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難以奏效 蒂芙尼面臨困境
在報告了令人失望的三季度財報后,老牌珠寶商蒂芙尼 (NYSE:TIF)在1月份表示,因中國游客在全球的消費減少,加上歐洲及美國本土市場疲軟,公司在關鍵的11至12月期間全球同店銷售下降了2%,凈銷售額下滑了1%。
蒂芙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德羅·博格羅洛(Alessandro Bogliolo)稱,“我們看到中國游客在國外的消費大幅下降,降幅達到20-25%、30-35%。”
博格羅洛又表示,中國游客海外購買減少主要是由于美元走強的原因;在假日季節,中國內地的蒂芙尼商店客戶需求仍然強勁。
然而,這仍然無法說服華爾街。蒂芙尼股價從去年7月高位逾140美元一度下滑至80美元以下,目前緩慢反彈至95美元左右。
蒂芙尼的困境
對于蒂芙尼而言,其面臨的困境并非“在華銷售”,而是在于對中國游客的銷售。博格羅洛曾在三季度財報會議上稱,預計中國游客消費的下滑可以通過國內銷售額的增長來彌補。但從其最新的盈利預測來看,情況恐怕沒有那么樂觀。
蒂芙尼現在預計,2018財年的全年收益將在每股4.65美元至4.80美元區間的下限。此前,該品牌高管曾表示,中國消費者約有三分之二會選擇在國外消費。
蒂芙尼在國內市場強勁的二位數增長仍無法抵消國外消費的下滑,這意味著,正在努力創新品牌形象、吸引千禧一代消費者的蒂芙尼又遭遇了另一個挑戰——消費模式的轉變。匯豐在去年年底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奢侈品方面,中國的消費者在海外和國內支出的差距正在縮小,五五平衡的節點已經“在望”。
OC&C策略咨詢公司駐香港合伙人帕斯卡·馬丁(Pascal Martin)也表示:“很明顯,消費模式已經發生了轉變:中國人越來越多地在國內購買?!?/p>
轉變難以奏效
長期以來,蒂芙尼一直指望中國游客能到美國著名的第五大道或者羅迪歐大道消費,這種思維模式亟待改變。咨詢機構Daxue Consulting研究主管Thibaud Andre稱,“讓中國消費者在本土來購買外國品牌,對于品牌忠誠度而言更加有利。”
去年8月,蒂芙尼在天貓奢侈品平臺Luxury Pavilion上開設了快閃店,預售當時最新的花韻系列產品,這也是其全球首次通過線上平臺發布新款首飾??梢钥闯?,針對前述消費模式的改變,蒂芙尼已經在采取行動。但問題在于,未來它在國內的本土化營銷能否維持強勁勢頭,尤其是其他奢侈品商也在爭相作出調整、競爭愈加激烈之際。
奢侈品內部人士表示,他們將在2019年在數字廣告花費約8%以上的預算,而近80%受訪公司將增強網站銷售功能。
這種壓力不僅僅來自于蒂芙尼一貫的對手卡地亞、潘多拉。研究機構麥肯錫曾預測,未來,品牌珠寶的增長很可能會來自同處奢侈品行業的非珠寶企業,比如迪奧、愛馬仕、路易威登等為擴大旗下銷售品類而推出的珠寶首飾系列。
而且,在進入中國十幾年后,蒂芙尼至今僅有32家門店,且密集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在持續數字化的同時,蒂芙尼也亟需進一步開發二線城市的消費潛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