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扭曲操作預示全球經濟重陷衰退
9月21日,美聯儲宣布推出新一輪非常規政策。新政策將在2012年6月前通過減持3年期以下國債來增持4000億美元剩余期限為6-30年的長期國債,并將把到期的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所得再投資于抵押貸款相關債券,同時維持聯邦利率不變。
美聯儲“長債換短債”的策略雖在規避資產負債規模的擴大,但通常美聯儲主要通過調整聯邦隔夜利率等短期利率來傳導貨幣政策,因此如今這種“脫俗”于傳統操作的政策被市場形容為“扭曲操作”。
坦率地說,美聯儲在是否和何時推出QE3上的半遮半掩吊足市場胃口;然而,不論是當前推出“扭曲操作”還是QE3最終出臺,美聯儲都使自身陷入致命自負的尷尬之中:貨幣政策不僅不會提振經濟和就業,而且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常規化”已嚴重扭曲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價格,令市場對風險資產的風險管控失范,進而使市場信貸緊縮、債務緊縮也常態化。周三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全部超過2%的跌幅,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2.49%,9月22日歐洲和亞太股市的集體走弱等,都以充足的現實理據顯示。
具體而言,此次美聯儲的政策無疑嚴絲合縫地與奧巴馬政府近日提議的4470億美元新刺激計劃產生配合效果,從而壓低美國政府的國債融資成本,刺激政府投資和支出。不過,當前奧巴馬的新刺激計劃和美聯儲的“扭曲操作”政策之效果已大不如前,特別是對中國而言已再難顯積極的利好效用。
毫無疑問,美聯儲直接壓低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曲線,雖然降低奧巴馬新刺激計劃成本,使美國經濟和就業出現政府刺激下的脆弱反彈,但政府融資成本的下降無疑將進一步對私人部門產生擠出效應,導致美國經濟復蘇曇花一現。而即便美國經濟的曇花一現,也對中國影響有限:一則中國至今未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很難直接分享美國政府新刺激計劃所帶來的需求,而且政府刺激計劃對私人部門投資的擠出效應,將會進一步降低美國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一則提議中的新刺激計劃突出的一條是對富人增稅,而2009年美國政府的巨額刺激計劃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對美出口,很大程度上源自刺激計劃內涵的突出減稅條款,使美國消費者用退稅款消費,從而增加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如今,美國失業率高企和經濟疲弱等將進一步減緩對中國商品的需求,美國市場對中國需求規模的趨弱將推高部分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交易成本,從而使美國市場部分商品出現本土生產替代進口效應(如最近部分美國制造業回流)。顯然,這些都對中國經濟和出口產生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美聯儲新推出的“扭曲操作”政策,不僅為其壓低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曲線提供直接操作工具,給以持有美國中長期國債為主的1.1735萬億外匯儲備產生明顯的資產損益;而且從中長期角度看對美元產生貶值壓力。盡管美聯儲新規出臺后,美元指數上漲0.8%至77.63,但這主要因當前歐元區債務風險蝶變下的避險需求和全球市場美元流動性緊俏等所致,因此美元短期趨強并不會扭轉其趨向貶值之軌跡。換言之,當前美元等全球主要貨幣已步入了動態貶值態勢,即全球主要紙幣相對國際大宗商品的貶值。這將一方面加劇人民幣升值壓力,另一方面影響中國貿易條件,導致進口價/出口價走高,同時也將給中國外匯儲備的資產配置帶來難度——投資何種幣值的資產都不安全。
可見,當前奧巴馬政府的新刺激計劃提案尚未塵埃落地,美聯儲就推出“扭曲操作”非常規政策,反映美國乃至全球經濟正面臨的已將不再是單純的再衰退風險,而更可能是全球經濟正深陷深度冰凍的紊亂之局。因此,中國需要適時重估刺激計劃的作用,因為刺激是期待全球經濟復蘇帶來利好的,但是現在復蘇卻搖搖晃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