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長劉家強介紹中國毛紡行業近三年的發展路徑分析
從2020年疫情爆發到如今,三年時間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出現新趨勢,制造業全球化削弱,數字全球化加速,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的布局出現改變。中國毛紡織行業是推動世界毛紡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主要毛紡織產品出口國,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聯動著牧工貿三個產業,促進區域協調,保障民生就業,創造高品質生活。
三年來,中國毛紡行業發展情況如何?在全球的地位是否發生變化?在近日舉辦的第91屆國際毛紡大會上,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劉家強介紹了中國毛紡行業近三年的發展路徑,讓國際毛紡業界的同仁對中國毛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01、迎合新趨勢,行業保持穩定發展
在過去三年中,中國毛紡行業積極應對挑戰,迎合新的消費趨勢,不斷構建新發展格局,融入國內消費大循環引領行業科技、綠色與智能化發展新理念,與國際毛紡行業共謀發展。
在過去三年間,中國毛紡生產趨于穩定與發展。在保障有效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時,毛紡行業通過開展技術改造、自動化乃至智能化升級,生產企業的生產形勢保持了穩定和發展。2020年至2022年(數據截至8月)間,毛紗線產量平均增速為5.3%,較2017年至2019年間-4.7%的平均跌幅明顯躍升。其中,2020年和2021年,毛紗線的年產量保持持續性的增長,預計2022年毛紗線產量將繼續保持增長。2021年,中國毛紗線產量約18萬噸,同比增長4%。2022年1~8月,毛紗線產量10萬噸,同比增長9%。
2020年至2022年(數據截至8月)間,毛織物產量的平均增速為4.9%,高于2017年至2019年1%的增速。近三年間較快的增速主要源自2022年以來毛織物產量的快速增長。2022年1~8月,毛織物產量約3億米,同比增長42%,產量水平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產量。
中國毛紡企業數量與行業規模未見明顯萎縮。中國毛紡行業的規模與容量發展與世界毛紡行業息息相關。由于國際羊毛供應量的緊縮、羊毛及特種動物纖維加工量占紡織纖維加工總量份額的不斷下滑,從2013年起,規模以上毛紡織企業的數量一直處于負增長,這個趨勢一直延續至新冠疫情期。從2013年至2021年,規模以上毛紡織企業數量的平均跌幅為4.3%。2022年以來,隨著國際毛紡行業形勢、毛紡產品消費市場形勢兩方面的復蘇,毛紡織企業數量出現增長,截至2022年8月,規上毛紡織企業數量共計911家,同比增長6.8%。
中國毛紡行業擁有眾多優秀的領軍企業,對行業的引領作用明顯。目前毛紡行業共有6家上市企業,從6家毛紡企業2022年8月發布的半年報看,行業領軍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速接近或超過10%,利潤率水平在5%~20%左右,明顯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隨著產業與金融市場的合作進一步深入,資本市場對毛紡行業的了解更多,更多毛紡企業有望通過產融結合獲得更有益的發展。
毛紡行業積極融入國內消費市場大循環,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冠疫情開始后,在較長在一段時間內,國際貨運受阻、國際消費形勢不暢,對外依賴度較高的毛紡行業積極應對,開拓國內市場,與國內品牌、零售、下游產業鏈對接,針對國內市場的產品偏好、生產周期、流通渠道進行調整轉型。截至2021年,毛紡整體內銷比例超過60%,較2020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國內消費市場對行業復蘇的貢獻度依然超過了國際市場。其中,以羊毛為主要原料的毛紡產品內銷比例呈現持續兩年提高。而以羊絨為主要原料產品的外銷市場更為強勢。
出口依然是以羊毛產品為主的毛紡行業的重要支撐。疫情前的2017~2019年間,羊毛原料及制品的出口總額呈現逐年下降,年平均跌幅為7.3%。2020年,由于疫情對全球消費,以及貨運的影響,羊毛原料及制品出口總額進一步下跌,同比下跌34%。
盡管在其它毛紡加工地區擁有地理、關稅等優勢,以及全球毛紡消費形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毛紡行業依然始終堅持抓緊羊毛產品的全球消費市場,2021年全年羊毛原料及制品出口額累計38億美元,雖然較高位仍有一定差距,但同比回升了23%。2022年以來,毛紡行業緊跟全球消費市場復蘇的脈搏,迅速占領主要毛紡消費市場的份額,根據美國、歐盟、日本相關進口數據,中國毛紡產品在這幾個市場的表現基本穩定。1~9月,日本進口毛紡產品合計1204億日元,約合8億美元,同比增長21.5%,增速較上半年增加4.6個百分點。1~8月,美國進口毛紡產品27億美元,同比增長46%;1~7月,歐盟從區外進口毛紡產品金額24億歐元,同比增長44.8%,均保持了快速的增長。歐、美、日市場上,毛梭織服裝都表現出了快速增長,進口金額增速分別達到36%、68%和23%,梭織類產品的市場需求明顯恢復。
中國毛紡產品鞏固著對全球毛紡消費市場的重要性。2022年以來,毛紡行業緊跟全球消費市場形勢,在主要市場的市場份額均有進一步提升。根據最新數據,中國毛紡產品分別占毛紡產品1~7月歐盟區外進口金額、1~8月美國進口金額和1~9月日本進口金額的35%、29%和40%,分別較上半年增加了2個百分點、8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
02、與全球毛紡行業共同奮進新征程
目前來看,新冠疫情、地緣經濟與政治局勢、資源成本上升和通貨膨脹加劇等原因都成為包括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的風險。毛紡行業只有共同奮進、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才能贏得主動。
一是共同促進全球毛紡消費形勢向好發展。
內需市場將是毛紡行業在中長期發展動力的重點。國內消費在毛紡產品的比重不斷提高,需要行業積極挖掘各類產品、各級消費市場對毛紡產品的需求空間。國產品牌與國潮文化的崛起,帶來毛紡內需發展的機遇。
2022年,主要毛紡消費市場總體向好趨勢。1~7月,美國進口毛紡產品總額21.6美元,同比增長51%;同期日本進口毛紡產品總額665億日元(約合4.6億美元),同比增長20.4%。1~4月,歐盟毛紡產品貿易總額64億歐元,其中進口額30億歐元(約合29.7億美元),同比增速均為33%。把握國際毛紡針織類產品消費市場潛力發展的機遇,升級調整面向國際消費的產品結構,提升毛紡行業和毛紡產品綠色可持續的制造水平,滿足日益增長的可持續性產品需求。
二是國際毛紡產業鏈緊密銜接、優勢互補。
中國與世界的毛紡產業結構與布局面臨新的挑戰。近幾年,國際毛紡織業開展新的地域布局,不少老牌毛紡國家開始在東南亞等地投資設立毛紡初加工和毛紡織工廠,新的毛紡加工聚集區,既是毛紡加工供應鏈的競爭對手,也是產業鏈緊密銜接、優勢互補、資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機遇。
三是行業自身的升級與變革將是國際毛紡產業發展的重要內核。
產業鏈各環節恢復程度不均,價格傳導機制不暢,毛紡織加工制造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企業發展分化更趨明顯,能夠抓住時代變革的趨勢、融入新的發展模式,不斷升級和自我變革的企業,才能把握機遇,實現發展。從長期的維度上看,作為改善性消費產品,毛紡產品迎合了消費升級、滿足人民更美好生活的需求,行業必將更好地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