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特別關注!雙節買服裝省錢血拼8大招
日前,商務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提前采取措施,保障中秋、國慶兩節市場供應,維護市場穩定,擴大消費需求,繁榮城鄉市場。其中第三條要求,加大促銷力度,積極擴大消費。
在中秋、國慶旺銷時段,圍繞服裝……等消費熱點,積極組織開展購物節、旅游節、文化節、美食節等各類促消費活動,營造良好消費氛圍,拓展消費空間,提振消費信心。有中央政府的鼓勵,加上各服裝商場,服裝店主的大力參與,中秋國慶節的服裝市場必定是折聲一片。
在每年最熱的打折潮里,面對折扣的誘惑,消費者如何購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又不花冤枉錢,不讓自己后悔呢?消費者巧盤算,細琢磨,讓限量的花費換取更有價值的商品,既滿足了購物的快感和生活所需,又不至于讓自己的積蓄被消耗一空。
1.購買夏裝果斷出擊
中秋、國慶是夏季服裝清倉的最后時間了。商場專柜里夏裝、涼鞋的折扣比前期打得還大。現在買夏裝是一年中最便宜最實惠的時候。今年由于天氣有些反常,夏裝早早就開始打折,目前折扣比七八月份平均低1-3折。但是夏季服裝留到現在容易出現的就是號碼不全的情況,如果看到自己喜歡的款式,并且折扣合理,款式新潮,那么消費者就要果斷出擊,將服裝收入囊中。服裝打折季,也是消費者集體出動的購買旺季。如果不及時出擊,就會出現沒有號碼的情況。
果斷出擊,就能用最少的錢購買到最合適的服裝,何樂不為。
2.買自己熟悉的品牌。要對自己的職業、身材、膚色等特點有認識,這些是決定穿衣風格的重要元素,有固定購買幾個風格適合自己的衣裝品牌,等到這些專柜打折的時候購買,一般不會出錯。熟悉的服裝品牌可以免去自己挑選服裝的時間,也不會承擔其他品牌帶來的一些質量與售后服務的風險。
3.多買經典款式。沒有固定的購衣品牌也不要緊,總有一些基本的經典款式服裝不會過時,趁換季的時候買幾件百搭的基本款服裝,可以大大降低購衣的成本,比如黑色、白色、灰色、咖啡色都是經典顏色,容易搭配。關鍵一點,不要購買款式顏色太夸張的衣服和鞋子,流行感非常強的服飾往往第二年不再流行。
4.要抑制住自己的沖動
如果發現了很多自己想買下來的打折商品,最好再到其他的地方轉一圈,冷靜幾分鐘后再決定是否購買;決定購買一件衣服的時候,要綜合考慮自己衣柜中已有的服飾,避免風格重復或搭配不上。逛街的時候把信用卡、存折等放家里,只帶少量的現金。
5.刷卡消費優惠多
刷信用卡對于現代的購物者來說,是日常消費常用的方式。不少信用卡都具有打折的功能,比如說某銀行與某百貨公司推出的聯名信用卡,持卡消費,金卡級可以享受8.5折優惠,普通卡也有9折優惠。也可以充分利用信用卡的積分功能。持卡在一些商場里消費,可以消費1元錢積1分。這些積分的用途要跟銀行與商場的人了解清楚,以方便購買自己喜歡的服裝。
6.砍價省錢也有大學問
對特價服裝,經銷商往往會說“這都已經是特價了,真的不能再便宜了”,其實事實并非完全如此。據了解,很多品牌服裝都會要求經銷商每個月達到一定數量的銷售額后才能享受更低的進價或者更高的利潤返點,因此有些商家在完不成任務時甚至會自己購買一定數量的產品存起來,以確保進價和返點。
如果這些商品存放的時間太長,不僅占庫存,還容易因為過時造成積壓,因此商家往往會在店慶、黃金周等期間把這些商品做特價銷售,這個時候也是商家最“脆弱”的時候,一旦促銷不出去,就意味著商品還要繼續占庫存,因此商家在價格上很容易出現松動,所以說,遇上特價服裝,不妨試著再討點優惠,還點價。
7.尋求贈品{page_break}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你狠狠地砍了價后正準備揚長而去,商家最后咬咬牙,在你出門的那一刻,把你拉回來,說“我賣了”,這時候相信大家都會有點后悔自己的價格砍得還不夠狠,但是這時候大多數人都不會再往下砍了,因為“面子上過不去”。
其實,這個時候不妨換個間接的砍價方法:趕緊看看商家店里還有什么別的你需要的,比如說,小飾品之類的東西,想辦法讓他送給你!這樣價格不就低下來了嗎!實在不送,再找別的經銷商也不遲。
8.同樣的專賣店服裝價格不同
“我們都是一家的,您到哪里買都是這個價”,在購物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而“一店不二價”的看法在很多消費者心中也是定律。但曾有業內人士透露,別說不同的店,即使真是同一家店同樣的服裝也有可能出現價格不相同的情況。這里面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雖然都是廠家派駐的銷售員接待您,雖然銷售員手里的銷售底價一樣,但是有的銷售員希望自己的提成多點兒,有的銷售員則抱著“薄利多銷”的想法,因此出現了同店不同價的情況;二是為了打開銷路,爭取到更多的消費者,那些地點相對不太好、客流量較少、場租相對便宜的超市、市場最后的價格就可能低些。在購物過程中,即使是同一品牌的市場,也不妨多轉轉、比較比較。
八個省錢的技巧,幫助消費者在血拼服裝的同時,最大程度地節省費用。在中秋、國慶雙節的折扣潮里,消費者就可以大膽出擊,購買自己最心水的服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