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傳統淡季來臨,下游需求恢復緩慢 ——外部環境惡化,鄭棉走勢震蕩偏弱
第一部分 國內外棉花市場基本數據摘要
一、一周數據總覽
主要商品及棉花價格
本周,CRB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較上周五下跌4.66,周五收盤報134.32。分品種看,農產品及原油表現較弱,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農產品中美豆跌幅最大,跌3.8美分/蒲式耳,美玉米跌2.2美分/蒲式耳。ICE期棉較上周下跌2.01美分/磅;本周原油亦有所下跌,跌2.41美元/桶。避險品種黃金本周表現較為強勢,周內累計大幅上漲48.7美元/盎司,周五收盤報收1737.3美元/盎司。主流外棉資源除印棉持穩較上周五維持不變外,其余均出現微幅下跌。國內棉紗價格指數企穩維持不變。
現貨方面,截止6月13日新疆累計加工518.41萬噸,累計公檢量512.79萬噸;本周棉花現貨價格上漲后略回落,現貨成交略有好轉,以貿易商采購為主,紡企大量采購意愿仍不強。新棉加工期逐步臨近,近期部分軋花廠也逐漸拋貨,但軋花廠剩余存棉多品質不佳,多為高雜低長強資源,整體拋貨量較少。
下游市場方面,本周下游棉紗端局部地區地攤需求及網銷需求的低支紗走貨較好,但整體走貨為緩慢走弱的狀態,走貨情況差于5月底。目前紡企訂單多有不足,產銷難以做平,紡企綜合庫存水平略有上升。而開機方面,目前紡企開機多持穩,若行情進一步走淡,后續紡企減產現象或增加。坯布端走弱較為明顯,北方織廠放假現象較多,坯布端負荷較上周五降1.2個百分點。下游企業對后市訂單較為擔憂。
鄭棉市場,周內鄭棉主力09合約本周表現震蕩偏弱,周內期價累計下跌130元/噸,周五收盤報收11855元/噸,持倉大幅減少3.3萬手至37.8萬手,成交量大幅增加73.5萬手,至213.7萬手,交投活躍。
第二部分 國內市場基本情況
1、紡織主流原料走勢
原料價格方面,本周滌綸價格較上周五微幅上漲20元/噸,粘膠、棉紗價格企穩維持不變;棉花現貨價格指數持續上漲,漲161元/噸,鄭棉09合約較上周五下跌130元/噸。
2、棉紗價格走勢
6月12日,純棉紗市場價格較上周五集體維持不變,滌綸紗價格較上周五持續小幅上漲50元/噸。
6月12日,進口紗美元計價價格較上周五價格基本企穩維持不變
6月12日,以人民幣計價的外紗價格較上周五集體下跌,因人民幣升值。
6月12日內外價差在415元/噸,上周五價差數據是282元/噸,價差小幅擴大。
3、國內棉花期現貨價與國際棉花價格指數(含稅)對比
6月12日,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指數CCI3128報12083元/噸;FC IndexM報68.02美分/磅,折1%關稅下價格11914元/噸,折滑準稅下13712元/噸。現貨價格指數和滑準稅下外棉價格比,價差-1629元/噸,上周五為-1823元/噸。和1%關稅下價格相比差169元/噸。現貨價格指數與滑準稅下價差進一步縮小。
6月12日,主力合約2009收盤報11855元/噸,與FC Index M(滑準稅)價差-1857元/噸,上周五為-1760元/噸,其與1%關稅下的FC Index M價差-59元/噸。鄭棉與滑準稅下價差微幅擴大。
截至6月12日,ICE主力合約12月收盤價59.4美分/磅,折合盤面價9246元/噸,與鄭棉2009合約價差2608元/噸;以10美分的貿易升貼水算,折合人民幣價格12093元/噸,與鄭棉2009合約盤面價差(鄭棉-ICE棉)-238元/噸。
第三部分鄭棉市場分析
1、鄭棉倉單和有效預報情況
截至6月12日,鄭棉注冊倉單為23006張(98.9萬噸),有效預報2890張(12.4萬噸),倉單及有效預報總量為111.3萬噸,上周五為114萬噸減少2.7萬噸,倉單總量持續減少,盤面壓力有所釋放。
2、鄭棉期現價差分析
截至6月12日,鄭棉期貨價格與CCI3128B指數價差為-228元/噸,上周五為63元/噸,期現價差大幅擴大。
3、鄭棉價格分析
宏觀方面,隨著美國反種族主義游行不斷擴大,目前全美有18個州的疫情自上個月以來出現反彈,對美國第二輪疫情來襲的擔憂引發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紐約股市三大股指當地時間11日全線暴跌,其中反映美國整體工商業股票價格水平的道瓊斯指數大跌超過1800點,跌幅近7%。創今年三月中旬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即使美國財長表示,無論如何美國都不會重新采取限制性措施,讓經濟停擺。但投資者也意識到疫情的影響可能會更久,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更印證了此擔憂,在最近數周漲至1700美元/盎司之后,黃金價格達到了9年以來的新高,此輪黃金上漲的背后,是市場對系統性金融風險擔憂加重。此外,本周中國央行進行了共計4200億元規模的逆回購操作,同時發布預告,稱將于6月15日(下周一)左右對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一次性續做,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
