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應根據天氣調整上貨“時段”
受天氣影響,泉州服裝零售商期盼的夏裝銷售旺季遲遲未到,部分夏裝生產廠家也被迫推遲發貨時間,訂單尾款無法及時收回,企業資金鏈因此吃緊。往年進入5月份,泉州的氣溫就逐漸升高,夏裝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今年的天氣卻忽冷忽熱,讓市民在購買夏裝時舉棋不定。受天氣影響,泉州服裝零售商期盼的夏裝銷售旺季遲遲未到,部分夏裝生產廠家也被迫推遲發貨時間,訂單尾款無法及時收回,企業資金鏈因此吃緊。
夏裝銷售旺季遲遲未能到來
“都6月份了,天氣還沒熱起來!”泉州市區一服裝店老板林漢鐵望著連綿細雨嘆氣說,往年進入5月份,夏裝銷售就開始進入旺季。今年4月中旬,夏裝新款就已陸續上市,但銷量卻不大理想,反而是一些春季小外套賣得比較好。
近日,記者在晉江市區一大型商場的女性服裝專柜看到,各品牌的夏裝已全面上市,卻很難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近期陰雨連綿的天氣,對夏裝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去年這個時候一天能走幾十件貨,現在一天只能賣十幾件”,某品牌專柜負責人陳小姐頗為感嘆,她現在最希望氣溫能穩步升高,因為只有天氣熱起來,夏裝才能熱賣。
“今年夏裝生意肯定不如往年了,如果這種天氣再持續下去的話,就麻煩了!”林漢鐵皺著眉頭說,泉州春秋兩季時間較短,今年大部分服裝店進的春裝不多,即使部分春裝庫存也能留到秋季再擺出來賣,畢竟當年內服裝的流行款式一般變化不大,而夏裝卻不可能留到明年再賣,因為每年夏裝的款式變化都非常大,如果天氣遲遲無法轉熱,或許今年夏裝要提前進行打折促銷,以彌補些損失了。
庫存夏裝增多廠家壓力加大
“如果20天內天氣再不熱起來,今年夏裝接單較多的廠家肯定要虧錢了!”石獅一服裝生產企業負責人林青山頗為無奈地說,今年的天氣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目前倉庫中還堆放著不少做好的夏裝,由于氣溫遲遲無法升高,部分客戶推遲了夏裝訂單的交貨期,客戶的尾款因此無法及時收回,企業的資金鏈也顯得更為緊張。“現在我每日都盯著天氣預報,就盼著快點熱起來。”
有人計算過,在泉州一年之中售賣短袖類夏季服飾的時間,可從4月一直延續到10月,有長長的7個月,夏裝對服裝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業內人士表示,春裝只占全年產品銷售額的10%,泉州大多數服裝企業的訂單,還是以夏裝和冬裝為主。從目前來看,今年冬裝接單多、夏裝接單較少的企業,日子會相對好過些。
雖然今年夏裝銷售的第一波遭遇了低溫天氣,但現在就判斷泉州市服裝生產企業將陷入困境還言之過早。“只要近幾天天氣能真正熱起來,那么夏裝生產企業就不會有太大損失。”林青山分析,夏裝銷售還有“爆發”的時機,一旦迎來高溫天氣,消費者前期被抑制的需求就會集中釋放出來,泉州夏裝生產企業也將借此“化險為夷”。
建立預警機制調整產品結構
西方經濟學中有一條德爾菲氣象定律∶氣象的投入和產出比為1∶98,即企業在氣象信息上投資1元,便可得到98元的經濟回報,在不同的條件下,不但可以避免損失,也會獲得更高的經濟回報率。
事實上,泉州許多服裝生產企業已經意識到氣象信息的重要性。泉州一品牌服裝市場總監陳先生認為,服裝企業平時就應多關注和收集氣象信息,行業協會則應該建立一套氣象預警機制,與氣象部門和權威氣象專家保持定期溝通和聯系,適時提醒服裝企業注意氣候變化可能給行業或市場帶來的影響,使企業能較早在產品結構方面作出調整,盡可能地減少損失。
另外,業內人士也建議,服裝企業應根據天氣情況調整上貨“時段”,以及開發一些溫度跨度大的產品。目前泉州部分服裝企業已開始行動起來,如諾奇,其每家門店每天都要填寫一份關于當地天氣、氣溫、來店顧客穿衣狀況的簡單調查表,并于當天發回企業總部。這樣,總部對各地的天氣情況都能掌控,對于各門店的具體發貨安排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勁霸則獨創短袖茄克,結合我國的氣候特點,突破傳統茄克的設計理念,首次將茄克設計成短袖,通過內配V領或圓領,短袖或無袖緊身T恤,使其更適應早晚溫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