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漲價藏貓膩:漲價只針對生客 熟客照舊
快遞漲價生熟有別?
2個月內5家快遞集體漲價;漲價只針對生客,熟客價格照舊
●圓通快遞員表示“熟客都沒漲,但生客(即一年寄幾次的客戶)就按公司標準執行”
●幾家民營快遞公司集體漲價,也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有可能是一種競爭策略
●2年來的5次集體漲價,大多發生在快遞旺季。漲價是否在“趁火打劫”?
繼圓通、順豐、中通、匯通漲價之后,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申通快遞公司的官方網頁上,看到了漲價的《告客戶書》:“省內快件:每票在原來基礎上上調1元;跨省快件:每公斤在原來基礎上上調1元。”
至此,民營快遞公司“四通”(即中通、圓通、申通、匯通)在2個月內全部完成調價。
現象
圓通掀起第5輪提價潮
今年9月6日,圓通率先開啟漲價序幕。一個月后,順豐小幅上調2%-4%。隨后,中通速遞和匯通速遞在本月內陸續發布上調價格的公告。
10月29日,申通官網貼出公告,“由于操作成本、航運及汽運成本的增加,經總公司重新核算后,決定自即日起對快件價格進行調整:省內快件:每票在原來基礎上上調1元;跨省快件:每公斤在原來基礎上上調1元。”
快遞公司集體漲價的現象,在此之前并不是沒有先例。據了解,2009年11月底,申通、中通等快遞公司發表漲價聲明;2010年春節前后,第二輪漲價潮沖擊快遞業;2010年10月底開始了第三次漲價;2011年3月第四次漲價;僅僅過了半年后,9月圓通再次率先提價,掀起第五輪的提價潮。
調查
生客和熟客待遇不同
圓通、中通、申通等成都分公司,是否根據其官方網站的公告,分別進行了提價?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咨詢多家成都快遞公司發現,漲價還得先看是“生客還是熟客”。
圓通一快遞員明確表示“熟客我都沒有漲,就是圖一個薄利多銷,但生客(即一年只寄幾次的客戶)就按照公司新標準執行”。
這樣的說法,華西都市報記者在中通一營業部經理處也得到印證。“目前我們對外公布的價格是省外首重12元/公斤,續重每公斤10元,這是我們已經漲價后的價格,對于熟客來說,如果按原價做不虧本,就做了,實在不行就漲一點點。”
分析
可能是一種競爭策略
昨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致電申通成都公司總經理陳賢紅,他表示:“剛看到總公司的通知,但成都分公司具體漲價與否,還要先看情況再說。”
對快遞行業來說,運輸費也是一個支出大頭。“前段時間柴油緊,我們白天去排隊,也給員工說,盡量找不堵車的路線走,節省一點是一點!”一位快遞公司老總說,成本增加是擺脫不了的現實。
面對幾家民營快遞公司集體漲價,業內人士分析,這有可能是一種競爭策略。“快遞公司對外公布漲,對內卻有一個內部執行方案,以留住老客戶。”
反應
網店淡定個人看法不一
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就快遞漲價一事咨詢了成都多家網店,賣嬰幼兒用品的店主陶女士直言:“暫時還沒有多大的影響,都是長期合作關系,而且也簽訂了合同,價格沒有太大的波動。”
然而消費者陳欣(化名)就沒有這么淡定了。“難道我要多寄幾次東西,變成熟客了才有優惠?”陳欣說,區別對待讓人心里不好受。
和陳欣不一樣,市民張丹卻能接受這樣的現象。“一般情況下我寄東西也不多,量也不大,也就是多一兩元錢,可以接受。”
據業內從業者吳師傅介紹,快遞業有淡旺季之分,一般來說,從9月中旬開始到春節放假,都是快遞業的旺季。然而記者注意到,2年來的5次
集體漲價,也大多發生在這個時間段內。
這樣的“巧合”,不免令人產生疑問,這樣的漲價是否在“趁火打劫”?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老總還向華西都市報記者表示,“趁火打劫”是不可能的事情。“越到年底,我們的接單量幾百萬份,我們快遞員簡直忙不過來,我們還希望消費者看到漲價了,選擇其他沒有漲價的快遞公司呢!也好給我們分流,減輕一下負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