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服裝”:既要穿上身更要穿放心
據媒體報道,近日在第十五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上,“支持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第一次被寫入中國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并將于近期公布。這意味著與再生紙、再生塑料一樣,“再生服裝”也將走入百姓生活。此次規劃計劃在未來5年內,初步建立起紡織再生纖維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到2015年全國纖維加工總量可望達到5150萬噸,其中15%左右為再生纖維。
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服裝制造是“污染大戶”,不僅會浪費一些紡織品,而且從原料到成衣都在排放有害環境的物質。我國每年服裝的產量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紡織品能夠循環利用,無疑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其實這已經不是個新鮮話題,再生紡織品在歐美一些國家已推行多年,早就成為民眾普遍接受的事情。我國也已經宣傳了近10年的時間,卻一直沒有推行開來。目前國內的服裝再生,還大多停留在對現有服裝的二次設計和二次銷售的簡單層面上,真正對紡織品進行回收再生的并不多。一些現有的再生紡織品也只是穿上了“低碳”的外衣,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環保再生,有的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浪費和污染。
要真正做到紡織品的回收與再生,相關紡織企業是關鍵,讓他們樂得用回收的紡織品進行生產才有推廣的可能。然而現在的現實是,由于技術和成本的原因,紡織企業生產“再生服裝”并沒有多少甜頭可吃,甚至可能會虧本。以前十年“再生服裝”只有其名不見實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企業覺得“吃力不討好”,對此不感興趣。
發展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最重要的是相關企業進行生產改造和技術創新,加快再生棉紡織業轉型升級,實現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的轉變。應該加快再生紡織品的相關研究和技術攻關,通過政策對再生紡織品企業進行產業扶持,讓“再生服裝”能夠生產出來,真正穿在身上。
衣服有了還要有人買,讓消費者能夠放心接受“再生服裝”也是重要的一環。說白了,紡織品再生其實就是一件衣服穿完了,重新回到工廠,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和制造,變成另外一件衣服。“再生服裝”不是“黑心棉”,不是“垃圾服裝”,應該通過宣傳提高消費者的認識,打開再生紡織品的消費市場。同時,要從政策規范、法律保護、標準制定、市場引導等多方面進行推動,保證 “再生服裝”是“安全服裝”是“放心服裝”,解除消費者的顧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