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行協第六屆理事會領導班子成立 董奎勇當選會長
5月24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六屆一次理事會和六屆一次常務理事會在江蘇無錫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副書記、人力資源部主任孫曉音,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副會長董奎勇、副會長葉戩春、副會長鄭潔雯、秘書長李杰等有關領導和嘉賓,以及中國紡聯有關部門負責人,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員企業和上下游相關產業負責人代表近300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主持。
大會對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期間開展的行業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和總結,并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董奎勇當選為新一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鄭潔雯、李杰、王耀、景慎全及20家棉紡織企業負責人當選為副會長,李杰兼任秘書長。
高屋建瓴——共建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致辭時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對棉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對新一期領導班子的工作開展充滿期待。他表示,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發展整體處于深度調整轉型、著重提升發展質量的階段,經濟總量增速持續放緩。當前我國紡織行業仍面臨較大壓力,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動力不足,行業經濟利潤下降,2020年第四季度后,紡織行業的生產及內需市場均呈現加速恢復態勢,得益于終端需求帶動,上下游交易保持同步增長,新渠道新模式帶來新的消費增長點,線上零售渠道保持增長以及紡織品服裝出口依舊保持穩步增長。其中,2021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紡織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以2019年一季度為基期計算,兩年累計增長0.5%,表明行業生產規模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特別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鞏固向好,內需市場明顯回暖;紡織行業出口規模也超過了疫情前同期水平。
他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年,回看過去五年,我國紡織行業在世界第一生產大國的基礎上繼續實現長足發展,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不管是從規模上還是從綜合能力來看,紡織強國目標基本如期實現。根據中國工程院對我國26個制造行業開展的競爭力評估結果,紡織工業是我國在全世界居于先進位置的五大產業之一,在我國制造強國建設進程中處于第一梯隊。
針對行業“十四五”發展,他表示未來風險叢生但機遇依然。他強調,今后產業須直面國內外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努力打通國際循環,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升發展的自主性、可持續性,增強韌性,保持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繼續破解產業發展中的“卡脖子”問題,尤其在纖維新材料、新型紡紗技術、織造智能化等,為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路徑;要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動能,構建中國自主品牌及時尚軟實力,實現產業綠色轉型。
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致辭時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他首先就江蘇省紡織工業發展進行了介紹,江蘇作為紡織大省,近年來特色企業逐步增多,行業穩定發展。站在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的交匯點上,未來中國紡織產業將以科技、時尚、綠色發展為新定位,對此江蘇紡織企業要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推進新型纖維的研究攻關,引領紡織后續產品的開發;二是要大力推動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進程;三是要大力推進服裝家紡品牌的建設,以品牌引領時尚;四是要大力推進綠色制造和加強生產和裝備水平的提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要繼續不斷的加強制度創新,重視環境友好,為實現紡織行業“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一百周年,共同打造中國紡織在未來全球競爭的新優勢。
