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股價集體跳水,可生死存亡的危機還在后面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蔓延,舉國上下的線下零售市場遭遇了嚴重打擊,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隨之做出反應。體育產業中,作為零售業一部分的運動裝備公司也在這波下行趨勢中損失慘重。
2020年1月的最后兩周交易日,安踏、李寧、特步等主要國產運動品牌股價紛紛跳水,累計市值蒸發超300億人民幣,其中光安踏一家企業市值蒸發就超過200億人民幣。
自2020年1月20日至1月31日,主要國內運動品牌上市公司股價變動情況如下:
安踏:76.6港元——>69.05港元,跌幅約10%;
李寧:27.1港元——>23.35港元,跌幅約14%;
特步:4.32港元——>3.43港元,跌幅約21%;
361°:1.44港元——>1.21港元,跌幅約16%;
中國動向:0.91港元——>0.8港元,跌幅約12%;
探路者:4.75人民幣——>3.85人民幣,跌幅約19%;
事實上,股價下跌的背后,真正的危機在于,如果疫情不能很快得到控制,線下市場繼續凍結下去,運動裝備行業也將會和餐飲、電影等行業一樣,遭遇嚴重的生存危機。
作為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一場全國性的抗疫阻擊戰正在中國境內進行。武漢“封城”、湖北“封省”,國家號召全民在疫情期間不出門走動,大部分餐飲、娛樂、購物等公共場所都被迫關閉,各企業的春節假期也不得不往后延長。
這些抗擊疫情措施對靠賣貨為生的實體零售企業沖擊巨大。消費端,人們不敢出門,購物中心無法營業或者縮短營業時間,運動場所關閉,消費者對運動裝備的需求既失去了推力,也沒有了拉力;生產端,由于代工廠遲遲無法恢復生產,不僅在中國國內的訂單交付可能會延遲,對于國際市場的訂單同樣因此拖累。
根據恒大研究院1月31日發布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疫情對餐飲、旅游、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沖擊最大。僅餐飲和旅游這兩個行業,春節7天內的損失就達1萬億。
餐飲業巨頭西北莜面村老板賈國龍則是直言不諱:“目前最大的壓力還是養人,一個月發工資就得1.5億,賬上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p>
其實不僅僅是餐飲業,對于倚重線下實體零售的大多數國產運動品牌來說,不斷后延的假期、大門緊閉的商場、空空如也的街頭就宛如噩夢一般。沒有銷售就沒有現金流,同時還得照常發放員工的工資,繁重的店租成本也同樣需要承擔。
以李寧、安踏兩大國產運動品牌為例。
根據李寧發布的2019年中期(1月至6月)財務報告,李寧在全國的門店總數為7294家,其中需要李寧公司完全承擔運營成本的直營店鋪為2251家,其余為經銷商店鋪。而2019年上半年,李寧光在店鋪租金上就付出了人民幣3.19億元,月均5300萬元。而同期李寧公司共有員工3495名,工資成本為7.25億元,月均1.2億元。按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李寧月均在店租和員工工資上就要支出約2億元。
而安踏集團旗下6大主要品牌(安踏、FILA、DESCENTE、KOLON SPORT、KINGKOW和SPRANDI)2019年上半年總共擁有門店數12479家。半年內員工工資成本達人民幣18.5億元,月均3.1億;而2019年全年店租成本超過10億元,月均1.67億。因此,安踏每個月在店租和員工工資上的支出至少在4億元左右。
況且當下,電商渠道的銷售收入普遍只占到大部分運動品牌總收入的10%-30%。盡管疫情期間有部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得不從線下轉到線上,但這一點給線上銷售的增益又有可能被消費欲望的降低所抵消。畢竟當所有人都只能“家里蹲”的時候,購買新衣新鞋的欲望都會相對降低。
所以不管是對安踏、李寧這樣國內前兩大運動品牌,還是其他實力較弱的運動品牌,這樣的“入不敷出”所帶來的壓力都是巨大的。特別是那些資金周轉時間長,持有現金較少的品牌,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因為中國市場如此重要,甚至連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運動巨頭品牌,股價也在1月末疫情全球擴散之后遭到波及。
美國當地時間1月21日盤后,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宣布,美國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次日美股開盤,耐克、斯凱奇等對中國市場倚重較大的運動品牌股價應聲下跌。1月25日,歐洲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阿迪達斯股價同樣下跌。
經懶熊體育統計,1月最后兩周,耐克股價跌幅約7.9%,阿迪達斯股價跌幅約8.3%,斯凱奇跌幅約9.3%。而Lululemon、安德瑪等品牌股價受疫情影響較小,跌幅在1%左右。
由此可見,就連并非以中國為主要銷售市場的國際運動品牌都受到不小的沖擊,我們這些絕大多數業務都扎根中國市場的國產品牌就更加難以承受。而目前,不少國產品牌都在電商渠道展開了打折促銷的“自救”行動,打折期限也基本與各地延長的春節假期相吻合,從2月1日至2月10日不等。
若疫情持續蔓延,不僅資本市場的信心會越發下挫,部分國產運動品牌甚至可能要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來源:懶熊體育 作者:萬雨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