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田成敗悟“龜兔精神”
受到北美大規模召回事件影響的豐田汽車,4月份在美國新車銷售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達到15萬7千輛,實現了兩個月的持續大幅度增長。豐田車的銷售經過暫時的下降以后,已經明顯走上了業績恢復的軌道。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說,雖然豐田一度在美國議會的聽證會上成為眾矢之的,豐田社長在公眾場合落淚的場面多次在電視上播放,這些只不過是一種政治上的利用和炒作,而美國國民依然對豐田車堅信不疑。
豐田為何迅速翻身?
為什么美國國民會對豐田車如此厚愛呢?其背后有著對“通用和福特的經營目的是一切以賺錢為中心,而往往忽略‘造車’本身”的失望,以及由于日本的豐田和本田的經營者均是從心底里熱愛“造車”的“汽車小子(Car Guys)”,再加上日本人往往將賺錢放在第二位以后,并且對制造本身有著一種愚直的熱愛精神的國民性,而這些也正是美國人難以企及的地方。我想原因就在這里。
正因為如此,我認為豐田需要更加強烈的反省。對于豐田而言,今后需要的是,當召回事件的影響消除后,那些對豐田批判的聲音會消失,而關鍵是這時能否繼續進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從羅馬帝國到中國的秦朝,再到日本的平家,以及美國的通用,都是隨著自我批判能力的消失而走向滅亡的。
對于這一點,豐田章男社長作了這樣的發言:“豐田經營的優先順序本來是安全和品質第一,臺數和利潤第二,而這個順序從2000年以后發生了逆轉。這需要加以改正。”可見章男社長已經直率地進行了自我批評,以此看來豐田還是有希望的,因為即使從第三者的角度也可以看出來,他承認了最關鍵的問題所在。
原本只生產賣出去的東西,決不能著急的豐田式“龜精神”的經營,與發源于福特的大量生產以備商機的“兔子精神”的經營,即與20世紀“規模經濟”的常識是相違背的,是一種非常識的觀念。能產生出這樣的非常識,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龜兔精神思辯
我在之前訪問天津豐田時,曾經聽說過這樣的事情。由于實際訂單增長過快,而庫存又不足,于是不得不讓顧客等上好幾個月,其中有的顧客等不及,就轉去購買其他豐田競爭對手的車。在這種情況下,曾經有中國記者寫過這樣略帶諷刺性質的文章:“甘愿眼睜睜地失去商機,難道這就是豐田生產方式嗎?”面對這樣的指責,天津豐田一方面當然要開足馬力全力以赴增加產量,而當還是來不及時,具有“龜精神”的日本人廠長一邊苦笑,一邊坦然地說道:“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可見這位廠長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要從“龜精神”轉換到“兔子精神”。
堅持“龜精神”的效果,會在之后到來的經濟不景氣中顯現出來。屆時,其他廠商生產的大量完成品庫存會一下子成為滯留資產,或者成為死庫存。當他們在資金周轉上出現問題時,只有豐田能夠以輕松的心情,將剩余流動資金用于研究開發,以備將來的商機。這就是豐田一直貫徹了長達約半個世紀之久的“龜精神”經營模式。
而另一方面,“兔子式經營”認為不斷生產庫存可以避免失去好不容易到手的商機,而且每輛車的生產成本還會下降,于是眼前利潤就會增加。而“龜式經營”則不但只生產賣出去的產品,而且還在不斷追求今天由10個人完成的工作,能不能想辦法由8個人來完成,從而帶領全體成員對流程進行改善,以實現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此外,具有“龜精神”的企業的員工會從每天實現一點兒小的進步當中得到滿足,“今天又完成了一個小的改善,所以今天的啤酒真好喝啊!”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通過改善,即使實現減少2個人,也決不能將他們解雇(終身雇傭是前提)。這樣,總人數既不發生變化,也不會馬上產生利潤。但是,當有2個人手頭出現空閑時,一遇到追加訂單,便可以馬上接受下來。這時,銷售額會增加,而附加價值的增加部分則會全部成為利潤。
“創造出空閑”,“用相同的人數完成更多的銷售額”,這正是將豐田推上世界第一寶座的“龜精神”的經營。與此相對,對于好不容易創造出的空閑,認為如果不用就可惜了,于是便開始生產庫存,為此浪費大量資金,這就是美歐廠商的“兔子精神”的經營。與“兔子”一味地追求利潤相比,“龜”則認為“只要磨練好流程,利潤就會作為結果隨之而來”,這樣“利潤”就會從經營目的降為手段。以“流程是每天一點兒一點兒進化”作為目標的“龜式經營”,與Anglo-Saxon流于眼前短期利潤的極大化為目標的“兔子式經營”是兩種正相反的經營模式。
“龜式經營”還是半成品
豐田實現了在工廠和供應商之間,產品可以無停滯流動的構造。光憑這一點,就值兩三個諾貝爾獎,是制造業領域里的一個奇跡。對于這種“龜精神”的經營,我可以給予很高的評價。然而為了豐田,也為了經營系統論,從這兩個方面出發,我還是想從更加嚴格的角度指出,豐田的“龜式經營”還是不成熟的半成品。
當由次級債所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使汽車需求出現急速減少時,豐田車和其他公司的車一樣,都積壓著100天以上的庫存,據說擠滿了美國港口的倉庫,以至于都放不下了。連經銷商不提取的部分也生產出來,這是兔子式的經營,已經不是龜式經營了。實際上,所謂“生產賣出去的產品”,這里對“賣出去的”的判斷是在營業那里。已經磨練了流程的工廠,很相信營業部門“賣出去的”的信息,于是按照準時化進行了生產。相關供應商們也被要求生產了實際上沒有賣出去的產品,這實在是個很大的錯誤。
豐田章男社長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今后要堅持“安全第一,品質第一,臺數和利潤第二”,這是要將2000年以后不斷發展的兔子式經營拉回到龜式經營上來的宣言。
具體來講就是,要將“生產賣出去的產品”的龜式經營體系擴展到海外、營業、總部等領域,還要將當北美的營業等領域變成“兔子”時,可以馬上進行責備和監督的類似于看板之類的構造,適用于包括營業信息在內的全球供應鏈中,即如何擴大系統的范圍(System Scope)是最大的課題。正是因為這樣,現在對于豐田而言,最應該做的是讓那些在營業和總部等非制造部門工作的干部,去學習豐田生產方式的“龜精神”的原理。章男社長所說的“回歸原點”,指的就是這個。對于豐田而言,將豐田生產方式升華為豐田經營系統的“成熟之路(Journey to Maturity)”,現在才剛剛開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