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服裝業遭遇用工荒 政府、企業合力破解“招工荒”
一些務工者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著急,而一些企業卻在為招不到工人而發愁。記者近日在臨沂市一些技術的生產工人,招工難已經成為制約服裝企業發展的瓶頸。
服裝企業遭遇“招工荒”
記者走訪了臨沂市幾家服裝制造企業,發現由于機工的缺乏,很多機器已經閑置,一些訂單迫不得已被轉到其他工廠加工。
在河東區一家標志服生產廠家,記者看到這里大約有30臺縫紉機因沒工人使用而閑置。這里的老板告訴記者,現在廠里的產品不愁沒銷路,就是愁沒人做,很多單子因為做不出來只好退掉。現在招一個縫紉工人簡直太難了。回想起20多年前招工的情景,這位老板感慨地說:“20多年前剛成立這家企業的時候,工人如果想來廠里打工,甚至需要送禮、托關系。現在是什么情況呢?逢年過節不但要給工人發福利,還要派車送工人回家。春節后還要帶著禮品去工人家里拜訪,開工時還要再派車把工人接回廠。就算是這樣,我這里還是很難招滿工人,你看我們本來廠里有三條生產線,現在只開了兩條,真是一工難求啊!”
高新區一家服裝企業,境況與河東區的那家差不多,閑置的機器差不多占到機器總數的三分之一。這里的老板告訴記者,現在工人的工資比幾年前翻了一番,而且廠里的工作環境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車間已經裝上了空調、暖氣,但是工人還是不好招,每當過年和淡季放假時招工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那時我們天天去周邊縣城、農村,看看老員工,再聯系新員工,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不知道能招到幾個工人。去年我們就曾吃了這個虧,下半年開工以后,廠里的老工人走掉一批,導致一條流水線被迫停工。由于去年下半年的生意特別好,每天都能接到700件左右的訂單,但由于缺少工人,我們廠里每天的產能最多只能達到400件,所以很多訂單由于不能按時交貨而撤單。今年為了能留住工人,我們和工人簽訂了合同,簽一年合同獎洗衣機,簽兩年合同獎電冰箱,廠里給班組長全部配了車,還準備到年底的時候根據業績給員工分紅,希望能以此留住工人。”
內憂外患導致“招工荒”
記者采訪了本市幾家服裝廠的老板,他們大都認為內外因的雙重作用造成了我市服裝制造企業的招工難。
造成服裝企業招工難的內因是什么呢?首先是勞動強度偏大。服裝企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企業生產,勞動強度比其他產業要高。據蘭山區一家服裝生產企業的老板介紹,服裝制造企業工人每天的勞動時間大約在12個小時,旺季的時候工作時間還要更長,加班已成為服裝制造業的“潛規則”。
其次是服裝企業職工的待遇偏低。目前我市大部分服裝制造企業的熟練工人的薪酬在1500元左右。不少工人認為相對于其所付出的勞動,這樣的薪酬還是偏低的。雖然有些效益好的企業工資相對要高些,但是這種企業在我市還屬于少數。一位企業老板告訴記者,以目前廠里的經營狀況,確實無力負擔太高的工資。三年前一件服裝工價是5塊錢左右,現在已經漲到了8塊多,而產品的出廠價漲了還不到3塊錢,加上近幾年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廠里的利潤已經非常低了,實在沒法再給工人漲工資了。
再者部分服裝企業的用工環境相比其他行業要差。目前有很多服裝企業的生產車間硬件設施比較差,缺乏必要的避暑和取暖設施。記者在一家服裝企業的車間里看到,這里完全是靠開窗通風和電風扇給車間降溫,車間里的工人都是汗流浹背。這家企業的住宿環境,也和車間差不多,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宿舍里擺了4張雙層床,員工也只能靠吹電風扇降溫。
造成服裝企業招工難的外因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就業崗位的增多。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所提供的就業崗位越來越多,而且這些工作崗位的技術要求低,且工作時間短、勞動強度低,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就業。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超市、飯店發現這里有很多年輕人打工。記者采訪了一位在超市打工的南人小劉,她告訴記者,她們村以前有不少人到服裝廠打工,但是現在村里的年輕人都不再愿意到服裝廠打工了,在服裝廠打工比較累,她們都不想去吃這個苦。而和小劉在同一個超市打工的小張告訴記者,以前自己曾經在服裝廠打過工,但是企業對技術要求比較高,自己去了2個月,由于技術一直不熟練,干活比較少,沒掙著什么錢,就轉行到超市打工了。在超市打工雖然錢不多,但是收入比較穩定,而且環境也不錯。記者在蘭山區勞動力市場采訪時發現,有不少前來找工作的年輕人,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求職者,詢問他們有沒有服裝行業的從業經驗時,他們都表示沒有。
