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巨頭定增擴產爭雄 TCL科技募資120億進軍IT面板領域“補短板”
與京東方發布定增后的市場反應如出一轍,4月12日,TCL科技也遭遇了投資者的“用腳投票”,盤中跌幅一度超5%。巨量定增向來被投資者視為短期利空,會被動接受上市公司稀釋后的股權,尤其是面對“燒錢”的面板行業,市場本就十分敏感。
但從行業來看,這場定增似乎又是非推不可。在韓國廠商退出LCD行業所帶來的長期供需格局大背景下,產能進一步集中到國內龍頭廠商,LCD產業持續供不應求幾乎成為業內共識。
于是擴產成為面板巨頭的不二選擇。
定增預案顯示,TCL科技擬募資120億元,其中90億投向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30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前者項目將主要生產中尺寸高附加值IT顯示屏。
值得一提的是,TCL進軍IT顯示領域在業內看來更加“意味深長”。
此前,京東方成功收購中電熊貓得以大舉進入IT市場,完善產品線。在收購中失利的TCL科技,被認為將另辟蹊徑。在中尺寸IT面板市場持續火熱的情形下,TCL科技重金拓展該市場已迫在眉睫。這場定增案,為國內兩大面板巨頭的競爭更添了一把火。
350億進軍IT面板
4月9日晚,TCL科技盤后發布了一系列公告,拋出了一項120億的巨量定增。
預案顯示,其中90億投向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以下簡稱“t9項目”),實施主體是廣州華星,其余30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t9項目由TCL科技與廣州市政府共同投資,總投資金額為350億元。廣州華星初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整,廣州市人民政府及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統籌協調的國企在履行流程后,通過向項目公司增資入股的方式參與t9項目投資。增資完成后,廣州華星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75億元,TCL華星持股55%,廣州市人民政府及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統籌協調的國企持股45%。
建成后,該產線設計產能達18萬片/月,將會主打中尺寸高附加值IT顯示面板(包括Monitor、Notebook、平板),車載顯示器、醫療、工控、航空等專業顯示器、商用顯示面板等。
該項目建設周期不超過24個月。經測算,項目稅后內部收益率為10.94%,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為8.54年。
從項目背景來看,這是TCL科技在市場需求增長下的應時之舉。
疫情影響之下,遠程教育、在線娛樂以及居家辦公需求旺盛,全球中尺寸IT產品銷量迎來爆發式增長,t9項目的建設將使得TCL有效匹配全球高附加值IT、商用顯示產品的發展趨勢及市場容量。
更深層次來看,以自身布局而言,TCL科技此次定增是補齊在中尺寸的短板。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在受訪時表示:“TCL科技旗下TCL華星在大尺寸面板市場已經具有領先優勢,中小尺寸面板市場正在積極追趕,但是中尺寸面板市場布局相對滯后。此次定增主要用于建設廣州8.6代線,該條產線主要生產IT面板,可以彌補TCL華星在IT面板業務的不足,增加筆記本電腦面板、平板電腦面板以及顯示器面板產能,以更好地迎接不斷增長的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市場。”
TCL也直言,“中尺寸領域將快速突破”。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TCL科技在半導體顯示產業大尺寸領域已建立效率和規模優勢,TV面板市場份額提升至全球第二,55英寸產品份額全球第一,32英寸產品份額全球第二,65英寸和75英寸產品份額全球第二,交互白板出貨量全球第一;小尺寸領域正在加速追趕,LTPS手機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三,AMOLED的折疊屏、雙曲屏已量產出貨。
擴產爭雄
耐人尋味的是,此前的1月份,另一面板巨頭京東方也發布了一項200億定增,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根據方案,京東方200億募資凈額將用于“收購武漢京東方光電24.06%的股權”“對重慶京東方顯示增資并建設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對云南創視界光電增資并建設12英寸硅基OLED項目”“對成都京東方醫院增資并建設成都京東方醫院項目”“償還福州城投集團貸款”,使用募資金額分別為65億元、60億元、10億元、5億元和30億元,另有3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從募投項目不難看出,二者的方向其實并不一致。
