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跟風炒作風險不可不防
過客的終點都是一樣的,前不久,對于陳曉旭的擁躉者來說,佳人的逝去是一個令人傷情的日子。“紅塵本無相,驚夢碎,灰飛煙滅,世上自此無黛玉”。
這是網上股民的一句祭文。在這個民眾蜂擁入市的時代,尚有股民能在股海廝殺之余記得那個曾經給他(她)無限青春夢想的“葬花人”,也算難得。但筆者總覺得這句話也是說給股民自己聽的。紅塵無相,股市當然也免不了俗。站在當下的4000點之上,相信每一個股民都有俯瞰的孤獨感。那種“高處不勝寒”的冷意即使不言,那時而翻紅時而翻綠的滬深指數也已經說明了一切。
當然,對于戀戰股市的股民來說,這種感覺早就習慣了。更何況身處空前的牛市,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會在這場游戲中取得富貴。只要跟隨市場趨勢或全民炒股的風浪,即使股市真有泡沫,也會在泡沫破滅之前撈到一票。再加上目前股市的火熱局面,怎么看也不像行情戛然而止的時候,跟風并炒作各種題材,譬如重大交易、重組等似乎成了許多股民樂此不疲的事情,就連“無在無不在,非離非不離”等言語也成了股民跟風借機“殺入”的理由或口頭禪。
如果投資者真的能順勢而為理性投資,并有所斬獲,本來也是好事。問題在于大部分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投資者在決定投資之前,并不著手研究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或財務報表,而是迷信所謂全民炒股時代的“羊群效應”以及許多網絡投資大師的分析意見,追漲殺跌,盲目跟風。這也是監管層為何心急如焚并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投資者教育、強化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以及證券主流媒體與證券公司聯合開展投資者教育活動倡議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蜂擁入市時代的盲目跟風炒作幾乎都是與“內幕交易”或“虛假陳述”等聯系在一起的。“風”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吹,但一般而言,股市的風向或者說所謂的“內幕信息”不大可能很輕易地“吹”到一般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投資者那里,明白了這一點,就基本上可以斷定,那些所謂的網絡炒股大師或投資大師,甚至有的可稱為“證券股市黑嘴”,如果不是別有所圖,就很可能是信口開河,信不得。至于那些由上市公司自行或授意違規炮制出來的題材,投資者也要多看看,特別是要對照其年報、季報等仔細揣摩其真實性,否則,一旦泡沫破滅或謊言被戳穿之時,也就是跟風炒作的投資者損失發生之時。
在民眾紛紛入市的時代,由于參與的投資者組織結構復雜,更應注意避免跟風炒作。“風向”從長遠來看,只能是上市公司依據“三公原則”或相關“披露準則”披露出來的正式信息,而不可能是各種小道消息或所謂網絡投資大師的投資“真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