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丨星火的啟示:根據地建設是勝利之基礎
文/莊宇默
“兵民是勝利之本”,毛澤東同志在1938年《論持久戰》中提出的這一簡潔警句,是對中國革命經驗的重要總結,也是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1934年1月,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兵民的形成,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的出現,有其特別的條件和基礎,那就是根據地的建設。沒有根據地的建設,很難在流動作戰的過程中形成“真正的銅墻鐵壁”,也很難開展誘敵深入的游擊戰或運動戰,很難開展深入的群眾工作和群眾動員。
革命根據地的形成,是兵民形成的基礎,因此也是勝利的基礎。著名歷史學家金沖及的《星火的啟示: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擇取了1927年到1949年這21年間多個典型根據地建設案例,以及從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的歷史階段,做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探究,揭示了根據地建設這一中國革命勝利重要經驗的內涵。
星火的啟示
根據地建設與流動作戰的辯證關系
在紅軍長征之前,中央紅軍的根據地建設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第二階段是贛南閩西根據地的建設,也即中央蘇區的建設。井岡山的社會經濟條件無法支撐數量越來越多的紅軍的給養,毛澤東和朱德帶領部隊出擊贛南閩西地區,開辟新的根據地,這是兩個階段的來由。
在井岡山時期,紅軍已經有了根據地建設的初步經驗,即紅軍深深地扎根于當地民眾之中,既使部隊能代表群眾的利益和要求,同群眾結成像一家人那樣的密切關系,又使部隊像滾雪球那樣有著源源不斷的補充源泉。但在古田會議之前,紅軍的不少骨干尚未充分認識到這一經驗的重要性,這是當時紅軍中多次爭論和討論的重要背景。
金沖及重點分析了紅四軍中的著名爭論,當時,有些觀點認為,“全國范圍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爭取群眾、后建立政權的理論”,毛澤東對此做了嚴肅的批評,認為這種觀點只贊成閩粵贛交界區域的游擊,沒有在這些區域建立赤色政權的“深刻的觀念”,也就沒有由這種赤色政權的深入與擴大去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深刻觀念,“與中國革命的形勢不適合”。
毛澤東的回信指出了以根據地為依托的游擊戰和運動戰與沒有依托的游擊戰之間的根本區別。《星火的啟示》引用徐向前的回憶,分析軍隊一旦離開根據地、得不到政權支撐時,會面臨嚴重的困難,其中感觸最深的是吃飯問題,像“叫花子要飯”,部隊走到哪里,要到哪里。“因為自己沒有政權,不能順利地籌糧籌款,幾萬部隊的穿衣、吃飯、醫藥、裝備等,很難解決。發動群眾也不好辦,部隊在的時候,把群眾發動起來,可是一走,群眾就散了。像行云流水一樣,扎不下根基。”在條件許可時把人民群眾自己的政權建立起來,對創建鞏固的革命根據地極為重要,根據地與游擊區很不一樣。
金沖及分析了紅軍既重視游擊又重視根據地建設的現象:一方面,紅四軍下井崗山后轉戰贛南、閩西,流動的范圍相當廣,在一些重要地域停留的時間也不長。長征更不用說。在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都有千里機動的例子。另一方面,以很大力量反對流寇思想(尤其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把它作為黨和紅軍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實踐也證明這確實是一條極為重要的指導原則。
《星火的啟示》對這一矛盾現象做了全面深入的討論。反對流寇思想,并不等于反對在任何條件下的流動作戰。紅軍時期即已經歷從游擊戰向運動戰的過渡,無論是“游”,還是“動”,都不是籠統地反對流動作戰。在敵我力量懸殊、黨和紅軍還沒有在當地民眾中扎下根來,地形和經濟等條件不利的情況下,不能盲目地在某個地域死守死拼,否則會失敗。反對流寇思想,不是一般性地反對流動作戰,而是要強調爭取以根據地建設為依托展開靈活機動的作戰。
軍事工作與民眾運動相結合的邊界斗爭
