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倒計時 碳中和板塊受機構熱捧
緊張籌備多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
5月22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2021碳中和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表示,按照國家安排,現在基本確定在6月底之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將上線啟動。
在二級市場上,本月碳中和板塊也已再度啟動。月初至今,Wind碳中和指數已上漲8.30%。
緊張籌備多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視覺中國
政策頻出定調低碳發展
今年2月末,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湖北省、上海市調研碳市場建設工作時強調,要確保今年6月底前啟動上線交易。
此后三個月中,包括“市場基礎設施架構采取‘雙城模式’”在內的一系列進展消息不斷傳來。進入5月后,全國碳市場建設更是再度提速。
5月19日,生態環境部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組織制定和發布了《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
上述文件進一步規范了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和結算活動,是碳市場交易和履約的關鍵性、原則性規則。這也意味著碳市場啟動再次取得實質進展,全國碳市場交易臨近實操階段。
據賴曉明5月22日透露,目前,落地上海的全國碳市場交易系統已經基本建設完成,相關的規則制度也已經完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進入5月后,不僅全國碳市場建設快速推進,與碳市場、碳中和關聯度高的各個行業,也出臺了多個相關政策,為行業低碳發展定調。
鋼鐵等高碳排放行業方面,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5月18日表示,目前正在抓緊編制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研究制定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積極謀劃綠色低碳科技攻關、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等保障方案,進一步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行業方面,國家能源局于20日發布了《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2021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1%左右,后續逐年提高,確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0%左右。
《通知》明確,2021年保障性并網規模不低于9000萬千瓦。而戶用光伏發電仍有補貼,財政補貼預算額度為5億元。“2019年和2020年核準的平價項目若不能在今年底并網,將取消包括并網優先權、收購發電量小時、上網電價在內的所有政策性優惠。”興業證券指出,本次《通知》和此前出臺的系列文件,再度確認了今年國內光伏裝機的剛性需求,2021年底并網仍將是平價項目的最優選擇,預計國內光伏裝機量將有望達到65-75GW。
興業證券還表示,本次《通知》確定的國內戶用光伏發電補貼金額(5億元),超出此前“退坡到3億元或取消”的市場預期,今年戶用光伏需求放量確定性強。
從宏觀數據看,2021年中國新能源發電裝機量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4月底,全國風電裝機容量2.9億千瓦,同比增長34.6%;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6億千瓦,同比增長24.3%。1-4月,全國風電、光伏板塊投資完成額分別同比增長8.0%和31.9%。
此外,在垃圾處理和環保行業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于5月13日印發了《“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全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達到70萬噸/日左右,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65%左右。
銀河證券指出,《規劃》的落地對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質量發展、優化垃圾處理結構、健全資源化利用設施等工作成為未來生活垃圾處理重點。環保行業中的新能源環衛裝備、生活垃圾處理、資源回收等領域有望充分受益。
機構看好碳中和相關板塊后市機會
全國碳交易市場上線在即,二級市場上的碳中和概念股也已異動多時。
數據顯示,Wind碳中和指數5月6日(本月第一個交易日)以來,已累計上漲8.30%。
今年3月時,Wind碳中和指數曾出現過一波超20%幅度的上漲行情——彼時帶起整個板塊行情的,是參股了地方碳排放交易所的多個標的,如華銀電力(600744.SH)、長源電力(000966.SZ)和深圳能源(000027.SZ)等等。
如今5月碳中和概念行情卷土重來,上述多只標的近期也再度活躍。數據顯示,指數龍頭華銀電力5月6日至今的漲幅高達85.35%,上周更是走出4連板。
“最近的碳中和板塊行情,就是華銀電力這種龍頭帶起來的,”一名就職于大型私募的投研人士告訴記者,“不太看好這批碳中和概念股的后市機會,這些基本都是市場資金炒作。”
“前面炒的題材還有些熱度,一段時間內很多概念會反復活躍。等碳交易落地可能也就差不多了。”該人士補充稱。
5月上漲的不止有碳中和概念股。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和碳中和相關的多個板塊,5月以來行情均出現回暖。
Wind數據顯示,5月初至今,光伏指數上漲3.50%,風力發電指數上漲0.76%,核電指數上漲1.10%,儲能指數上漲3.66%,環保指數上漲3.19%。
與此同時,多名機構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指出,持續看好碳中和相關板塊后市的投資機會。
嘉實基金成長風格投資總監姚志鵬告訴記者,碳達峰、碳中和將帶來上游行業新一輪的供給側改革,尤其對于新能源、鋼鐵、煤炭、化工、有色等周期行業影響深遠。
“首先受益大的是新能源、光伏,需求不斷擴張;其次受益的是化工、有色等周期行業的龍頭企業,碳中和意味著會不斷壓減落后產能,那么對于環保、成本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形成利好。”姚志鵬稱。
除了上述諸行業,姚志鵬也特別看好新能源汽車。其向記者表示,在中長期視野下,新能源汽車將擁有“產業級別”的投資機會。
“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下游的技術持續革新,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概率的格局是,下游異常的火熱會帶動整個中游的供需格局顯著改善,并帶動行業的貝塔上行,整個行業未來一段時間中上游的確定性相對會更強。”姚志鵬稱。
此外,姚志鵬還特別提及了“有利于效率提升的新興產業”:“這里的新興行業,不僅是在能源端加大對新能源的利用,也包括相應的效率提升和技術升級。”
一名就職于某小型績優公募的基金人士則向記者表示,他們基金非常看好光伏板塊的投資機會,“光伏我們一直配置了很多,碳中和最受益的一定是光伏。”
據該人士介紹,他所在的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光伏大跌時還做了增配。“今年我們主要看好硅料環節,之前一直在加倉相關標的。中長期來看,我們看好儲能環節。”
“此外,我們也配置了環保板塊,一季度至今仍然持有。我們認為環保部分標的估值較低,并且未來空間也不錯。”該人士補充道。
東方證券指出,結合碳達峰、碳中和當前實際的政策和產業進展,以下幾個產業環節將尤為受益:一是能源供給側,主要涉及碳排放監測、CCUS、碳交易、清潔能源等;二是能源的傳輸配儲,主要涉及特高壓、電力物聯網和能源互聯網、智慧能源服務、分布式電源和微電網、電化學儲能、抽水蓄能和氫能源等;三是能源需求消耗側,主要涉及工業能耗減少、建筑過程裝配式、交運領域的新能源替代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