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大省緣何招工難
勞動密集型企業缺工嚴重
5日,黃石殘疾人專場招聘會,黃石凱澤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甘衛軍說,公司長期缺工,只有轉而求其次,招聘殘疾人,只要上體健全即可。一周后,記者電話詢問招聘情況,得知公司還缺二三十人。這是我省“招工難”的冰山一角。
調查分析,目前,我省缺工企業主要是加工制造業、餐飲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其中以紡織服裝業尤為嚴重。武漢市10多家服裝加工業今年崗位滿足率僅為60%;襄陽市大中型紡織企業普遍缺工500人以上;黃石和仙桃紡織服裝業缺工分別達到1.8萬人到0.7萬人,占當地企業缺工人數總數的一半以上。
缺工現象主要存在于技術含量低、高能耗、低成本的民營私營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因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低、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差,更加導致招工用人困難。
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
對于擁有6000多萬人口,每年有上千萬農民工外出務工、數十萬大學生畢業求職的中部大省來說,湖北勞動力一向供大于求。而近年來我省屢屢遭遇用工短缺的尷尬,是否說明勞動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已改變?
調查顯示,市場提供的熟練工只占求職總人數的20%,但多數企業想直接使用有從業經驗的人員,形成供給差異。特別是操作型高技能人才短缺,如數控機床、機械設備操作工、電工、焊工等技術人才,市場需求量大,但應聘者少。目前,我省勞動力供給性別比例大致持平,但是人力資源市場對女性需求量達到65%,特別是餐飲服務業和紡織制衣業主要以招收女性為主,供需存在一定錯位,武漢市餐飲服務業缺工率已達到33%。
對此,省人社廳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處長董長麒認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省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就業總量和結構性矛盾并存。一方面將長期面對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和巨大就業壓力;另一方面也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結構性矛盾。
依靠市場破解“用工荒”
目前出現在我省部分行業、企業的“用工荒”現象,主要是結構性、摩擦性矛盾,而不是總量性矛盾。省勞動就業管理局農村就業處處長李湘泉認為,破解“用工荒”問題,必須通過市場手段調節解決。
李湘泉認為,企業要優化就業環境,吸引留住人才。政府要優化人才結構,強化技能人才培養,營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優化就業服務,為勞動關系主體雙方創造條件。優化用人求職觀念,盡快實現勞力配置。引導企業根據市場人才供需情況,適當降低用人標準,避免性別歧視;另一方面,引導求職者,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更新就業觀念,及時了解市場行情,避免出現過高的就業期望值,提高就業的成功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