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經營與其他類似經營行為的區別
雖然特許經營也被稱為特許連鎖或加盟連鎖,但并非所有的特許連鎖或加盟連鎖都構成特許經營。因此我們在辨別時,除了把握好上述四個法律特征外,更要注意它與其他相類似的經營行為的區別,這里筆者著重指出幾個極易混淆的經營行為。
(一)與“直營連鎖”的區別
直營連鎖是指連鎖公司的店鋪均由公司總部全資或控股開設,在總部的直接領導下統一經營。因此,直營連鎖的連鎖店屬于總部所有,而非獨立經營的。而特許經營中,雖然被特許人的經營活動往往要受到特許人的直接支配,如在市場計劃、經營體系、質量標準、店址選擇、經營范圍、營業時間等方面。但特許經營的雙方當事人仍然是相互獨立且可以自行承擔法律責任的民事主體。因此,直營連鎖不屬于特許經營的范疇。
(二)與“特約經銷”,“特約代理”,“獨家經銷”的區別
特許經營是總部將商標、商號、專利、經營訣竅等的使用許可和經營指導等作為組合提供給加盟商的,并由此獲得加盟商支付的使用費,是一攬子服務。與此相反,特約店、代理店、專賣店是基于合同,就附有某一制造商商標的特定商品進行持續性地買入、再賣出,或者受其委托代為經銷該產品。在特許經營中,必須要確保特細經營體系的統一性和產品、服務質量的一致性,即總部對加盟店的經營給予全面的指導、援助;在特約店、代理店、專賣店中,也有制造商對其進行指導、援助的,但這只不過是制造商附隨商品的批發銷售的二次行為,該行為自身通常不能請求支付使用費。[4]
(三)與“OEM”貼牌生產的區別
我們所講的貼牌生產是定牌生產的俗稱,其英文簡稱為“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目前較為典型的OEM方式是:OEM的加工方(受委托人)受OEM需求方(委托人)的委托,為其加工生產產品并貼附OEM需求方的商標,獲取加工費,而自己不享有該產品的銷售權。因此,從法律層面上講,貼牌生產的性質屬于加工承攬,貼牌生產中的委托人與受委托人之間是代為加工產品的關系,受委托人只負責加工生產而無權以任何形式擅自銷售該產品。對外銷售主體以及法律責任承擔主體均為委托人,所以這類的糾紛應當以承攬合同糾紛來確定案由而非“特許經營合同糾紛”。但是如果合同中約定,受委托人不僅可以加工生產貼附有委托人商標的產品,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享受處置權,可以銷售該產品,同時受委托人是產品售出后的法律責任承擔主體,則受委托人的行為應屬于商標使用行為,雙方簽訂的協議應被定性為“商標使用許可協議”。
(四)與“商標使用許可”的區別
特許經營行為中,特許權是包括商標、商號、經營模式、服務標志、專利、商業秘密、經營訣竅等權利的知識產權性質的綜合性使用權,其包括但不限于商標使用許可的行為。依照我國《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商標注冊人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后,許可人與被許可人必須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其合同副本必須報商標局備案。同時《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中也規定,特許經營合同必須在簽訂之日起15日內向國家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因此,在特許經營實務操作過程中,雙方要分別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和《特許經營合同》,但我們在判斷案由上要從整體的法律關系性質考慮,如果一個行為只涉及單純的商標使用許可,那定“商標使用許可糾紛”無疑,但如果許可的是組合的經營資源,如商標,專利,經營模式等,那筆者認為應屬于“特許經營合同糾紛”。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加盟連鎖的經營方式多種多樣,千變萬化,人民法院不能光憑當事人簽訂了所謂的“加盟連鎖合同”就簡單地認為其為“特許經營合同糾紛”,而需要從其內在法律特征入手,剔除與其相類似的經營行為,從而準確把握特許經營行為的本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