作為大會協辦方,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鋼致辭時表示,明年白鯊將迎來六十年周年。六十年來,白鯊人秉承“白鯊針布,天天進步”的創新精神,艱苦創業,由當初僅能生產民用彈花齒條的加工作坊,成長為紡織行業提供棉、毛、麻、絲、產業用紡織品、起毛后整理等六大類,一千余品種梳理針布的專業公司。如今,從國內到國際,近五千家紡織企業,正享受著白鯊提供的優質針布與梳理解決方案工程服務。六十年來,白鯊人秉承“針針一絲不茍,齒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管是在硬件上還是在軟件上,都是始終專心做好一件事:針布,針布梳理。
“隨著高速、高產、高質的發展要求,差異化、功能化、時尚化的紡紗趨勢,所有的針布設計制造,梳理工藝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也必須重新做過。”面對未來發展,張永鋼強調,今后白鯊人將始終秉承“百年針布、梳理專家”的專注精神,為純棉紗、色紡紗、差別化纖維、渦流紡新型紡紗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梳理新亮點、優指標。
創新服務模式——圓滿完成任期內工作
五年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深入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積極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平臺,得到了行業內外和企業家的一致好評和擁護。
大會聽取并審議通過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李杰所作的“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及財務報告”。報告指出,五年來,全球消費需求、消費結構、消費方式悄然改變,國際貿易形勢錯綜復雜,逆全球化勢頭明顯,棉紡織行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依然保持了發展定力、持續煥發著市場活力。五年中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都離不開企業家們的深耕細作和每一位棉紡織人的辛勤付出。
中棉行協第五屆理事會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一是,以黨建為引領,積極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推進組織建設,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貫徹黨中央精準扶貧精神,連續五年開展扶貧工作;推動行業職工文體活動繁榮興盛,堅定文化自信。二是,棉紡織行業是持續推進制度改革和優化產業布局的先行者。先后推進了目標價格改革,促進棉花優質優補;推進棉花進口配額改革;“高征低扣”已成歷史;推進對加工貿易有關管理規定的改革;促進新疆棉紡織行業科學有序發展;積極探尋新常態下的產業布局。三是,堅持科技、綠色理念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全國細紗長車和噴氣渦流紡產能增長了66%和89%;高速織機和全自動穿經機擁有量分別上升26%和55%,智能化生產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五年內共有112項先進適用技術入選節能減排目錄。共發布并實施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56項。四是,從調研中來,用事實說話。先后走訪企業15000余家次,行業月報及景氣指數報告,為行業研究、國家政策調控提供有力數據支撐;行業百強排名工作,每年的棉紡織營業收入、競爭力排名均為業內的重大發布之一,得到了行業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五是,人才和品牌建設是行業傳承的法寶。五年來,共組織國際紗線展12場,共培育“行業產品品牌”75個,精品特色產品基地19個。
肩負新使命——開啟新征程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任期已滿,本次會議完成了換屆選舉、審議通過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章程》、《會費管理辦法》及中棉行協章程修改內容,并選舉出新一屆理事會。通過現場無記名投票,董奎勇當選為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鄭潔雯、李杰、王耀、景慎全及20家棉紡織企業負責人當選為副會長,李杰兼任秘書長。此外,大會還通過了中棉行協第六屆理事會總工程師、會長助理、副秘書長的聘任決定以及各分支機構負責人的決定。
根據民政部對脫鉤后行業協會的相關要求,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設立監事會,經會議投票選舉,朱北娜當選監事長,覃小紅、陳宗立當選監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副書記、人力資源部主任孫曉音宣讀駐會負責人、監事長推薦函
鄭潔雯介紹候選人產業原則、條件、辦法和候選名額、名單等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部人事處副處長江海華宣讀理事、常務理事、負責人及監事會監事
“今天,協會工作的接力棒交到新一屆領導班子手上,交給我們的是歷經五屆理事會辛勤耕耘的豐碩成果,留給我們的是幾任領導嘔心瀝血的寶貴財富,它傳遞的不僅是信任和期待,更是責任和使命。”新當選會長后,董奎勇代表中棉行協第六屆理事會鄭重表示,未來一定無比珍惜中國紡聯和棉紡織行業賦予的厚望重托,無比珍惜行業發展積淀的良好形勢,一定不負眾望把行業的事情做好!
