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耿:銀行存貸款利息太低是社會分配最大不公
改革國有企業特別是壟斷行業工資制度,近來已被政府視為實現調節收入分配政策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中石油甚至首次超過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和微軟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輿論普遍認為這其實是行政性壟斷的結果。
目前競爭性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壟斷性行業的壟斷勢力越來越大,人們幾乎看不到行業之間收入差距縮小的可能性。透過這一現象,我們看到問題的根源正是行政性壟斷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負面影響。清華大學-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教授6月3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僅僅改革壟斷行業工資制度難以改變分配不公現象。
經濟嚴重失衡主因:
壟斷行業利潤太高了
問:您怎樣看行政性壟斷對國家社會政治經濟等各領域所具有的諸多負面影響?
答:內地壟斷行業的現狀有其深厚的歷史背景。過去因為虧損而不得不改革的國企,在改革過程中,把那些最賺錢的企業抓在手上,最后人們發現,最賺錢的企業就是壟斷行業的壟斷企業。這造成一方面對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這些設施建成以后,需要依靠民營企業更有效率地使用來賺錢。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國企貢獻很大。但目前一個不很好的后果是,因為壟斷,所以需要監管,但在某些層面又被管得太死,從而使其缺乏足夠的活力跟民企在國內市場里展開真正的競爭。而特殊的國企身份也使其無法在海外市場取得充分自由參與競爭的空間。
壟斷國企在國內A股市場的股票賺錢之后會一路猛漲,但其基本不分紅。并且其巨額的經營利潤多數沒有投入消費。這些國有的收入或財富基本沒有變成購買力。于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壟斷國企用大量資金購買土地。那些地王和過剩的產能往往造成國家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
最重要的問題在于國企高管收入被認為偏高而日益引起社會大眾不滿。但若按市場標準衡量,中國國企高管收入其實并不高,有的甚至還很低。可能個別行業比如金融行業,或管理比較成功的國企,其高管收入或相對比較高。
但老百姓為什么對國企高管高收入表示不高興?這是因為壟斷國企所獲取的是壟斷利潤。
社會財富分配最大不公:
銀行存貸款利息太低了
問:行業壟斷確實已被認為是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破局收入分配的制度調整顯然是要拿壟斷行業開刀,您認為應如何著手才好?
答:我認為,大家看到壟斷行業收入好像很高,但這是其表面。與外企相比,并不算高。真正的差別,真正的不公平,在于中國壟斷行業企業可以在銀行貸到大量的低息貸款。我認為,中國的銀行貸款利息太低了,因此中國的投資回報率非常高,尤其是壟斷行業的投資回報率非常高。我最近所做的一個研究發現,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的投資回報率是20%,而美國的投資回報率大概是5%。
為什么中國的銀行貸款很便宜?因為中國的銀行存款利息太低了。壟斷國企的大肆擴張獲取高額利潤是以犧牲廣大老百姓銀行存款利潤為代價的。這是不公平的。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里的同時,卻看到物價漲得很快。大型國企則輕易可從國有銀行借到很多錢,賺得很多利潤。富人們也往往能以很低的利率從銀行借錢炒房,獲取驚人利潤。這些都是社會財富分配最不公平的現象。
由此來看,若要調整分配收入,僅僅改革壟斷行業工資制度,僅僅限制壟斷行業工資增長是沒有用的。因為壟斷行業里隨便什么開支,比如出國商務考察、福利性旅游等方式,都可以花掉很多錢。
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不能再讓壟斷國企以很低的成本從銀行貸款去經營和擴張,逐步淡化壟斷行業的壟斷權利。
如果銀行存貸款利率提高了,老百姓財產性收入增加,中小企業貸款也容易從銀行獲得。
因此我認為,調節收入分配僅僅關注壟斷行業工資,并非最重要。
約束高管年薪是個錯誤方向
問:您是認為約束高管年薪并無太大意義?
答:對高管年薪的約束以后可能要有所區別。因為國企也需要有好的領導人去掌控,如果工資低,可能只有那些想做官的人才會愿意去任職。要想把國企經營為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工資一定要向市場看齊。否則如何能找到最好的人來經營和管理?
從大型國企發展方向來看,其高管工資應該市場化。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經營機制也要市場化。如果政府依然管得太死,那就沒法市場化。所以工資應該不是個問題,工資只占企業收入中很小一部分。所以,約束高管年薪是個錯誤的方向。
問:您認為縮小壟斷行業收入與其它行業差別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路徑是什么?
答: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把一個企業變成一個有競爭力的企業,其高管的工資就應該向行業標準看齊,而不能變成計劃經濟式的工資體制。
問:最近中央高層十分關注收入分配調整問題,您作為公共政策問題的著名學者,您和您的團隊是否有相關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
答:相關問題我們一直都在關注,還沒有很專門的研究成果,但我們主要還是從宏觀結構方面來觀察和評價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否把國企的活力激發出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