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三九: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 發揮央企責任與擔當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對于推動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主力軍——廣大藥企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到來之際,華潤三九黨委書記、總裁邱華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闡述了華潤三九如何在推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中發揮央企作用,以及如何將“十四五”規劃、健康中國和科技強國等國家大戰略匹配帶動企業發展。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國有控股醫藥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健康服務。
公司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深圳南方制藥廠。1999年,由三九企業集團、深圳三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發起設立股份制公司;2000年3月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000999);2008年,正式進入華潤集團;2010年,公司名稱由“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三九主營核心業務定位于CHC健康消費品和RX處方藥領域。業務覆蓋了感冒、皮膚、胃腸、止咳、骨科、兒科等近10個品類,此外在消化、心腦重癥、腫瘤核心領域也持續布局,位居國內市場前列。
華潤三九目前擁有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品種21個。“999”品牌在消費者和醫藥行業中均享有較高的認可度,999感冒靈顆粒/膠囊連續多年榮獲感冒咳嗽類(中成藥)第一名。
潤三九主營核心業務定位于CHC健康消費品和RX處方藥領域。視覺中國
在科研攻關中強化黨建引領
《21世紀》:作為大型國有控股醫藥上市公司,華潤三九在建設與管理中如何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作用?
邱華偉:黨組織和黨員既是黨聯系基層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又是發展社會經濟,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骨干力量。
作為流淌紅色基因的國有企業,華潤三九始終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重視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企業建設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全體員工不斷改革創新,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將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切實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日常企業管理和具體生產事務工作中的先進性。
在公司創新發展,加強科研攻關方面。華潤三九強化黨建引領,把“支部建在連上”,組建黨員技術攻關團隊,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以中醫藥研究為例,“中醫藥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藥制藥行業具有質量管理要求嚴格、生產過程復雜等特點。
公司國藥中心黨小組成員攻堅克難,研究以生產制造執行為核心的生產信息管理技術,建立中成藥生產信息化和流程化管理體系,研究先進系統及智能裝備并應用于生產過程,構建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一體化的智能管控體系。
公司為克服千里香資源不足、野菊花野生資源保護等難題,成立藥材資源攻關團隊,團隊骨干黨員不畏艱險,多年來多次帶頭深入湛江、云浮、廣州、黃石等基地一線,成功解決千里香種苗產業化供應和野菊花藥材產業化推廣難題,保障了公司核心藥材的穩定供應,也為野生藥材的開發和保護提供了路徑。
在防疫抗疫工作方面。疫情暴發后,華潤三九勇承國企擔當,迅速對各生產企業統籌部署,發揮中醫藥在抗疫實戰中的獨特作用和價值,優先組織生產“參附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及多個中藥配方顆粒預防方、治療方等抗疫藥品,以最快速度供應疫區。
其間,公司各黨組織成立10余支“黨員突擊隊”,做好產品質量檢驗、完成緊急生產任務、日夜兼程運送物資、捐贈防疫用品活動等,用實際行動為打贏戰“疫”注入紅色力量。
在去年抗擊疫情中,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國藥事業部緊急組建“新冠肺炎預防方團隊”,帶領事業部營銷、生產、供應鏈、職能等跨部門人員共35人組成內部抗擊肺炎戰斗的中流砥柱,充分發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主動加班加點,制備、調劑、趕產、籌備防疫藥品,截至2020年3月10日,共向全國各地銷售配方顆粒類藥品4.52萬箱,價值約2億元,為抗擊疫情一線送去醫藥保障,貢獻“三九力量”。
《21世紀》:華潤三九是如何與“十四五”、健康中國、科技強國等國家大戰略相匹配帶動企業發展的?
