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節里的奔跑
快遞員沈強的“雙十一”是從11月12日早上5點半開始。
簡單洗漱后,他穿上了幾日沒洗的工作服,早早到達網點掃描、分貨。今天,沈強的派送量估計達到600件,比往常高出30%。預計明天派送量還會增加。
11月11日晚間,在沈強所負責派送的量件最大的小區,他和其他加盟制快遞公司網點的快遞員一起搭建了一組貨架,充當了快遞的臨時存放點和簽收點。
這組貨架被貼上了“菜鳥基地”的標簽,暗示著順豐快遞、京東快遞等其他快遞公司的快遞不允許放在上面。僅在11月12日上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粗略統計擺在貨架上的快遞超過200件。
這是沈強經歷的第四個“雙十一”,但今年,他感覺更忙了。今年的“雙十一”戰線拉長了——天貓于10月20日正式發布“新玩法”,將網購時間分為11月1日至3日和11月11日兩個階段。
這讓沈強又喜又憂,喜則配送量增大,收入增加;憂則配送難以完成,壓力加劇。在沈強眼中,“雙十一”不是快遞員的節日,他沒有時間網購。
11月11日晚間,沈強和其他快遞員一起搭建了一組貨架。僅12日上午,貨架上的快遞已超200件。曹恩惠攝
“因為派費,不少快遞員都不干了”
11月11日24時,天貓第一時間官宣了“雙十一狂歡季”的總成交額:4982億元。這一數字比往年高出很多,不同的是,今年的天貓“雙十一”成交數據是從11月1日0點開始計算。
緊隨其后,部分龍頭快遞公司也同樣公布了“雙十一”戰報: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相繼宣布了“雙十一”當天快件攬收量破1億件的消息;中通快遞更是發布了完整的數據,其11月1日至11日的訂單量達8.2億件,業務量超過7.6億件,兩項數據均遠超去年同期。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快遞市占率第二名的爭奪在11月11日達到了頂峰,數據一度接近,年底哪家公司能排在第二名依然有懸念。
在“雙十一”的旺季效應下,快遞公司增加業務量的策略體現得更加明顯。為此,它們不惜在疫情穩定、行業回暖后擠壓利潤,并一度打起了“價格戰”。一個值得提及的細節是,往年“雙十一”旺季來臨前半個月,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等各大快遞公司均會宣布上調快遞費。但今年,類似公告并未出現在這幾家快遞公司的官網上。
中通快遞的內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該公司并未下發調價通知,但很多網點根據旺季的成本和業務量需求,上調了價格。
不過,并非所有網點的調價行為都能成功落地?!皩嶋H上,有些公司下達了漲價通知,但落實到各個網點則沒有漲上去?!币晃恢槿耸扛嬖V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漲不上去的主要原因還是各家網點都在搶業務量。
沈強對上述消息并不敏感,他能直接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派費是否變動。
“我今年的派費沒有變,但一直以來也沒有漲。”沈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分快件大小,每件派費1.4元。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了解,不同快遞公司在不同地區,對快遞派費的計算方式不同,網點擁有一定的自主性。
沈強也聽說今年以來附近有些網點傳來派費下調的消息?!拔覀冇袀€快遞員群,大家會互相通知一些信息?!彼峒?,確實有些網點因為派費的事情,不少快遞員都不干了。
今年“雙十一”前夕,全國范圍內出現快遞網點員工停工的消息甚囂塵上,核心原因都指向派費下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先后向中通快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和百世集團等快遞公司求證,均獲回應此為“不實消息”,公司所屬網點均正常。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快遞員辭職確有其事。
“我們這附近的網點沒有出現像網上所說的‘停工’,但我認識的一些人已經在‘雙十一’來臨前提前辭職了?!鄙驈妵@了口氣。
經沈強介紹,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認識了一位辭職不到兩個月的某加盟制快遞公司快遞員趙力東,他現在的身份是另一家快遞公司網點的臨時工。
趙力東今年25歲,比沈強小了整整15歲,兩人都是湖南老鄉。因為學歷的因素,趙力東在去年被沈強介紹給附近的一家快遞網點。而他入職后沒幾個月,就經歷了人生第一個快遞員“雙十一”。
回想起去年的“雙十一”,趙力東直言那段時間就是缺覺?!懊刻齑虻赘傻揭估?2點,沒睡多久早上起來接著拿貨。”
沈強戲稱,趙力東是個“逃兵”,“年輕人吃不了苦。”但趙力東也反駁,累是一方面原因,但另一方面則是自己所在網點的工資一拖再拖。
據趙力東介紹,年底前,老板突然通知說原本月底發放的工資得到今年1月份。但很快疫情來了,老板安撫說到2月份一起發放。春節放假疊加疫情因素,趙力東遭遇了長達四個月的空窗期。四月底回到上海,他干了幾個月就辭職了。
“一個月拼死拼活也就七八千塊,還不能及時拿到,誰愿意干?!壁w力東憤懣。
可當他真的辭職不干后,慌亂感襲來——“除了送快遞,自己還能干什么?”沒多久,各家網點備戰“雙十一”,擴充人手,趙力東又當起了臨時工,工資日結,每件派費比沈強高出0.8元。
“菜鳥驛站來了,小區快遞柜降價了”
沈強認為,自己算得上是這一帶快遞網點的老員工。
