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環保組織聯合控告服裝行業水污染
4月9日,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環友科技、南京綠石等5家環保組織聯合騰訊綠色頻道在京共同召開媒體發布會,發布了名為《為時尚清污——綠色選擇紡織品牌供應鏈污染》調研報告。報告中說,經過歷時9個月的調研,調查者發現一批大型服裝零售商的在華供應鏈存在嚴重的違規情況,對中國的水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環保組織呼吁知名品牌與政府和公眾合作,共同推動紡織企業減少排污。
環保組織相關負責人稱,他們通過調研初步梳理出超標違規的紡織產品制造商與知名品牌間的供貨關系后,環保組織于3月22日、26日和29日向48個品牌企業的CEO發出信件。其中有16家給予回應,32家品牌企業沒有作出答復。作出積極回應的企業包括耐克、溢達、沃爾瑪、H&M、Levi’s、阿迪達斯、巴寶莉、C&A、樂購、Gap、李寧、Target、Next、優衣庫等,沒有作出回應的企業包括ZARA、Marks&Spencer、埃斯普利特、Calvin Klein、阿瑪尼、家樂福、361度、安踏、雅戈爾等。環保組織對于沒有回應的品牌中最不滿意的是ZARA,認為其對問題不予理會的態度是對社會監督的一種抵觸。
雖然調研報告公布的是品牌企業的回應情況,但是因為指出的是品牌供應鏈的污染問題,所以其矛頭直接指向我國印染企業。報告稱,印染后整理廢水排放量占整個紡織業廢水排放量的80%,并且成分復雜,可能含有多種有害物質。
有聲音認為,紡織污染廢水排放是一個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在缺乏解決方案的前提下將這個問題拋給公眾,將直接扼殺掉一些本來就利潤微薄的紡織企業。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打擊中國的紡織企業肯定不是他們的初衷。他們認為,中國紡織污染問題不缺資金和技術,缺的是動力。他們希望這個活動能夠成為推動中國紡織業解決污染問題的強大動力。
據了解,召開本次發布會的5家環保組織來自綠色選擇聯盟。2007年3月,21家環保組織發起以綠色消費拉動綠色生產和采購的綠色選擇聯盟。2010年4月,綠色選擇聯盟第一次嘗試推動改進的行業是IT行業,紡織服裝行業是他們選擇監督推進的第二個行業。
針對《為時尚清污——綠色選擇紡織品牌供應鏈污染》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曝出的問題,記者于4月17日專訪了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李金寶。
李金寶首先肯定了這些組織表達的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但同時指出報告的科學性、客觀性、全面性、時效性值得商榷,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在健康發展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的同時,保護好我們的生存環境,共同維護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李金寶指出,調研報告一開始采用的數據是2008年之前的,比較陳舊,而且無法反映我國的人口狀況、人均纖維消費量現狀、中國紡織業的發展規模與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匹配情況、中國紡織業的分布與資源配置的關系等宏觀實際情況,缺乏科學的比較。
水資源惡化是目前社會、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印染行業一直在進行技術改造、設備升級,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印染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相應產生的污水排放也集中在這些區域,報告中提到的北方三河、滇池等地的水資源惡化與印染業關系密切的說法很牽強。
另外,目前印染企業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基本不存在重金屬污染、農藥污染等問題,把其歸罪于印染業顯然是不正確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