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紡機聯合展報名火熱,看行業媒體對展會有哪些預判?
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將于2020年10月15至1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自2019年6月28日報名系統上線以來,展覽會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企業報名十分踴躍,申請報名參展的企業數量和相應面積規模增長顯著。

逢雙數年舉辦的“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已成為兩年一次全球紡織機械上下游產業齊聚上海的行業盛會,眾多參展企業都將2020年紡機聯合展作為企業展示技術實力,實現上下游高效對接的渠道,并借此平臺走向世界,與全球業界同仁和用戶交流、對話。
在啟動報名系統的同時,展會主辦方還廣泛開展了媒體宣傳并依托行業平臺有序推動展會招展工作。今年展會主辦方與百余家國內外優秀行業媒體開展了宣傳推廣合作,媒體合作網絡覆蓋美國、德國、英國、西班牙、土耳其、孟加拉、越南、俄羅斯、烏克蘭、韓國、日本、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通過全球范圍的新聞推送、廣告、郵件、社交網絡、新媒體等方式進行多維度、多渠道曝光,保證展覽會招展招商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這些媒體中,大多數均參與了紡機聯合展六屆的報道工作,對展覽會十多年的變化和提升都很有感觸。本次報名系統啟動后, 媒體朋友們紛紛表達了他們對2020年紡機聯合展的關注和期待,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對2020年展覽會重點展出設備和技術的預期:
《紡織服裝周刊》、《紡織機械》
記者 徐盼盼
當前,面對較為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國紡織機械行業通過技術創新與結構調整保持了平穩的發展,我們期待在明年的展會中看到從國產零部件、主機到成套設備的創新發展。紡紗機械更加關注細分市場,解決企業關注的熱點及痛點問題;織造機械在高效、自動化、智能化、連續化均有所體現;節能減排、信息化仍然是印染機械發展的主旋律;針織機械圍繞智能化、提升產品可靠性方面不斷加強;化纖、非織造機械成套設備水平不斷提升,向著更大幅寬、更高產能發展……期待在2020年展會上,看到中國制造的優勢與中國紡機力量!
《紡織導報》
運營總監 宋富佳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2020紡機聯合展將是對我國紡機裝備技術發展水平的一次集中檢閱。
伴隨著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向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的轉變,技術要素配置趨于智能,資源要素配置趨于綠色,創新要素配置趨于融合。這些趨勢也將在展會上得到體現,相對應的智能化裝備、3D機織、3D針織、無水少水染整技術、高科技非織造布工藝和先進的服裝制造技術,以及各類軟件驅動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等將成為展出重點。
《紡織器材》
編輯部
我們認為明年的展覽會中自動化、連續化、數字化以及智能化設備和產品,綠色生產技術,具有較高性價比的產品將是展示重點。在行業技術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節約資源和成本、更注重系統信息化和數據可追溯性等,均與我國科技強國戰略規劃、與紡織業時尚且高科技的定位,以及需要與其他行業融合交叉才能持續創新的需求相符。

《針織工業》
主任 安虹
預計明年展覽會將會有更加先進的智能化技術推出,在調線機的換線器上將會有重大突破,目前有相關企業正在這些領域做著努力。
《中國紡織報》
產業一部主任 王繼征
在國內各類生產要素成本提高,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的發展形勢下,紡織企業對設備的要求集中在減少用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上。除了提高設備制造質量及可靠性外,更加連續化和智能化,是近年來紡機設備發展的主題。
從2018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展品可以看出,紡機設備數控化、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此外,不少企業開發出筒紗智能包裝物流系統、智能棉卷搬運系統、智能搬運機器人等產品,以不同的形式實現生產流程中各環節間的無人化銜接。與此同時,工藝參數在線檢測、自動控制、自動調節和網絡監控,智能化管理、數據分析及遠程診斷等信息化管理技術和系統的應用更加深入和廣泛,使整個紡織生產流程更自動化和智能化。
計算機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并加深與紡織技術的融合。可以預見,在2020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上,會有更多更智能的紡機設備和信息化管理技術和系統出現。
《合成纖維》
市場主管 沈莉莉
作為行業媒體,我們更加關注化纖機械的發展。隨著企業數字化建設的蓬勃發展,明年展會中化纖設備的綠色環保、節能的智能制造技術一定會重點展出,這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棉紡織技術》
運營總監 冉軍麗
機器換人的智能化自動化設備、大數據處理的信息化系統、能夠滿足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的柔性制造單元、節能環保降耗的設備、能夠提升能效的設備局部改造單元會成為明年展出的亮點和重點。這是在目前國內紡織產業持續走低情況下,降低生產成本和經營風險、迎合客戶局部改造、靈活生產的需求所致。
《紡織科學研究》
總編輯 王菲
設備智能化是行業近幾年實現轉型升級的著力點和突破點。從技術進步對人力的簡單替代,到以人工智能為重要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萌芽已現,硬核科技的發展不僅帶來新的產業變革,也顛覆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并將重塑區域經濟格局。相信在明年展會上,智能裝備將有進一步的發展,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中國紡織》
編輯部主任 高華斌
近兩年的技術發展還是圍繞節約人工的自動化、智能化主題進行;同時,在科技、綠色、時尚的總體發展規劃下,節能、降耗產品也勢必將成為展會的重點展出內容。紡紗設備一方面是各種實現自動化聯接的設備更加受到觀眾的認可;織造方面的自動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自動穿筘機、自動整經機以及織機本身的自動化程度也將不斷提高。印染智能化方面仍將是主題,同時,節能降耗方面仍會不斷推出新的產品。
紡機聯合展突出的特點和優勢:
《紡織服裝周刊》、《紡織機械》
記者 徐盼盼
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 亞洲展覽會的國際化程度之高有目共睹。每屆展會現場不僅能看到國內外知名紡機企業集中亮相,也能看到來自海內外百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到場參觀洽談,各種膚色各種語言在這里交匯。
此外,這兩年展覽會緊跟市場變化,對展品代碼不斷進行調整完善,并且開設了“研究創新專區”,推動跨界交流和創新融合。
《中國紡織》
編輯部主任 高華斌
目前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 亞洲展覽會已經發展成為亞洲科技含量最高、雙數年全球最大的紡織機械展覽會,全球化程度在不斷攀升。
通過和歐洲紡機協會聯合辦展,展會已經融入到了全球發展秩序當中,許多國際化的標準和操作模式已經被國內觀眾認可,這些都為推動整個行業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兩年一次的周期、頻率更適合展商展出最新的設備和最先進的技術。


