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遼寧撫順:棚改惠民生 安居樂萬家
撫順是一座因煤而興的城市,煤炭開采始于1901年。經過百余年開采,在礦區周邊形成了大量棚戶區。2004年末,全市共有集中連片棚戶區318萬平方米,涉及居民10萬戶、32萬人,此外還有零散棚戶區72.4萬平方米。
撫順棚戶區面積大,居民生活困難,每10戶僅有1.34人長期穩定就業,大多數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是低保邊緣戶;棚戶區生活環境較差,每790戶共用一間公廁,絕大多數人吃地下水和工業原水,房屋年久失修,每年都有近2%的房屋倒塌;多數棚戶區地處偏遠,土地附加值極低,很難市場化運作。
從撫順實際來看,讓占城市五分之一的人口改善居住條件,是最急迫的民生、最大的民生。
確立“一號民生工程”,圓了30多萬人的“上樓夢”
2005年4月,我們把棚戶區改造確立為建設和諧撫順的“一號民生工程”,本著“政府主導、社會支持、統籌兼顧、全面提升”的原則,舉全市之力推進棚戶區改造。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撫順棚戶區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截至2010年底,累計拆遷改造棚戶區334.6萬平方米,動遷居民10萬戶、33萬人,新建安置用房491.26萬平方米,圓滿完成了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任務,使占城市人口22.73%的棚戶區居民喜遷新居,圓了他們半個多世紀的“上樓夢”。
堅持“大棚改”,推進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撫順的棚戶區改造不是簡單的扒倒舊房,讓棚戶區居民搬進新房,而是把棚戶區改造與推進城市發展和經濟轉型相結合,與土地資源整合相結合,與促進就業再就業相結合,與增強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相結合,與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相結合的“大棚改”。
堅持統籌兼顧,建設嶄新整潔的住宅小區,棚改新區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14.01平方米,人均增加4.02平方米,解決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拔掉10萬根小煙囪,完成綠化硬化面積290萬平方米,棚改新區的環境更宜人居。
實施棚戶區改造大配套建設,新建、擴建自來水廠、變電站等配套設施58座,鋪設地下管網589公里,解決了6萬人吃工業原水問題,結束了轉供水、轉供電的歷史。
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高水平新建道路72條、橋梁2座,新開辟6條公交線路,完善了城市功能。
整合醫療和教育資源,建立設置衛生服務機構33所、中小學和幼兒園46所,有效解決了棚改居民就醫和子女就學的難題。
加強社區組織建設,建立治安巡邏隊和警務室,組建小區紅白理事會等便民服務隊,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棚戶區社會治安、居民素質和精神面貌明顯好轉。撫順棚戶區改造的成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先后有多家境內外知名媒體來撫順進行深層采訪和報道,全國有140多個城市、170多次到撫順參觀考察。
突出抓好就業,確保住得進、住得穩、住得好
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困難群眾的生活條件,既要讓群眾“安居”,更要讓群眾實現“樂業”。我們將促進棚戶區居民就業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標本兼治,既立足當前,解決棚改回遷居民搬得進、住得起的燃眉之急;又著眼長遠,規劃建設若干就業基地,解決他們住得穩、住得好的長久之計,探索出一條促進棚戶區居民就業之路。目前,棚改新區內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的人員全部實現就業再就業。
結合棚改居民回遷辦理入戶手續,堅持回遷一戶、建卡建冊一戶,摸清了所有人員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的基礎情況。針對棚改回遷居民文化水平低、就業能力低和年齡偏大的現狀,開展了“訂單式”、“援助式”、“組合式”、“輸出式”等多種方式的普惠制培訓,并做到培訓與實用、與就業、與輸出、與援助相結合的“四結合”。制定棚改新區創業就業扶持政策,通過扶持無圍墻企業、社區服務業、家庭手工業,提供公益性就業崗位等辦法拓寬就業渠道;充分利用棚改騰空的11平方公里土地,建設工業園區和大型創業市場,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與服務業。
堅持政府主導,籌集用好資金
針對大多數棚戶區地處城市邊緣,不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狀況,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以市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各城區政府和相關企業作為責任主體,把握了棚戶區改造的主動權。市政府作為投資主體,積極尋求國開行貸款支持,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實現了棚戶區改造的資金保障。通過采取銀行貸一塊、財政補一塊、社會捐助一塊等渠道籌措棚改資金。為確保資金安全使用,我們一是嚴格實行棚改資金封閉運行,設置專門賬戶,實現收支兩條線、市區分級和授權支付管理,杜絕了資金運行中的“跑、冒、滴、漏”。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機制,堅持自檢自查,定期接受國家、省市審計部門審計,有效避免了資金使用的違規行為。三是堅持公開招標,嚴格按照招標程序,引進施工建設隊伍,集中招標采購棚改建設物資,最大限度地節省建設資金。四是搞好建筑材料市場價格調控,采取提前預購物資、實行最高限價制度、預付工程款等措施,千方百計降低棚改工程造價。
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是國家做出的重大舉措,也是撫順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改善民生工作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制定了《撫順市“十二五”期間保障性住房發展規劃》,重點解決城市零散棚戶區和國有獨立工礦棚戶區改造,突出公共租賃住房發展,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體系。一是加快剩余棚戶區改造。繼續開展剩余70.26萬平方米零散棚戶區和國有獨立工礦棚戶區拆遷改造,計劃投資14.51億元,建設安置用房107.5萬平方米,力爭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城市棚戶區問題。二是推進老城區危舊房改造。采取市場運作和政府扶持方式,推進城市危舊房改造。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計劃投資3.22億元,讓9100戶符合條件的家庭住上經濟適用房,讓經濟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市人民。(撫順市委書記 劉強)