革命根據地建設是關系到方方面面的綜合性行動,例如,選擇在哪些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需要考慮哪些地方的敵人力量比較薄弱、有較多矛盾,以及有條件為紅軍提供較充裕的給養,有游擊作戰和運動戰的較好地形依托,等等。但最根本的是群眾路線這一根據地建設的政治路線的形成。沒有群眾路線的政治路線,即使選擇的區域提供了縫隙中生存的空間,也難以取得勝利。
1927年中國共產黨開展武裝斗爭的時候,黨及其領導群體都很年輕,群眾路線的形成,平衡軍隊建設與民眾運動的關系,是在流血斗爭的過程中探索出來的,既有勝利經驗,也有失敗經驗。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年輕的黨把主要力量放在發動和領導轟轟烈烈的民眾運動上;南昌起義和八七會議之后一段時間,仍然強調到處組織工人、農民武裝暴動,尚未重視黨領導的正式軍隊的作用。井岡山根據地的建設,使黨對于黨領導軍隊有了新的認識。但這一時期又出現了另一種片面性情況,即重視軍隊作用,忽視民眾運動、群眾動員和組織。毛澤東同志為克服這種傾向做了大量工作。
金沖及指出,到井岡山斗爭后期,毛澤東同志對必須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和必須極其重視群眾工作兩者的關系,已經有了相當完整的認識,防止從一種片面性走向另一種片面性。邊界的斗爭完全是軍事的斗爭,所謂割據必須是武裝的。但是紅軍絕不是單純地打仗,還要擔負起做好群眾工作的任務。中共中央8月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中指出了紅軍與流寇的根本區別所在,“紅軍不僅是戰斗的組織,而且更具有宣傳和政治的作用……整個紅軍的游擊,要更充分負有發動群眾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的使命,誰忽視這一點,誰便要將紅軍帶向流寇土匪的行徑?!惫盘飼h指出了將軍事斗爭與群眾工作結合起來的方法,確立了系統性的建軍思想,因此成為黨史和軍史上的重要會議。
軍事工作與群眾運動的結合方式多種多樣。與此相應,在革命戰爭期間,軍隊組織上有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和赤衛隊的不同層次。這種相互配合和補充的機構,是人民軍隊的重要特點。
精當的重點案例選擇
在從建黨到建國的28年間,革命根據地有很多。《星火的啟示》選擇贛南閩西蘇區、鄂豫邊武裝割據、山東抗日根據地為重點案例,分析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根據地建設的不同特點。這三個案例的選擇較為精當,而且重視從全局的角度敘述和分析這些根據地的開拓與建設,較為全面地呈現了根據地建設的主要議題。
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開拓和發展,在抗日根據地中較有典型性??谷諔馉幈l之前,山東的黨組織破壞嚴重,沒有根據地,但在日軍侵略、國民黨政權潰散之際,中共北方局和八路軍迅速派遣骨干深入敵后,發展出大規模的根據地,經受住日軍掃蕩與國民黨勢力襲擾的考驗。山東抗日根據地在發展過程中,很好地推進了八路軍將士與山東本地黨員干部的互調、交流和整合,為解放戰爭初期向東北派遣部隊與華東野戰軍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革命根據地之所以能夠形成,關鍵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與群眾結成魚水深情。在這種軍民同心的共同體結構中,無論是軍隊將士,還是黨政人員,還是普通群眾,基本的行為邏輯都不是尊奉個人利益最大化的。
革命根據地的基礎性經濟政策是土地改革,這是一種打破農村剝削壓迫結構、為每個農村民眾的經濟自主提供基礎的巨大變革,其思想基礎是以《資本論》為代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思想與中國追求平等的思想傳統。中國當前的農村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土地革命基礎之上的,是中國可持續發展與中國共產黨維系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最重要的基礎制度之一。理解革命根據地建設的基本經驗,有助于人們更深入地理解當代中國的制度基礎。
(作者系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教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