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與運動品牌互不相關的圈子 卻頻繁聯名為什么?
奢侈品選擇和運動品牌、潮流文化進行限量發售的合作,是順應互聯網時代消費發展趨勢。球鞋文化大火,延伸出來一條頗為豐厚的商業帝國,2018年球鞋二級市場的交易額已經達到600億人民幣,Nike與adidas作為品牌方,是這場潮流生意的贏家之一。
由adidas Originals聯合Prada推出的PRADA FOR ADIDAS限量合作系列產品于12月4日正式發售,Superstar鞋子與保齡球包捆綁發售,獨家限量700套,單套售價25950元。
蔡徐坤、楊冪、鄭爽、孟美岐、杜鵑、魏大勛等明星上身PRADA FOR ADIDAS的系列,借著明星熱度,又給此次聯名系列加大了社交話題度,于是一上線,產品就被搶購一空。
巧合的是,雙方對手Jordan與Dior也在本周最終確定了雙方合作系列,萬眾期待的Jordan與Dior聯名鞋款AirJordan I High OG DIOR也掀開面紗——意大利制造優質小牛皮、乳白與淺灰相互交織,灰色是Dior經典配色。
此款鞋預計明年4月登陸Dior指定精品門店開售,發售金額接近20000元,國內的Dior門店開始接受預定。
聯名,已經成為當下營銷常規手段,因為可以產生1+1>2的品牌效果。運動品牌則是和聯名走的很近的領域之一,和潮流品牌、藝術家、設計師、歌手、球星等等種類繁多的聯名,讓受眾也都有些「審美疲倦」。
縱觀Jordan與Dior、adidas與Prada的聯名合作產品,都沒有復雜設計,制作工藝都是采用奢侈品傳統工藝制作,再加上雙方logo,產品理念更多是雙方文化契合,這樣簡潔的設計也引起了大眾的一些質疑。
模型上換個花色、再印個logo,就都完事了,是不是有點沒有靈魂了,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是有些人還是「真香」地爭先付款。
奢侈品與運動品牌,看似兩個互不相關的圈子,通過接連不斷的聯名動作,在某種程度上正在拉近彼此距離。
這股奢侈品擁抱運動品牌風潮,并不罕見,而且在千禧年初就已經開始出現。2001年Chanel與Reebok InstapumpFury的跨界合作、2005年PUMA和Alexander Mcqueen的聯名,但是最廣為人知并且獲得良好口碑與效應的聯名,還要數2017年Louis Vuitton與Supreme的首度合作。
此番合作竟然給LV母公司LVMH集團帶來14.6%的銷售增長額,單品在二級市場也被炒到高于原價8倍的價格,同時LV也成為年輕人心中最具有潮流感的奢侈品牌。
此后,LV也一直致力于品牌年輕化的符號搭建,比如入駐中國年輕人潮流交易平臺「毒」、與《英雄聯盟》新英雄奇亞娜、賽娜新皮膚做聯名合作,最近以奇亞娜皮膚為模板,搭起了現實和虛擬之間的橋梁,再次推出了一波話題性聯名爆款,更是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奢侈品選擇和運動品牌、潮流文化進行限量發售的合作,也是順應互聯網時代消費發展趨勢。球鞋文化大火,延伸出來一條頗為豐厚的商業帝國,2018年球鞋二級市場的交易額已經達到600億人民幣,Nike與adidas作為品牌方,是這場潮流生意的贏家之一。
千禧一代正在成為消費主力軍,奢侈品所依賴的古典、優雅、高貴的傳統形象,與年輕人所喜歡滑板、沖浪、Hip-Hop等街頭文化都大相徑庭,運動品牌以球鞋作為核心,而且在年輕人心目中也頗有地位,直接與運動品牌合作,能夠直接擴大奢侈品的受眾范圍。
最關鍵的是,由于雙方合作的時候,還是采用奢侈品的工藝制作標準,因此即使與千元價格的運動品牌合作,但是發售價格還是很「奢侈品」,這樣不會拉低奢侈品的格調,又能夠提升運動品牌的檔次。
未來,還會有更多奢侈品加入與運動品牌的聯名大軍里來嗎?從營銷角度而言,這是一項幾乎穩賺不賠的買賣,對于品牌方而言,肯定不會放棄這樣一種好的營銷方式。
對于消費者而言,對這股「聯名炸彈」還能有多久的耐受力,那還要看品牌如何講好聯名的故事了。
來源:ECO氪體 作者:黃夢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