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開放全面提速 更多紅利深度釋放
《經濟參考報》11月13日刊發題為《金融開放全面提速 更多紅利深度釋放》的報道。文章稱,我國金融對外開放正全面提速。短短半個月,從銀行、保險等領域外資開放準入,到支付清算等金融市場雙向放開,多項開放新舉措落地。下一步,涉及證券、期貨等對外開放的多項政策細則還將出臺。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12日舉行的《財經》年會上獲悉,隨著金融開放步伐加快,外資對我國金融市場的配置需求也日益增長。下一步,外資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將加速在我國金融市場進行業務布局。同時,對外開放也為中國金融業營造了更好的制度環境,促進境內金融機構改革發展。
多領域金融開放新政出臺
金融開放近期頻頻落子。在金融業對外開放方面,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限制,豐富市場供給,增強市場活力。減少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和開展相關業務的數量型準入條件。取消外國銀行來華設立外資法人銀行、分行的總資產要求,取消外國保險經紀公司在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的經營年限、總資產要求。
事實上,今年以來,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此前,國務院修改外資銀行、保險公司管理條例,進一步放寬外資銀行、保險公司準入門檻,取消多項業務限制。金穩委、銀保監會從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等方面提出多條銀行業、保險業開放新政。
與此同時,我國金融市場開放正加速推進。其中,支付清算市場雙向開放近期亮點頻現。
記者獲悉,下一步,證券、基金、期貨等多領域開放細則將加速落地,外資股比限制等門檻將陸續取消。
更多紅利深度釋放
隨著中國推進金融開放的腳步加快,開放帶來的更多紅利正在深度釋放。一方面,外資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信心增強,持續加注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對外開放也促進了中國金融制度的改革,為境內金融機構帶來了更好的發展環境。
“從去年開放以后到今年的6月,有41家外資法人銀行、59家外資保險公司和100多家分行開業。”國家科技成果轉換引導基金理事長、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表示,各項金融開放政策的落地,外資對我國金融市場的配置需求正日益增長。 據新華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