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女兒買衣服被疑為“網購試衣族” 抄貨號遭拒
“媽媽在商場給我買衣服,卻被營業員懷疑是‘網購試衣族’,衣服沒買成,還受了一肚子氣。”昨日,家住江漢區航空社區的李小姐說起母親的購物遭遇,覺得十分氣憤。
李小姐介紹,再過兩周,就是她25歲的生日,媽媽陳女士希望為她買一件新衣服作為生日禮物,因為李小姐平日要上班,前日,陳女士獨自前往江漢路,希望為女兒覓得一件心儀的外套。
前日上午,李小姐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說她看上一件正在打折的冬款外套,希望女兒上網查看款式,如果喜歡,她打算立刻買下,免得回頭被人買走。陳女士隨后將衣服貨號報給女兒。
商場專柜的營業員聽見陳女士打電話,立即阻止她,稱不允許抄貨號,因為不少“網購試衣族”會在商場專柜里試好衣服,抄下貨號,再到網上去購買。陳女士解釋,自己并非“抄號一族”,而是真心想買衣服。服務員仍堅持不允許,陳女士只得離開專柜。
李小姐說,母親的一片愛心被人誤解,讓她感覺憤怒,為此,她特意買來媽媽愛吃的糕點,帶回家安慰她,“一件衣服不重要,她愛我才最重要。”
名詞解釋:網購試衣族
試衣族,是指那些在商場專柜和專賣店只試不買,偷偷抄完貨號,然后網上購物的群體。或許是金融危機的緣故,如今商場里的服裝和化妝品價格讓不少人感覺“有點咬人”,于是,從學生到成熟白領都慢慢學會了在購物時先到商場逛逛、然后到網上購買的“網購生活”。在她們眼里,商場就是他們的“試衣間”;而對于網店店主來說,裝修豪華的專賣店就是她們的服裝展示櫥窗。
流行時尚似乎永沒有淡季可言,新品一茬接一茬,刺激著市民的占有欲。可眼下金融危機來襲,使得很多愛美人士難以找出生活品質與經濟狀況的最佳平衡點。于是,一些“試衣族”開始在實體店先試好款式和型號,然后再到網站上“淘”,這一做法不失為經濟危機下的“節流”典范。
試衣族一般會先到實體店里“眼見為實”,覺得滿意了,就記下型號和價格,再到網上淘貨。“試衣族”只要在網站上輸入型號款式,搜索出賣這家衣服的網店,再從眾多網店中找出價格便宜、信譽度高又標榜正品的。網購達人表示,網上買衣服,最好到商場找同一品牌的衣服試穿。遇到中意的服飾就把品牌、款式、尺碼都記下來。這樣,到網上購買商品的滿意度就大大提升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