他高度評價了中棉行協過去五年來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績。他表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行業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在中國紡聯的領導下,在以朱北娜會長為班長的理事會領導班子推動下,通過協會與全行業的共同努力,行業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的發展方式逐步形成,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增長更有質量效益,全行業的綜合實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際影響力等躍上新臺階。協會自身也培育錘煉了一支勇于奉獻、積極進取的干部職工隊伍,完善了制度化的工作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決策機制,為協會下一步創新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并積蓄了巨大能量。
“棉紡織工業是祖國的母親行業,是中國紡織工業的基礎性行業,也是踐行“一帶一路”海外布局的先行行業,不僅在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中國紡織工業發展的縮影。傳統的,并不一定是落后的,而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他強調,站在新的起點上,新一屆理事會將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協會優良傳統,緊緊依靠廣大會員單位,認真履職、團結奮進。未來將從五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必須堅守初心、勇擔使命;二是必須心系行業、造福行業;三是必須統籌兼顧、務實作為;四是必須解放思想、敢于創新;五是必須慎始慎終、清正廉潔。“建成一個受人尊重、對中國乃至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棉紡織強國,是所有中國棉紡織人的夢想與事業。”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監事會監事長朱北娜首先對中國紡聯、棉紡織企業對中棉行協的大力支持給予感謝,對新當選的第六屆理事會領導班子成立表示祝賀。她簡要回顧了棉紡織行業的歷史發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她表示,中國棉紡織是最早的工業,是母親工業,在社會各界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在全體棉紡人的共同努力下,棉紡織行業得以不斷的發展壯大,在全球的地位舉足輕重。
她很是榮幸在協會工作了20多年,她對棉紡織企業不忘初心,銳意進取的精神所欽佩,對行業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工廠感到欣慰。特別新一代的青年企業家更以更開拓的思維和精神引領行業不斷高質量發展。面對未來發展,她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企業一定會迎來一個新的動態,積極有為。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她建議,今后棉紡織企業一是要把科技創新與傳統產業更好的融合,現代化的技術與智能化技術融合,紡織+互聯網更好的融合;二是要增強優化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針對復雜的形勢智慧斗爭,增強自己實力;三是要抓住大循環,雙循環的機遇,做好我們自己,增強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和持續力。
展示行業風采——表彰棉紡織“十三五”領軍、示范企業
“十三五”期間,中國棉紡織行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不斷創新、突破,取得了優異的發展成績,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企業作為行業創新與發展的主體,為推動和引領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表彰先進、樹立榜樣,會上,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葉戩春宣讀了《關于發布中國棉紡織行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示范企業名單的通知》,并進行了授牌。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根據“十三五”期間企業營業收入、競爭力排名等綜合情況,最終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等21家企業榮獲中國棉紡織行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榮譽稱號;德州華源集團有限公司等41家企業榮獲中國棉紡織行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示范企業榮譽稱號。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在總結發言時,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中棉行協第五屆理事會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六屆一次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成功召開,對新當選的第六屆理事會及領導班子表示祝賀。他表示,過去五年,我國棉紡織行業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從產能產量看,目前擁有了全球超過一半的紡紗和織造產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紡織大國,每年提供約2000萬噸棉型紗線以及600億米的棉型梭織面料,為下游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供給保障。從科技進步看,我國棉紡織行業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自動絡筒機已經基本覆蓋了所有環錠紡產能,智能化生產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全球80%的60支以上的高支紗線在中國生產,全球60%以上的反映紡紗和織造水平的高端襯衫面料在中國生產。從行業工作看,協會運作不斷創新,行業綠色節能減排技術推廣、紗線流行趨勢研究發布、棉紡織新產品鑒定、非棉纖維應用火炬手推薦及組織全國紡織行業籃球聯賽等工作的開展,都為行業服務工作開拓了新的發展思路,極大提升了行業凝聚力。端小平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協會要發揮更大作用。協會要為企業代言、要為行業助力、要為政府分擔,要努力建立起了政府、行業、企業三位一體的共贏平臺。
獨行者速,眾行者遠。他希望,中棉行協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不斷完善組織建設,提升業務能力,打造高效團隊,希望協會繼續強化“為企業做好服務,為政府當好參謀,為員工創造價值”的使命責任。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提升思想認識,加強團隊建設;二是,創新工作理念,增強服務意識;三是,深化工作職能,提升業務價值。其中,重點做好四個方面,持續推動棉花體制市場化改革,為中國棉紡織企業謀取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繼續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涉疆”問題,為遇到困難的企業紓困解憂,爭取和落實政府政策支持,引導企業積極啟動內循環、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從產業安全的角度長遠謀劃棉花種植問題、棉花質量問題、新疆棉紡織發展問題,積極向政府獻言獻策;加強技術交流和跨界合作,不斷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和覆蓋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嶄新的面貌和作風,扎實推進協會建設,開創行業工作新局面,為我國棉紡織行業的光明未來譜寫出新的恢弘篇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