“TCL科技定增主要是擴大IT液晶面板產能,京東方定增主要布局OLED和大尺寸液晶面板業務。”麥吉洛咨詢(Magirror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司馬秋分析稱,“TCL科技彌補IT面板不足,京東方強化OLED和大尺寸液晶面板業務,都是為了引領行業。TCL科技定增項目包含IGZO產能,有助于為大尺寸OLED布局做好技術準備。”
實際上,在IT顯示業務上,京東方和TCL科技早就在中電熊貓的收購案上暗暗較過勁。
去年6月,有媒體報道顯示,中電熊貓將出售旗下3條液晶面板產線,京東方、TCL科技、惠科、中航國際等幾家企業都欲參與競爭,進而擴大面板產能。彼時,有分析人士稱,能拿下這三條線的企業最有可能的就是京東方和TCL華星光電。
最終,京東方花費百億元將中電熊貓收入囊中,TCL科技錯過了通過中電熊貓切入IT顯示行業的機會。
不過,TCL科技還有其他布局。去年公司發起的對蘇州三星項目的收購已于今年3月底完成交割。據稱,蘇州三星產線產能將主要用于中尺寸面板的生產,其在產能和技術上的優勢則將會為TCL科技快速打入中尺寸面板供應鏈提升競爭力。而中尺寸面板則主要集中在IT產品領域。
透過現象看本質,放之更大視野,在韓國的三星和LG退出LCD產能之后,合計產能占比達到15%左右的中國臺灣雙雄友達和群創,也正是下一個潛在被替代的對象。業內認為,京東方和TCL科技主動加碼中尺寸產能,搶的正是臺灣IT面板業務。
而隨著廣州產線的建設,TCL科技進一步補足在中尺寸領域的短板。憑借著LCD產能的進一步釋放,有望形成京東方、TCL科技的全球雙雄格局。
面板價格持續上漲
定增擴產的另一重要市場背景,是面板價格的持續上漲。
據Wits View統計,4月上旬32/43/55/65英寸液晶面板均價分別為77/128/206/256美元,較3月下旬分別上漲2/2/4/4美元。
從市場分析來看,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供給端,LCD面板短期新增產能有限,加上上游芯片短缺導致供給進一步緊張。需求端,電視大屏化趨勢帶來出貨面積增長,加上2021年舉辦的奧運會、歐洲杯將有力拉動面板需求,預計2021年LCD仍處于供給不足狀態,面板價格將維持高位運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3月中旬的機構調研了解到,TCL科技方面表示:“市場需求呈現出相對來說比較旺盛的局面,終端客戶整機廠商庫存水平是比較低的,并且對于面板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目前來看市場整體的需求還是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市場價格繼續維持上升,預計這個局面會持續一段時間,供需關系會進入相對均衡的局面。”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面板行業技術迭代很快,且屬于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行業,日韓廠商退出LCD產線,主攻OLED面板領域,假如后者的顯示技術完全取代了LCD,那么LCD產線前期巨額的投入將面臨巨額的損失。
TCL科技對此表示,在技術上,對于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印刷打印OLED以及MicroLED都有布局,同時隨著全球最高世代線t6、t7陸續投產,華星的規模、效率、技術優勢進一步凸顯,隨著未來產能及經營性凈現金流不斷提升,公司也具備穩健雄厚的產業整合及投資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耗資350億的廣州產線上,除了t9項目,TCL科技還擬論證建設一條月加工2200mm×2500mm玻璃基板能力約6萬片的廣州華星第8.5代柔性可卷繞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以下簡稱“t8項目”),主要生產和銷售32-95英寸4K/8K超高清大尺寸印刷式可卷繞OLEDTV、IT及高附加值商用顯示產品。
其中t9項目先行啟動,待技術論證成熟后,各方將在協商一致后再啟動t8項目的合作投資。
面板行業未來將在哪個細分領域競爭最為激烈?
林芝認為:“中小尺寸OLED面板領域競爭將非常激烈,京東方布局較早,產能較大,具有先發優勢;TCL華星OLED技術進步比較快,能夠跟上市場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