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與巴別魚
筆者雖非專業翻譯科班出身,但是從事翻譯已近20年,完成出版的英、法、日、德、俄文譯作數百萬字,也算譯著等身了。譯事固然艱辛,但是也能學到不少東西,對于非專業譯者,了解一些翻譯技巧和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你耳朵里有魚嗎?翻譯及萬物的意義》這本書書名非常吸引,作者是著名翻譯家,研究比較語言學,而譯者也是資深翻譯。書的內容豐富而不枯燥,從翻譯策略到機器翻譯,囊括了翻譯的各個方面,可算是翻譯專業的一本“非正統教科書”。
翻譯離不開聽和說,或者讀和寫。其實,聽和讀,講的都是對外語的理解,而說和寫,指的是基于理解做出的交流與反饋。語言方面有個傳說——最初天下人公用一種語言,他們商量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通天塔。耶和華知道后,為了防止人類過于強大,于是破壞了人們的語言,使眾人難以溝通合作。這座塔就叫巴別塔。自從人類出現了各種語言(有近7000種)之后,翻譯就變得必不可少了。但是翻譯確實不是一件易事,于是人們在想,如果能有一種可以理解各種語言的工具就好了。道格拉斯·亞當斯在小說《銀河系漫游指南》里提到一種叫巴別魚的神奇生物,體型很小,靠接受腦電波維生。人們可以攜帶它,它從腦電波能量中吸收精神頻率,轉化成營養,再向攜帶者的思想中發射一種心靈感應信號。如果每個人耳朵里都有一條巴別魚,就能夠讓你聽懂任何異國語言。現在這種邊聽邊翻譯的智能工具已經出現了。
如果人工智能翻譯能夠擔任譯者的角色,是不是翻譯就真得不需要了呢?對于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從更廣義的文化角度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翻譯本身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其中有一種天然和傳統的做法叫作“音譯”。在譯入語和譯出語之間,有時候無法找到比較接近的說法,此時采用按照譯入語的習慣發音方法拼寫出來,就是我們常說的“借詞”方法,而這些“外來語詞”不僅帶入了異邦文化,而且豐富了譯入語的詞匯。所有歷史上創造巔峰文明的國家,都有通過翻譯吸收外部文化的過程,比如英語,古英語從公元5世紀中葉就存在,一直到了700年后,仍然和我們現在使用的英語相差甚遠(可以說完全不像)。直到15世紀,經過了引入法語和其他拉丁語系的語言,英語仍未成形。現代英語要到1750年左右才真正面世,它已經博采眾長,成為包含外來語最多的一種語言(所有大型英語詞典中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詞條都源于其他語言),直到今天完成了英語全球化。英語不僅吸收了印歐語系大量詞匯,而且也借用了一些阿拉伯語、中文的詞匯。我大致統計過,西班牙語的8000個常用詞中,40%左右的單詞能夠找到詞型和詞義對應或十分接近的英語單詞。這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高度融合的過程,難以通過冷冰冰的機器完成。
翻譯也曾為國家目標服務,一門詞匯相對貧乏的語言是可以通過翻譯和借用外來語來改善的。例如19世紀的德國試圖獨立,構建統一國家。德語譯者有意識從希臘語、法語和英語中引入了一些詞匯,他們致力于讓德語使用者閱讀到歐洲經典作品,進一步改善這種語言。翻譯是人類文明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就以“文明”這個詞為例吧,很多人知道這個詞來自近代的日語,而認為日語中的“文明”是對英語civilization的意譯。其實,先秦古書里就有“文明”二字,文指文采,明指光明。日文的文明更可能首先來自漢籍,在翻譯時,認為更能表達civilization的內涵。順便一提,這個詞在很多語言里有類似的拼寫和讀音,比如civiliza??o(葡語),civi?lización(西語),civilisation(法語),Zivilisation(德語),цивилизация(俄語):civilizzazione(意大利語),在其他幾種小語種,比如挪威語、波蘭語、瑞典語、羅馬尼亞語、芬蘭語、丹麥語也是如此。中國古代有“人文”一詞,指的是人類發明,現在則把“文史哲”統稱“人文”,這種說法也不是孤例。冥冥中,其實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有內在聯系,而翻譯則在其中居功至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