萬事利、山東魯泰、湖北嘉麟杰、江蘇東渡等企業,“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的足跡,正代表著中國紡織產業向生態友好踏進的每個臺階。
萬里行活動即將走進中大恒源
紡織行業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和資源依賴型的傳統制造業,與實施綠色制造工程、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今年和明年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工業綠色發展的攻堅階段,更是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兩年。推動綠色增長、實施綠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推進綠色發展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途徑。
2019年11月1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主辦的“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活動即將走進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同于以往的生態文明示范企業,中大恒源并非依靠節能減排來實現綠色生態,而是為紡織產業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讓產業從根本上做出了改變。值得一提的是,中大恒源也并非屬于紡織企業,該企業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在食品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基礎,而首次在紡織印染領域的跨界應用,非常值得期待。
記者了解到,中大恒源是天然色素行業的先行者,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通過持續研發投入、技術創新,持續打造了系統化管理軟實力;并持續打造了從源頭基地建設、提取、精制加工到應用、制劑化生產的全色系天然色素系統化解決方案企業。
同時,公司還是高新技術企業,建成了國內植物提取及應用研究合作創新平臺,并創立和國際研發前沿跟蹤與定期溝通機制。擁有院士工作站、天然色素實驗室、天然色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研發基地,以及CNAS認證實驗室。中大恒源擁有自主核心發明專利幾十項,致力于天然色素標準的開發和申報。
此次涉足紡織行業,中大恒源將從靛藍染料入手,先行與牛仔企業對接,據悉,該項技術不僅能夠實現植物染色規模化生產和應用,且有較好的穩定性,固色和色差問題也將得以大幅度提升。可以說,中大恒源能夠與紡織行業“共建”,對當面貿易摩擦下,行業鞏固國際市場份額有著巨大的作用和意義,同時,對產業實現綠色發展目標也將起到關鍵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十九大以后,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應運而生。應該說,生態文明建設在當前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已經不言而喻,對于紡織行業來說,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推進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的重要行動,也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5”模式科學評價企業生態友好水平
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疤烊撕弦弧?、“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在紡織生態文明框架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先后開展了“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善水行動在紡織”、“舊衣零拋棄”、“節能減排診斷”等系列活動,2016年開始,又在行業中開發綠色設計產品、創建綠色工廠,打造綠色園區,培育綠色供應鏈企業,到目前已經發布了絲綢、巾被織物等10余項綠色制造相關標準,并舉辦“紡織行業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與管理”培訓班。
紡織企業作為生產經營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及行業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企業層面開展生態文明創建,可為本行業乃至整個工業生態文明建設積累寶貴的經驗,也能為企業綠色評價提供改進依據。通過萬里行這樣一個具有探索性、可操作性和持續性的活動,既能表彰先進、樹立示范,又能深入宣傳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秀企業,并逐步增強和擴大紡織行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為了更好地評價紡織企業的“生態友好”,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共同研制了“培養和創建紡織行業生態文明示范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在企業布局科學合理的前提下,通過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制度等五個模塊近60項指標,來作為評價紡織企業生態文明創建的尺度和評分依據,并以此向開展生態文明示范活動的企業提高政策、技術與管理方面的指導,簡稱“1+5”模式。
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將經濟效益、資源消耗、環境風險、教育培訓、社會責任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納入到企業經濟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中。同時,通過試套積累經驗,使該體系逐步形成符合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標準和機制。
專家、媒體、行業的“三行合一”
綠色發展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是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的必然方式。近年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也是提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要向“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和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實現轉型與提升。2020年,紡織強國建設目標將基本實現,《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中提出,紡織工業要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優勢,其中就包括要通過技術創新減少生產過程污染排放、碳排放,發展循環技術,減少資源消耗;把開發清潔生產技術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加快突破產業鏈全過程,實現減排和節約用水的大目標?!爸袊徔椛鷳B文明萬里行”無疑將助力這一目標和任務的實現。
一直以來,“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活動都邀請專家進行現場考察評價、媒體實地走訪、行業領導與同行企業的互動交流,從而實現了“三行合一”,有效地將生態企業的優異做法和技術在全行業推廣開來。從2014年11月,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暨中國紡織行業生態文明論壇在成都召開,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活動沉穩地邁出第一步,到2015年,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先后走進互太、萬事利、山東魯泰、湖北嘉麟杰、江蘇東渡等企業,“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的足跡,正代表著中國紡織產業向生態友好踏進的每個臺階。
萬里行活動即將走進中大恒源
紡織行業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和資源依賴型的傳統制造業,與實施綠色制造工程、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今年和明年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工業綠色發展的攻堅階段,更是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兩年。推動綠色增長、實施綠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推進綠色發展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途徑。
2019年11月1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主辦的“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活動即將走進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同于以往的生態文明示范企業,中大恒源并非依靠節能減排來實現綠色生態,而是為紡織產業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讓產業從根本上做出了改變。值得一提的是,中大恒源也并非屬于紡織企業,該企業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在食品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基礎,而首次在紡織印染領域的跨界應用,非常值得期待。
記者了解到,中大恒源是天然色素行業的先行者,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通過持續研發投入、技術創新,持續打造了系統化管理軟實力;并持續打造了從源頭基地建設、提取、精制加工到應用、制劑化生產的全色系天然色素系統化解決方案企業。
同時,公司還是高新技術企業,建成了國內植物提取及應用研究合作創新平臺,并創立和國際研發前沿跟蹤與定期溝通機制。擁有院士工作站、天然色素實驗室、天然色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研發基地,以及CNAS認證實驗室。中大恒源擁有自主核心發明專利幾十項,致力于天然色素標準的開發和申報。
此次涉足紡織行業,中大恒源將從靛藍染料入手,先行與牛仔企業對接,據悉,該項技術不僅能夠實現植物染色規模化生產和應用,且有較好的穩定性,固色和色差問題也將得以大幅度提升。可以說,中大恒源能夠與紡織行業“共建”,對當面貿易摩擦下,行業鞏固國際市場份額有著巨大的作用和意義,同時,對產業實現綠色發展目標也將起到關鍵的作用。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