邱華偉: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國家“十四五”發展戰略為指引,將“健康”“創新”“改革”融入華潤三九“十四五”戰略規劃中,專注高質量醫藥健康產品創新研發和智能制造,推動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成為中國醫藥健康第一品牌。
公司圍繞戰略領域,秉承科技強國理念,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加快創新體系建設。華潤三九聯合申報的“廣東省嶺南藥材資源與現代中藥智造創新中心”于2020年獲批籌建。在中醫藥傳承創新方面,公司重點關注中藥經典名方、配方顆粒標準及藥材資源的研究,持續加大投入,積極探索中醫藥傳承發展之路。
區域戰略方面,華潤三九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結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做好重點區域“十四五”的發展部署工作,根據華潤集團“4+1+N”區域的劃分,實施一區一策。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總部優勢,重點關注創新,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中醫藥振興即將邁入高速發展黃金期
《21世紀》:您認為互聯網醫療的到來會為處方藥行業和自我診療帶來怎樣的推動力?
邱華偉:2020年以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多種因素推動互聯網醫療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在政策方面,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政策限制正在逐步放寬,多項支持性政策密集出臺。
2020年11月,《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式對網售處方藥指明方向,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和展示處方藥信息。
2021年4月,《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提出:支持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將在自貿區內建立海南電子處方中心,對于在國內上市銷售的處方藥(除特殊管理藥品外)全部允許依托電子處方中心進行互聯網銷售,并實現處方信息統一歸集、處方藥購買、醫保結算等事項“一網通辦”。
其次,疫情防控環境下,用戶已逐漸培養出線上問診和購藥的習慣,線上醫療普及率提升帶動行業發展提速,用戶數高速增長。
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將推動處方外流,更多藥品銷售份額將從醫院端流向院外市場。根據米內網數據,零售端藥品銷售額在三大終端(公立醫院端、基層醫療端、零售藥店端)藥品銷售總額中的占比不斷提升,從2016年的22.5%上升至2019年的23.4%。
零售端的線上滲透率持續提升,線上銷售額快速增長。在零售藥店終端網上和實體這兩種模式中,網上藥店的增速遠高于實體藥店。網上藥店銷售額2019年138億元,同比增長39.4%;實體藥店銷售規模4057億元,同比增長僅6.2%,網上藥店具備較強的增長動力。
《21世紀》:國家出臺了鼓勵和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隨著各項政策的不斷細化完善,您認為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面臨哪些重大機遇?如何看待未來中藥產業優化結構?
邱華偉:“十三五”期間,中醫藥振興發展被提到國家戰略層面,并定位為“在治未病占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起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起核心作用”;“十四五”期間,中醫藥傳承與創新政策細化,投入和建設力度加大,政策利好有望逐漸落地兌現,中醫藥振興即將邁入高速發展黃金期。
在優化中藥審評審批管理上,提出“加快推進中藥審評審批機制改革,建立中藥新藥進入快速審評審批通道的有效機制”“增加第三方中藥新藥注冊檢驗機構數量”;在完善中藥分類注冊管理上,提出“優化具有人用經驗的中藥新藥審評審批”“建立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臨床試驗‘三結合’的中藥注冊審評證據體系,建立中藥真實世界研究證據體系”。
“十四五”期間,國家還將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以基本建設為重點的中醫藥重大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等重大單體項目。
二是以能力提升為重點的中醫藥重大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中醫優勢專科、中醫治未病服務能力、中醫康復服務能力提升等。
“十四五”時期,預計中央財政對重大工程項目的投入會比“十三五”時期翻一番。現階段,中藥產業處于由粗放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還存在系列問題,比如:中藥材資源質量參差不齊、中醫藥產業集中度低、基礎研究薄弱、循證證據缺乏等等。
在優化產業結構上,作為央企,華潤三九在推動中醫藥傳承和創新發展中,應該發揮央企的責任與擔當,擔負起推動中醫藥產業升級發展的重任。
首先,從自身做起,規范標準,制定從上游藥材選育到終端市場煎配服務的各環節標準,從源頭上為整個產業鏈夯實發展的基礎。
其次,提升產業鏈管理能力,在標準建立基礎上,以全程溯源為抓手,收集并管理產業鏈各環節的信息,為全產業鏈智能化、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第三,推動創新。持續加大創新力度,重視科研,在技術方面彌補產業目前存在的短板。
第四,注重融合發展。探索跨產業融合發展,包括企業與政府及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提升產業價值。華潤三九將以實際行動推動中醫藥產業不斷升級及高質量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