從全球棉花格局來看,據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發布的6月份全球棉花供需預測報告,2019/20年度全球棉花產量較5月份略有上調6.5萬噸,消費量再度大幅下調51.5萬噸,全球期末庫存2189.4萬噸,大幅調增73.9萬噸。2020/21年度全球棉花總產預期2585.2萬噸,環比調減4.7萬噸;全球消費量預期2491萬噸,環比下調44.6萬噸;全球期末庫存2278.9萬噸,較上次大幅調增114萬噸。總體來看本月度的供需報告偏空,當下終端消費仍舊是難題,高企的庫存使得棉價承壓,新年度雖然消費量環比繼續調減,但整體的預期消費量優于去年,當然目前來看還存在不確定性。
國內方面,5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約377.38萬噸,較上月減少52.37萬噸,降幅12.2%。棉花商業庫存仍處于歷史高位,但棉花月度消耗量較上月降幅有所增加,甚至高于去年同期,顯示下游消費端的逐漸好轉。工業庫存方面,截至5月底,紡織企業在庫棉花工業庫存量為67.95萬噸,環比增加0.61萬噸,可支配棉花庫存、紗線及坯布天數均出現不同幅度上升,從工業庫存總量的增加可以看出下游企業逢低補貨的需求有所增加,但現階段市場整體起色不大,小單短單較多,大訂單很少,下游企業庫存壓力不減。
從需求方面來看,出口訂單恢復緩慢,紡企整體訂單不足,出貨心態為主,產銷難以做平,紡企綜合庫存水平略有上升。而開機方面,目前紡企開機多持穩,若行情進一步走淡,后續紡企減產現象或增加。織廠方面開機多有下調,放假現象也較上周增加,僅少數大廠仍維持高負荷運轉,但目前純棉坯布后續訂單仍顯乏力。
本周,CRB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周五報收134.32美分/磅,周內累計下跌4.66。國內文華商品指數周內延續震蕩走勢,周五盤終報收140.36,周內累計上漲0.39,進一步關注146一線壓力。ICE期棉主力12合約,本周五收盤報59.03美分/磅,期價周內累計上漲0.21美分/磅。國內鄭棉主力09合約周五收盤報11855元/噸,周內期價累計下跌130元/噸。
綜合來看,現階段進入紡織行業傳統淡季,下游消費端顯得更加冷清,坯布端走貨弱較為明顯,織廠降開機及放假現象有所增加。疊加近日北京出現本土確診案例,并且確診人數快速上升,防疫管制措施增強,引發市場對二次疫情爆發的擔憂,對資本市場的恢復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但目前新棉供應因蝗蟲及干旱的天氣等因素,使得市場預期新年度供應端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減少。從需求端來看,雖然近期中美爭端升級,但中國仍在大量簽約美棉,對美棉價格起到支撐,綜合看短期棉價延續震蕩走勢。目前印巴蝗蟲還未到達高峰期,仍有炒作的空間,此外,當前棉花處于低估值區間,做空風險偏大,建議長線交易者逢低做多。
本周鄭棉主力09合約周內期價周內延續震蕩偏弱走勢,周五收盤報11855元/噸,周內期價累計下跌130元/噸,持倉大幅減少3.3萬手至37.8萬手,成交量大幅增加73.5萬手,至213.7萬手,從技術面來看,MACD,紅柱持續縮量。DIFF和DEA有擬合死叉的跡象,KDJ指標擬合死叉且有向下發散的趨勢,技術指標有轉弱的跡象。本周最高價12155元/噸,創近三個月來新高,但指標并未創新高,出現背離,謹防回調的可能近期關注倉量變化。
第四部分國際市場分析
1、美棉出口動態
05.29-06.04日這周,2019/20年度美國陸地棉簽約銷售90633噸,較前周和近四周平均簽約量顯著增加;陸地棉裝運66752噸,較前周裝運量增加24%,較近四周平均裝運量增加18%。總體來看,本周簽約數據表現強勁,裝運數據持穩。
截至6月2日,CFTC持倉數據顯示基金凈多頭頭寸為-3297手,此前一周的數據為-6917手;基金凈多頭持倉大幅增加,較上周增加3620手,市場對未來的悲觀情緒不斷好轉。
2、ICE期棉分析
本周,ICE期棉主力12合約,周內走勢偏弱,周內期價累計下跌2.01美分/磅,周五收盤報59.03美分/磅。從技術面來看,MACD紅柱縮量。DIFF和DEA有擬合死叉的跡象,KDJ指標擬合死叉且有向下發散的趨勢,技術指標有轉弱的跡象,美棉在連續反彈后謹防回調的可能,近期關注布林中軌一線支撐。
第五部分操作建議
建議上游庫存棉企根據銷售進度平倉保值空單。
建議棉貿企業,逢歷史低價區域附近適量建立虛擬庫存。
紡織企業已有(虛擬庫存)持倉可適量繼續留守,同時根據訂單情況剛需補庫。
期現類公司待基差走強,可加快點價銷售。
建議前期已入場的長線抄底資金,倉位控制在10-15%,未入場者逢低布局,倉位控制在10%以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