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員工去年套現超60億元 員工股翻番近30倍
A股各大銀行、保險公司2010年平安(52.44,1.21,2.36%)、工商銀行(4.59,0.09,2.00%)、交通銀行(6.00,0.19,3.27%)、興業銀行(31.29,0.99,3.27%)等股票被法人股東不同程度地減持;其中,中國平安的“員工”套現了1.18億股,占員工股總數的約14%。
員工股股價翻了近30倍
年報顯示,中國平安去年四季度被林芝景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林芝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深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法人股東共計減持1.46億股,占其A股總股本的3%。如果按照去年四季度中國平安不低于52元的股價粗略計算,這部分減持總額超過76億元。
據了解,平安內部員工的股份認購批次不同,最后一批員工認購大約在1997年、1998年,但絕大多數員工持有成本很低,約1.76元/股。如果按不低于52元的股價計算,這部分股票翻了近30倍。
三家法人股東中,林芝景傲和林芝新豪時是平安的兩大員工持股平臺,累計拋售達1.18億股,按照上述股價計算,金額超60億。記者發現,從去年3月1日起開始解禁的8.6億平安員工股,到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有員工套現,這部分減持股票占8.6億股的不到14%。
中國平安去年給出的解禁承諾是:員工股將在未來5年內逐步減持,每年減持的股份將不超過持股總量的30%。
高管持股分毫未動
中國平安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深圳經濟特區推行員工持股的試點單位。新豪時、景傲實業正是平安員工合股基金公司。
此外,10余名高管人員的高管持股平臺“江南實業”也是外界關注焦點。不過,年報顯示,江南實業持有的1.39億股則分毫未動,目前三家公司還持有平安7.41億股。
員工持股平臺更改注冊地
根據去年中國平安公布的解禁細化方案,員工股需要委托一家代理公司在二級市場并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作為獨立法人,新豪時和景傲實業獲得減持收益后,如果按照深圳稅賦政策繳納企業所得稅,將收益分配給權益持有人前,還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010年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2%,2011年為24%,2012年后為25%;個人所得稅稅率均為20%。如果這兩樣稅都要繳納,員工股股東減持成本將增加逾40%的稅賦。
去年10月,平安發布的一則員工減持公告中,深圳新豪時和深圳景傲都更名為林芝景傲和林芝新豪時,注冊地也由深圳搬遷到了西藏林芝地區生物科技工業園大廈305室。
根據西藏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咨詢業的企業自開業之日起,免征企業所得稅2年。這意味著由深圳遷址至西藏的新豪時和景傲實業在兩年內套現的員工股,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只需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