的確,快遞員是流動性大的職業之一?;蛞蚬べY、或因壓力,快遞網點幾乎很難收攏一批固定的員工。特別是像沈強這樣干了四年的快遞員,并不多見。
“下半年就有差不多7個快遞員離職了。”沈強所在的網點老板王夢利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所經營的網點全職快遞員維持在20人上下,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離職。為了應對今年的“雙十一”,王夢利早早拋出招工信息,補充了一批臨時工。
“雙十一”是快遞旺季,更是快遞企業招工旺季。根據國家郵政局在“雙十一”前夕的統計數據,為應對今年旺季,各大快遞企業總部紛紛加強人員、運力、場地、處理設備、信息系統能力儲備,已經新增了49萬臨時用工人員,而全國郵政快遞從業人員不過400萬。
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出是否有變相克扣快遞員每件派費的質疑,王夢利急忙澄清,“我的網點是附近經營比較好的了,派費也給得比較高?!?/p>
但王夢利也提到,作為網點承包負責人,他的任務就是盡可能收攬快件,無論是這一地區的公司客戶,還是總公司轉運派發下來的區域快件,把量做上去,他才能盈利。然而,快遞量上去了,得及時發出和派送,否則快遞公司總部的罰單就會下來。
這就考驗了包括沈強在內快遞員的派送能力。但在派送考核的這一環節,王夢利是“惡人”:他的網點要求快遞員每天上午10點半前派送完所取快件量的30%,每天下午2點前則派送完98%。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了解,附近其他幾家加盟制快遞公司網點的派送考核類似。于是,一場“搶柜”大戰出現了。
快遞行業的持續向好,成就了快遞柜的快速發展。但在消費者眼中,這是一只“潘多拉魔盒”:它的出現導致很多快遞員不再送貨入戶,而是送貨入柜。同時,快遞柜還有收取超過時限的快遞保管費。
這一矛盾在今年5月份集中爆發??爝f柜龍頭豐巢科技在“五一”前夕宣布推出會員服務,并針對非會員用戶,收取超時的快遞保管費。隨后,從消費者投訴,到小區業委會群起“反擊”,爭議不斷發酵。
回想起幾個月前的這場風波,沈強無疑是風口浪尖的人。
“幾年經驗下來,很多人白天都上班,要么就把快遞送到代收點,要么就放在快遞柜。不然,就是自己代為簽收后先行保管,等晚上再派送。”沈強抱怨道,那段時間,自己接收到放入快遞柜的投訴明顯增多,處理不好,一個投訴電話就100塊罰單,“如果豐巢不收費,肯定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了?!?/p>
在沈強看來,豐巢向普通用戶收費打破了一種平衡。在這一平衡中,快遞員送貨入柜,大部分消費者享受免費保管,樂于接受,快遞員也能完成簽收率任務。但顯然,在快遞柜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情況下,向普通用戶收費則是遲早的事情。
實際上,沈強的派送習慣游走在“被投訴”的邊緣。他介紹,在將快遞投入到快遞柜前,他不會主動給收件人打電話,既浪費電話費,又浪費時間。反倒是等收件人自己打電話過來要求送貨入戶,他會去取出送過去。沈強認為,只有在這樣的派送模式下,他才能完成任務,否則又會面臨罰款。
實際上,包括沈強在內的快遞員卻是快遞柜收費的主要群體。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豐巢快遞柜大、中、小柜的投遞收費分別是0.45元、0.4元、0.35元,平日里,沈強的日均派送量件約500件,這其中200-300件將會投入到快遞柜里,幫助他完成40%至50%的簽收率;為此,他每天在快遞柜的支出成本在120元至150元。剩下的快遞,沈強會流動地竄在快遞所在小區,時時盯著快遞柜的空缺情況。抑或是,自己代為簽收保管。
沈強說自己會量力而行。在今年“雙十一”的第一階段,他在11月4日那天創下了自己單日派送最高的紀錄:928件。那天,他拿了網點給單日派送量第一的員工獎勵500元,但那天他卻也是忙到了第二天凌晨3點才睡覺。
在陪同沈強送快遞至某小區時,他特意提醒了,這個小區的豐巢快遞柜收費比其他小區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該小區快遞柜收費普遍比其他小區少0.1元,即大、中、小柜的投遞收費分別是0.35元、0.3元、0.25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該小區80%的住戶都為租戶,上班族為主體。一個月前,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菜鳥驛站代收點。而為了吸引快遞員將快遞入柜而不是入站,這一小區的快遞柜調低了收費。
下午四點半,沈強送完了最后一筐快遞。接下來,他要去接替晚班,再干一會兒。
“雙十一”期間,沈強所在的網點取消了平時的單日派送簽收率考核,將簽收率時限延長至兩日完成。
只不過,真正的考驗得從11月13日才能開始逐漸顯現。
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了《關于快遞業務旺季服務消費的提示(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創下歷史新高。
而國家郵政局另一項預測顯示,“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至11月16日),業務量將達29.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8%左右,日均快遞業務量達4.9億件,約是日常業務量的2倍。
“明天起到20號左右,我每天的派送量都會有至少700件?!鄙驈娬f,只有拼命送了。
(編輯曹金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