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寶推涉足網絡融資
6月初,上市公司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意寶)推出了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產品——“貸款通(goldtrust.cn/)”,宣布涉足“網絡融資”服務領域,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顯然,并不具備貸款資質的生意寶必須聯手金融機構才能實施這一計劃,而泰隆銀行則成為其“高級戰略合作伙伴”。
幾乎同一時間,生意寶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公開宣布進軍網絡融資領域。6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復星集團、銀泰集團和萬向集團在杭州宣布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中國首家專門面向網商放貸的小額貸款公司,貸款金額上限為50萬元。
國內互聯網巨頭紛紛涉足網絡融資業務,趨勢可見一斑。“這正說明網商的融資需求很大,而網絡融資的靈活性將會突破地域限制,這是目前金融機構無法做到的,網絡融資應該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郭田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生意寶看重用戶黏性
表面上看,生意寶做的是免費的午餐。
生意寶(Toocle.cn)打造網絡融資平臺并沒有任何盈利目的,而是基于為中小企業和銀行提供免費服務。事實上,生意寶為會員提供增值融資服務這種說法更為準確。通過提供網絡融資服務,一方面為會員提供了增值服務,另一方面給銀行提供了最有價值的融資信息。
生意寶推出的網絡融資服務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會員企業),中小企業在線申請貸款的流程非常簡便,只須在網上填寫企業貸款需求和企業的基本概況,向生意寶提交貸款申請;再經“企業貸款需求中心”工作人員的初審,通過后按條件分派給各合作銀行;然后銀行再進行處理、對符合放款條件的企業進行授信;最終放款。
“對于企業來說,網絡融資簡化了手續;對于銀行來說,它愿意放款給中小企業,也愿意承擔一定的風險,但它需要解決的是人力成本問題,銀行之所以愿意與生意寶合作,正是認為生意寶對中小企業的了解,特別是行業網站對產業鏈的深入可以幫助銀行了解行業特性,直至在將來達成小額貸款的去人工化操作。對于生意寶,可以增加用戶黏性(通過貸款通平臺和建立信用體系標準),甚至是新的利潤增長點。”生意寶董事長孫德良如是解讀。
泰隆銀行市場管理部總經理助理兼電子銀行中心主任鄭勇對記者表示,網絡融資在沒有貸款規模的情況下,暫時不會考慮異地貸款。從已發放的網絡貸款看,涉農貸款比較多,比如養殖用戶。網絡融資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信息不對稱,一旦這些問題能有技術手段解決,網絡融資會有更大的市場。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生意寶已和多家銀行展開不同層面的合作。此外,貸款通“網絡融資”業務將在杭州進行試點,如該模式被市場證明成功,再逐步向浙江其他地區輻射,最終實現全國推廣。
正在進行網絡融資課題調研的廊坊師范學院副教授張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網絡融資是一個統稱,針對網絡融資的現狀分析,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第一是以阿里巴巴、生意寶為代表提供的網絡融資,這種融資是基于為自己的會員企業提供服務。他們能把銀行與企業之間很好地對接起來,與雙方形成緊密合作伙伴關系;第二種是銀行自身提供的網絡融資服務。比如工商銀行借助自己的網絡為客戶提供融資需求,主體還是銀行自身,不涉及到第三方機構;第三種是以宜信為代表的網絡融資提供個人對個人服務,只收取手續費,能為客戶提供及時、快捷的融資服務,實際上相當于銀行的職能。
和銀行提供的傳統融資方式不同的是,網絡融資目前并不受相關金融政策的約束,也不需要銀監會批準,只需當地金融辦及工商局批準即可。網絡融資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一方面,對于小額貸款公司來說,這種模式能夠大大降低經營成本,效率更高,也更為靈活;另一方面,對于資金需求者來說,這種模式非常便捷,更能滿足其融資需求。”郭田勇說。
受制于金融政策的變化,銀根緊縮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則是中小企業。事實上,由于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投入比重越來越大。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的增加,這些群體正是網絡融資背后有力的推動者。
艾瑞咨詢統計顯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網絡經濟市場規模達到353.4.億元,同比增長67.9%,增速快于之前各季度的增長率,表明中國網絡經濟的發展正處于快速上升期。一邊是快速增長的網絡經濟,另一邊是銀根緊縮對企業的流動資金和二次創業帶來不利影響,網絡融資在特定時期的出現有其必然性。
網絡融資從點到面
如果說生意寶主要針對企業用戶提供網絡融資需求,那么宜信公司的網絡融資則開啟了個人網絡融資時代。
事實上,個人網絡融資已經突破地域限制進行得如火如荼,甚至網絡融資已惠及農民。中國首家P2P(個人對個人)小額信用貸款服務機構——宜信公司CEO唐寧對記者表示,P2P的個人信貸理財模式,所有的借款都是信用借款,不需要抵押和質押。且壞賬率僅為0.86%左右,年收益可達12%以上(均為歷史經驗數據),并經過獨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審核確認。
在面向農村貧困農戶的小額信貸需求時,宜信P2P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推出宜農貸P2P信貸助農平臺,將公益與商業模式相結合。這也是一個互聯網上的信貸助農平臺,在宜農貸的網站上,意向出借人可以看到農戶的照片、貸款需求和創業故事,然后個性化地選擇他所希望去幫助的借款人,支付流程在線完成,就像在淘寶購物一樣。它降低了參與的門檻,只需100元就可以實現線上助農。
“如果政策上允許網絡化小額信貸公司的跨區域經營,在如此巨大的融資需求和如此便捷高效的融資方式下,這種模式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推廣和拓展空間。”郭田勇說。
一位銀行信貸部資深人士認為,網絡融資目前還未對銀行的信貸產生影響,但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電子商務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而銀行的信貸政策會影響企業的運行,網絡融資不僅彌補了跨區域貸款的限制,而且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比銀行現有的機制要靈活。不過,這種模式更適合中小或微小企業。
本身并非金融機構,不受金融監管約束,而且能為客戶提供便利和及時的服務;和銀行、客戶兩個終端形成緊密型合作伙伴,各取所需,這正是網絡融資的優勢所在。
“電子商務的快速興起是網絡融資的核心要素之一。甚至有些用戶并不需要融資但卻申請融資,其目的是為自己積累更好的信用記錄。在網絡融資、銀行、電子商務一體化越來越緊密的背景下,網絡融資和進入信用時代密切相關。網絡融資這本‘經’更是整合的一個經濟鏈條。”張宏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