《紡織導報》
運營總監 宋富佳
紡機聯合展上,中西合璧齊發力,展品涵蓋了全球范圍的紡織機械和配件等,是紡機業界人士必聚的交流盛會;除了具備招商的硬實力外,兼具吸引專業觀眾的軟實力,通過展會搭建精準的商貿平臺, 成為全球紡機企業開拓亞洲市場的首選。
展覽會立足我國競爭優勢明顯的紡織產業,打造極具全球影響力的行業盛會,成為我國紡機行業亮相國際舞臺、展示行業實力的重要平臺。
《紡織器材》
編輯部
紡機聯合展作為強強聯手的國際大型展覽會,最突出的特點體現在:
展區設置規范合理,展品技術覆蓋面廣且技術前瞻,技術具有原創性,十分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展覽面積和參展商規模較大,參展國別和產品領域眾多;
與國內外各大行業媒體合作密切,宣傳力度大;
展會服務專業規范,細節之處均體現國際化展會標準。
《中國紡織報》
產業一部主任 王繼征
特點之一:聚集效應。在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 亞洲展覽會上,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業內知名紡機企業。
特點之二:眾多企業新品發布的主場。很多企業都會借這個展會展示自己最新的研發成果,如果你想了解行業內新設備、新技術、新應用,來這里肯定沒錯。
《紡織科學研究》
總編輯 王菲
紡機聯合展主要的特點和優勢體現在企業認可度高,產品新品率高,展會專業性強等方面。無論是展出面積和展出產品質量以及展出效果,在業內都首屈一指。通過六屆的積累,紡機聯合展已成為國內外紡機企業發布新品、采購設備的重要平臺。


《棉紡織技術》
運營總監 冉軍麗
ITMA ASIA作為歐洲紡機制造商協會主辦的國際紡機展亞洲展會,其展商資源、所展技術、號召力和組織力均代表著世界最高水平。而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則是背靠行業、根植本土、放眼全球,是中國國際化、專業化程度最高的紡織機械類專業展覽會。紡機技術的推動與應用應該始終與紡織產業發展最前沿陣地結合在一起。因此紡機聯合展的突出特點和最大優勢就在于此。
紡機聯合展已走過六屆, 展覽會對中國乃至全球紡織機械行業起到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紡織導報》
運營總監 宋富佳
作為亞洲地區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紡織機械專業展覽會,紡機聯合展面向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需求,招徠全球展商同臺競技,在加強供需對接、促進商貿交流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展會現場屢屢有大單落地。
濃厚的商貿氛圍使展商對展會愈發重視,越來越多的紡機企業選擇紡機聯合展作為其創新產品的首發平臺,甚至會悄悄地“憋大招”,只待展會上一鳴驚人。紡機聯合展也由此成為全球紡機裝備技術發展趨勢的風向標,同時也是相關從業者了解紡織技術現狀和市場脈絡的重要窗口。

ITMA ASIA +CITME
《紡織服裝周刊》、《紡織機械》
記者 徐盼盼
紡機聯合展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產業鏈上下游的直接交流與對接;為全球紡機企業提供展示其技術創新的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走出校園,走出研究機構,真正融入行業與企業;同時,展覽會為業內提供了更多解決方案,更好地促進了產業升級和行業技術進步。為紡機聯合展點贊!
《紡織器材》
編輯部
每屆紡機聯合展上,紡織機械單機智能化水平都有明顯提升,全流程設備自動化、數控化都更加完善,替代人工的各種輔機設備吸引行業關注,從而加快了國內紡織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促進制造企業在新材料、新表面處理技術和熱處理技術、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方面不斷研發創新。
每屆展會都有新的產品展出,使紡織專用基礎件更適應主機的高速高產,在產品適應性、可靠性、壽命方面有非常大的提升,而專用基礎件的創新和提升,又促進了設備性能的提升,為紡織企業提升效率、效益和節能減排打好基礎,這些都是對整個行業實實在在的促進。
《針織工業》
主任 安虹
紡機聯合展集中展示行業最新技術,引領行業發展;同時展覽會為行業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促進信息溝通,加強成果共享。此外展覽會還在另一方面加速了最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中國紡織》
編輯部主任 高華斌
2008年至今紡機聯合展已成功舉辦六屆。通過這個平臺,國內紡機企業與全球先進制造企業同臺競技,在自主創新方面有了明顯提升,同時實現了與歐洲紡機機制標準的融合,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此外,國產紡機實現了飛躍發展,一些優秀企業、優質產品得到了全球的認可。國產紡機的崛起,使國內紡織生產成本不斷下降,效率不斷提升,從而中國紡機產業迎來了整個行業新的發展機遇。
《棉紡織技術》
運營總監 冉軍麗
紡機聯合展舉辦以來,不斷助推中國紡機制造商對標國外先進制造水平,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國內紡機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民族制造業得到更快發展。紡機聯合展對促進紡織國際貿易,樹立中國紡織大國、紡織強國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以上媒體發言排名不分先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