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 局部省市煤炭庫存告急
淡季不淡,今年江西、湖北、湖南、重慶等局部省市的“煤電企業雙方的博弈,使這場提早到來的“煤荒”更多地表現為“電荒”。
多地煤炭庫存告急
用電緊張
據悉,進入4月下旬,華中電網用電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全網電煤庫存則繼續下降。截至4月25日,全網電煤庫存降至856萬噸、僅可用9天,華中電網日限電量已達2000萬千瓦時以上,其中湖南、江西、重慶三省市用電呈緊張態勢。
“目前江西省電力供應形勢已發生較大變化,開始從‘供需總體平衡,矛盾相對緩和’過渡到‘供需總體趨緊,矛盾較為突出’,并且供需趨緊將持續一段時期,非短期內可以緩解。”就在本周二,江西省發改委主任姚木根向媒體說。
他坦言,從電力供需形勢來看,江西省今年用電高峰明顯提前,增加了由企業生產用電上升形成的早高峰。“今年以來,全網統調用電負荷一直保持在1000萬千瓦以下,用電峰值居高不下,呈現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供需態勢。”姚木根說。
在他看來,江西省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快速增長軌道,江西電力供應在一、兩年之內都會處于趨緊狀態。
而據國家能源局統計,一季度主要耗煤行業已表現出旺盛需求。粗鋼和水泥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7%和18.1%,火電量增長10.6%。全國重點發電企業累計消耗電煤32247萬噸,同比增長9.9%,但庫存較年初略有減少。此消彼長,這是導致局部地區電煤緊張的原因之一。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今年江西省煤電趨緊的特征,或許是今年局部省市“煤荒”的提前顯現,湖南、湖北等省份情況類似。而煤炭運輸瓶頸的老問題是其直接原因。
記者獲悉,從3月下旬開始,湖北省電煤庫存開始進入下降通道。
據統計,截至4月26日湖北全省統調電廠當日到煤11.10萬噸;當日耗煤11.85萬噸;庫存160.48萬噸,已接近去年最低160萬噸的庫存水平,比年初電力供應最緊張時期更嚴峻。為此,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人專門去陜西協調電煤調運事宜,加大外購電力度,爭取三峽電站的支持,已經做好打煤電“保衛戰”的準備。
與此同時,記者從陜西省了解到,3月底陜西省發布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全省電力供應形勢十分緊張,電網隨時面臨拉閘限電可能,其中原由主要是煤電企業雙方的博弈。
據悉,一季度由于陜西省內煤炭、發電企業因供煤價格、結構等問題未能達成一致,省內電煤全年供應合同遲遲未簽,導致發電企業耗煤量大于進煤量81.94萬噸,全省電煤庫存下降較大。不僅如此,“3月份價格分歧影響省內電煤正常供應的情況進一步加大,國有重點煤礦供應量大幅下降,截至3月底,全省發電企業庫存61.64萬噸,環比下降11.97%,全省滿發平均可用4天。”陜西省發改委有關人士指出。
煤炭進口量或持續降低
實際上,從全國范圍來看,煤炭供需基本平穩,但由于今年一季度我國煤炭進口量銳減,導致煤炭需求被拉大,打破了國內市場平衡。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在2010年底,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遭遇洪災,煤炭產量和出口嚴重受阻。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現貨價格基本在120-130美元/噸之間波動,進口煤已不具有價格優勢。受此影響,一季度全國累計進口煤炭3237萬噸,同比下降26.4%。”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王思強說。據介紹,二季度受電力企業為迎峰度夏進行儲備等因素影響,煤炭市場可能“淡季不淡”。
而且,王思強指出,盡管國內煤炭市場價格已處于高位回穩狀態,但目前國內外煤價倒掛已超過100元/噸。而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西亞北非局勢不穩定、日本災后重建以及新興經濟體需求增長等因素,很可能促使國際煤炭市場價格在年內維持高位波動。因此,中國煤炭進口量的下降勢頭將會在年內延續。
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表示,針對煤、電、油、氣、運供需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將加快推進煤炭應急儲備和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等長效機制建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