撫順棚戶區面積大,居民生活困難,每10戶僅有1.34人長期穩定就業,大多數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是低保邊緣戶;棚戶區生活環境較差,每790戶共用一間公廁,絕大多數人吃地下水和工業原水,房屋年久失修,每年都有近2%的房屋倒塌;多數棚戶區地處偏遠,土地附加值極低,很難市場化運作。
從撫順實際來看,讓占城市五分之一的人口改善居住條件,是最急迫的民生、最大的民生。
確立“一號民生工程”,圓了30多萬人的“上樓夢”
2005年4月,我們把棚戶區改造確立為建設和諧撫順的“一號民生工程”,本著“政府主導、社會支持、統籌兼顧、全面提升”的原則,舉全市之力推進棚戶區改造。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撫順棚戶區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截至2010年底,累計拆遷改造棚戶區334.6萬平方米,動遷居民10萬戶、33萬人,新建安置用房491.26萬平方米,圓滿完成了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任務,使占城市人口22.73%的棚戶區居民喜遷新居,圓了他們半個多世紀的“上樓夢”。
堅持“大棚改”,推進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撫順的棚戶區改造不是簡單的扒倒舊房,讓棚戶區居民搬進新房,而是把棚戶區改造與推進城市發展和經濟轉型相結合,與土地資源整合相結合,與促進就業再就業相結合,與增強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相結合,與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相結合的“大棚改”。
堅持統籌兼顧,建設嶄新整潔的住宅小區,棚改新區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14.01平方米,人均增加4.02平方米,解決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拔掉10萬根小煙囪,完成綠化硬化面積290萬平方米,棚改新區的環境更宜人居。
實施棚戶區改造大配套建設,新建、擴建自來水廠、變電站等配套設施58座,鋪設地下管網589公里,解決了6萬人吃工業原水問題,結束了轉供水、轉供電的歷史。
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高水平新建道路72條、橋梁2座,新開辟6條公交線路,完善了城市功能。
整合醫療和教育資源,建立設置衛生服務機構33所、中小學和幼兒園46所,有效解決了棚改居民就醫和子女就學的難題。
加強社區組織建設,建立治安巡邏隊和警務室,組建小區紅白理事會等便民服務隊,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棚戶區社會治安、居民素質和精神面貌明顯好轉。撫順棚戶區改造的成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先后有多家境內外知名媒體來撫順進行深層采訪和報道,全國有140多個城市、170多次到撫順參觀考察。
突出抓好就業,確保住得進、住得穩、住得好
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困難群眾的生活條件,既要讓群眾“安居”,更要讓群眾實現“樂業”。我們將促進棚戶區居民就業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標本兼治,既立足當前,解決棚改回遷居民搬得進、住得起的燃眉之急;又著眼長遠,規劃建設若干就業基地,解決他們住得穩、住得好的長久之計,探索出一條促進棚戶區居民就業之路。目前,棚改新區內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的人員全部實現就業再就業。
結合棚改居民回遷辦理入戶手續,堅持回遷一戶、建卡建冊一戶,摸清了所有人員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的基礎情況。針對棚改回遷居民文化水平低、就業能力低和年齡偏大的現狀,開展了“訂單式”、“援助式”、“組合式”、“輸出式”等多種方式的普惠制培訓,并做到培訓與實用、與就業、與輸出、與援助相結合的“四結合”。制定棚改新區創業就業扶持政策,通過扶持無圍墻企業、社區服務業、家庭手工業,提供公益性就業崗位等辦法拓寬就業渠道;充分利用棚改騰空的11平方公里土地,建設工業園區和大型創業市場,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與服務業。
堅持政府主導,籌集用好資金
針對大多數棚戶區地處城市邊緣,不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狀況,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以市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各城區政府和相關企業作為責任主體,把握了棚戶區改造的主動權。市政府作為投資主體,積極尋求國開行貸款支持,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實現了棚戶區改造的資金保障。通過采取銀行貸一塊、財政補一塊、社會捐助一塊等渠道籌措棚改資金。為確保資金安全使用,我們一是嚴格實行棚改資金封閉運行,設置專門賬戶,實現收支兩條線、市區分級和授權支付管理,杜絕了資金運行中的“跑、冒、滴、漏”。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機制,堅持自檢自查,定期接受國家、省市審計部門審計,有效避免了資金使用的違規行為。三是堅持公開招標,嚴格按照招標程序,引進施工建設隊伍,集中招標采購棚改建設物資,最大限度地節省建設資金。四是搞好建筑材料市場價格調控,采取提前預購物資、實行最高限價制度、預付工程款等措施,千方百計降低棚改工程造價。
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是國家做出的重大舉措,也是撫順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改善民生工作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制定了《撫順市“十二五”期間保障性住房發展規劃》,重點解決城市零散棚戶區和國有獨立工礦棚戶區改造,突出公共租賃住房發展,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體系。一是加快剩余棚戶區改造。繼續開展剩余70.26萬平方米零散棚戶區和國有獨立工礦棚戶區拆遷改造,計劃投資14.51億元,建設安置用房107.5萬平方米,力爭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城市棚戶區問題。二是推進老城區危舊房改造。采取市場運作和政府扶持方式,推進城市危舊房改造。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計劃投資3.22億元,讓9100戶符合條件的家庭住上經濟適用房,讓經濟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市人民。(撫順市委書記 劉強)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