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破六 人民幣匯率再創新高
知情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正考慮在未來幾周或數月審批離岸人民幣發債額度予符合資質的地方國企,或參考2011年批準給5家直屬央企的額度(250億元)。市場期待地方國企成為離岸人民幣債市的生力軍。
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鐘汶權預計,中央政府會出臺更多政策措施,減少點心債市場發展的障礙,例如簡化募集資金回流國內的程序。隨著廣州等部分地方政府的財務情況更加透明,穆迪會考慮提升地方政府下屬國企的評級。
離岸點心債發行低迷
6月26日,財政部在香港發行130億元人民幣債券,從3年期至10年期不等。自此以后,除民企心連心化肥曾發行2.5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外,再也沒有中資機構或企業在境外發行點心債券。7月至今,離岸人民幣債市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長的空窗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亞洲美元債在7、8月遇冷后,迅速恢復。僅10月22日至23日兩天,就涌現多達四筆美元新債,其中海通證券(600837,股吧)發行5年期9億美元信用增強債券,中國鋁業(601600,股吧)則發行5年期美元永久債,而恒大地產和中國海外發展則同日推介美元優先票據,前者屬高息債券,初步利率高達9%。
“從融資成本考慮,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預期加強,房地產等高負債企業急于鎖定較低的融資成本。以美元發債,若人民幣維持年均1%-2%的升值速度,等于可抵消部分利息成本,美元債因此較人民幣離岸債券更為吸引。”恒生執行董事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表示。
Dealogic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在港上市的中資房地產企業共發行42筆美元融資工具,價值156億美元;而同期人民幣票據的發行量僅為164億元,兩者差距明顯。
除去融資成本,債券年期是另一個美元債優勝的因素。以央企中廣核為例,1月發行的15億元人民幣離岸債為期3年,而9月底募集的美元債不僅金額擴大至6億美元,年期也延長至5年,而根據彭博系統顯示,兩筆債券在二級市場的孽息率目前同為3.4%。
某外資投行的債市分析員告訴記者,高息債券的美元融資成本甚至略高于人民幣債券,但美元債通常可提供5至15年的較長年期,同等息率的人民幣債券大都只能賣到3年,對高負債企業來說,拖長年期有利于控制借貸成本。若是高評級債券,國企更看重美元債所提供的資金體量,考慮規模效應,發行3年期人民幣點心債的誘因有限。
地方國企打破僵局?
對此,發改委正謀劃將離岸發債的企業類型由部委直屬央企擴大至地方政府下屬的國有企業。
前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與央企相比,地方國企的融資渠道有限,由于缺乏境外發債經驗,這些企業很難直接涉足成熟的離岸美元債,從規模可控的人民幣點心債起步,發改委認為風險可控,又可以為地方政府開拓新的融資渠道,還有利緩解離岸人民幣債券的緊張供給。目前仍未知額度的分配方式和企業列表,預計最快將在全國地方債務審計結果揭曉后公布。
2011年10月,發改委曾批準了5家部委直屬的國企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總額250億元,目前已用完了其中的170億元。由于融資渠道充裕,包括華能、大唐和中國五礦均保留了可觀的發債額度,對離岸市場興趣有限。
市場人士解讀,目前離岸人民幣債券的發債成本相比在岸市場平均低約50個基點,在境內債市流動性中性偏緊的大趨勢下,香港等離岸債市對地方國企的吸引力不小。
“地方國企的償債能力和信用質量直接與地方政府掛鉤。但目前地方政府披露的信息有限,很難評估地方國企在陷入財務困境時政府給予特殊支持的能力和意愿,” 鐘汶權表示,“但在過去18個月,中國已出臺了統一的債務管理系統,廣州等地方政府率先采用,信披質量改善,穆迪可能會考慮提升這些政府下屬的地方國企評級。”
截至10月7日,穆迪參與評級的地方國企包括北京控股(Baa1)、光明食品(Baa3)、上海實業城市開發集團(B1)、首創置業(Ba3)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