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起步,切忌急功近利
市場?本報邀請幾位創業人士暢談體會。
一創業項目首先要有業務
很多創業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創業之初,最緊迫的就是找到業務,先養活自己。選擇什么時間、地點開業,對能否迅速啟動市場招來業務很重要。
市區邦邦物業原名為邦邦家政,主要做家庭保潔服務。2000年起步時,選擇在10月份開業,該公司負責人陳順強介紹,選擇10月底開業,是考慮到打個市場宣傳提前量。在春節之前,市區家家戶戶都要撣塵,10月份創業啟動,通過約兩個月的宣傳,正好可以引燃市場需求。
以家政服務起家的邦邦現在已轉向單位后勤物業。最近,陳順強被市人社局聘為“資深創業顧問”,為更多下崗職工創業傳授經驗。
陳順強介紹,選擇項目不要好高騖遠,要與自身能力、業務專長、商業經驗、人際關系、資金狀況等匹配。雖然不能說,這些情況作詳細認證評估都符合就能創業成功,但是如果有的條件明顯不符合,項目失敗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二拒絕急功近利 敢于承擔責任
總結自己創業有所成就,陳順強認為,創業者要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態,學會責任擔當,否則即便取得一時利潤,創業之路也不可能走太遠。
“老板和員工應該是合作關系,而不能理解為雇用關系。”陳順強。
思路取得出路。2000年時,很多小家政剛起步時,業務量不大,不敢雇用正式工人,因為成本過高。但是陳順強雇用了數十位正式工。
這種做法有很大壓力,很多小家政公司為了節約成本,在發展過程中,接到業務電話,上街找“橋頭工人”,這樣有個好處,有業務時就派工人去做;沒有業務時,不需要給工人發工資。
但陳順強卻認為,如果工人不是正式員工,就不能一心一意做事,活就很難做得好,很難取得客戶滿意,很難取得客戶好口碑。
“創業之初,是有市場風險,但首先應當是由老板擔當,而不是轉嫁給工人。”陳順強介紹。
三選擇有經驗的行業
俗話說,入行三年窮。很多市民辭職創業時發現不知道選擇什么項目好。市民李永堅的創業經歷表示,選擇熟悉的行業項目創業,成功可能性比較高,
李永堅是做保險出身,1996年加入市區某產險公司,主要做機動車輛業務。在工作中,保險公司相互之間的競爭,使得業務開展起來不是很容易,但李永堅很快發現了另外一層商機:車輛出險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過長,理賠材料需要上報到上級公司,而不少客戶跑了若干趟,也拿不到理賠款。在保險公司與保戶發生爭議時,由于保險公司擁有專業性方面優勢,使得保戶沒有對等的話語權,保戶事實上處于弱勢群體狀態。{page_break}
看到這層商機需求后,李永堅在離開保險公司后,開了一家揚州廣陵區萬事安交通事故咨詢公司。公司圍繞車險理賠開展服務,利用自己長期做車險業務積累的專業知識,為理賠車主服務,果然一炮打響。
“圍繞車險服務,其中延伸出來的服務很多。”李永堅表示,“現在保險公司擴張很快,競爭也很激烈,出現了許多矛盾,保戶和保險公司在理賠標準上經常發生爭議。我們經常代表保戶與保險公司交涉,作為老牌車險業務員,比一些年輕理賠人員,對保險條款的理解更專業、更全面,可以為客戶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從而樹立交通事故服務上的口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