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財政收入將超8萬億 稅負過高引爭議
2010年中國稅收收入預計將達到7.7萬億元。加上非稅收入,今年8萬億”時代已成定局。
據財政部此前的統計,今年前11個月,全國非稅收入已達8408.15億元。即使這部分收入在12月份沒有增加,連同稅收收入7.7萬億在內,2010年全年的財政收入也將超過8萬億元。
不僅如此,今年全年的財政預算收入目標為73930億元,已于11月份提前完成。1月-11月,全國財政收入達到76740.51億元,超出全年目標2810.51億元。
“十一五”期間,中國財政收入從“十五”末年的3萬億元起步,以年均1萬億元的幅度增長,年度增速數倍于同期GDP。
中國的過高?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于軾對《財經》記者表示,納稅人繳稅是用來購買政府公共服務的,這些年國家稅收增加很快,但民眾享受的公共服務并未增長那么多、那么快。
茅于軾說,稅收是納稅人購買政府服務的價格,因此判斷稅收的高與低,要看所享受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數量。質量好,服務多,納稅人就可以多繳稅。從2000年開始,中國的稅收收入增加了很多倍。與此同時,納稅人享受的公共服務確實也在增加,但好像并沒有像稅收增長那樣,增加那么多、那么快。
兩者之間的差額到哪里去了?茅于軾認為,一個重要因素是政府的行政開支太大,而針對這一痼疾,政府還總是“捂著蓋著”。一個最近的例子就是,關于北京市公車的數量,有關部門表示“不便”回應。
此前,福布斯雜志推出了2009年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中國內地排名全球第二。對此茅于軾認為,在各個國家,政府提供服務的質量和數量不同,因此中國的稅負與其他國家相比沒有實際意義。不過,稅收增長幅度總是大大高于同期GDP,倒是值得關注,盡管財稅部門對其也作過一些解釋,但都不大能令公眾滿意。
“稅收應該依法征稅,而不能總是依計劃征稅。”茅于軾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