工人的外流也是我市服裝企業招工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我市服裝企業有著大量的就業需求,但是從業者卻在向外省流失。據了解,臨沂市下轄的幾個縣城向南方和本省的膠東地區輸出了大量的縫紉工人。蒼山、郯城的輸出方向主要是浙江、江蘇、上海,沂南、沂水、莒南的輸出方向主要是膠東地區。記者采訪了蘭山區某服裝廠一位郯城籍員工,據她介紹,她所在的村僅在上海蜜雪兒服飾打工的就有近100人,每年過完年后,蜜雪兒就會派客車到村里接工人。一家服裝企業的老板告訴記者,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從眾心理嚴重,認為“外面的月亮更圓”,紛紛“孔雀麻雀東南飛”。然而到外面打工的待遇到底怎么樣呢?記者在一家服裝企業采訪了一位曾經在南方打工的工人,她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在浙江湖州的一家童裝企業打工,一個月工資大約2000元。可是在那里打工時廠里不包吃住,當地的消費水平也高,日常的花銷也比較大,一個月攢不了多少錢。在現在這個廠里打工,一個月工資一千七八,與南方相比,雖然少了幾百塊錢,但是現在廠里包吃住,而且消費也低,這樣算下來,最終攢下的錢比在南方還要多。
政府、企業合力破解“招工荒”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像服裝制造這種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招工難度也會越來越大。如何破解招工難?單純依靠企業或者政府的能力肯定無法解決,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才是破解招工難的最有效的辦法。
我市政府部門可以在服裝工人輸出大縣試點建立由勞動部門牽頭的中介機構,由中介機構向服裝企業輸送縫紉工人,中介機構可以先期考察,選定一些規模大、工作環境好、工資待遇高的服裝制造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服裝制造企業和工人分別同中介機構簽訂協議,同時服裝制造企業向中介機構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以確保在企業和工人發生糾紛時,中介機構能夠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這種措施的實施,一方面可以解決我市服裝工人大量外流的局面,另一方面外出務工勞動力本地就業,也方便了當地政府部門對于這部分人的管理。
勞動部門可以在技工學校成立由服裝企業出資的縫紉技工班,技工學校招收定向生,由企業為學員承擔上學期間的費用,企業和學員簽訂用工合同,在學員畢業后進入定向企業工作。記者咨詢了臨沂市勞動局技工科的相關工作人員,他們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僅有莒南縣技工學校開設了兩年制的服裝培訓班,據他們所知,目前培訓班的學生基本上畢業以后就可以到服裝廠就業,很是搶手。據莒南縣技工學校的李校長介紹,目前來看,企業對服裝工人的需求很大,學校今年的畢業生有60人左右,采用的是企業定向培養的模式,畢業以后學生一部分留在了本地的服裝企業,還有一部分到了青島的服裝企業工作。
同時我市的服裝制造企業應該轉變發展思路,以低價取勝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注重企業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才是企業贏利的源泉,企業有錢了,才能給工人更好的福利待遇、才能改善用工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留住工人。臨沂市服裝制造業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來看臨沂本地的服裝企業中真正闖出名堂的只有國人西服、韓宇來、天馬等寥寥幾個品牌。還有相當一部分家庭作坊式的服裝企業一直死守20多年前的經營理念,這些企業不積極發展自己的品牌,有些企業甚至就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一個能叫響的品牌就無從談企業的發展。
記者采訪了一位在批發市場從事了多年服裝生意的李老板。據他介紹,自己是接了父親的班,20多年前父親就踏入了服裝加工這個行業,那時候他的父親還是臨沂服裝業的先驅,但是20多年后自己還是沒有跳出父親的經營模式,企業到現在還沒有創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生產一件服裝的利潤只有2塊錢,這么多年了,家里還是只有十來個工人,雖然餓不著,但是也沒掙著什么大錢。他覺得一年就掙這么點錢,如果再去談提高工人待遇根本就是沒可能的。李老板的企業是目前臨沂相當一部分服裝制造企業的真實寫照,臨沂市真正闖出名堂的服裝企業,都是多年來品牌培育的結果,只有重視產品質量、注重品牌建設,企業才有底氣提高產品的價格,企業產品的利潤率也就提高了,這樣企業才有實力去改善自己的硬件設施、提高員工的工資待遇。相應來說企業的知名度上去了、福利待遇提高了,招工難度也就相應的降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