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出海”發力 活躍境外人民幣市場
就在3月28日,德意志聯邦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先行簽署了在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巴黎也不甘落后。根據3月26日在巴黎發布的《中法關系中長期規劃》,中法雙方同意繼續就在巴黎建立人民幣清算和結算安排進行討論。不僅如此,從該規劃披露的信息看,法方已經獲得中方給予的8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
“他們光有熱情,沒有中國的積極配合是不行的。”興業銀行資深分析師蔣舒對新金融記者表示,目前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構建在很大程度上也基于中國政府有關人民幣國際化頂層設計的需要。
因特殊的地位和優勢,香港曾被學者們稱為人民幣國際化低風險的試驗田。近年來,香港也一直致力于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并獲得各種政策大禮包:香港銀行可在港辦理人民幣存款、兌換、銀行卡和匯款等個人人民幣業務;與央行簽署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簽訂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清算行和參加行在得到央行核準后可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債券交易;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
“推動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在不沖擊資本賬戶開放的情況下,為人民幣境外循環運用提供風險可控的運用場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早前曾對新金融記者表示,缺乏境外的運用渠道,人民幣在境外沒有一定量的沉淀,就會嚴重影響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而為了進一步活躍境外人民幣的市場,同時也為了減緩人民幣回流對境內金融市場開放的要求,有必要在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但就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目標而言,僅有香港一地顯然并不夠。去年4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簽訂《關于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新加坡及中國的金融機構除可通過代理行渠道為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外,也可通過清算行渠道為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同日,中國人民銀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簽訂了關于新加坡人民幣業務的合作備忘錄。
陳道富是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的支持者。在他看來,我國資本項下因其他因素未能實現完全放開,這意味著人民幣還不能在境內外間實現完全的自由兌換。這種條件下,如果能開啟一個與國際金融風險相對隔離的人民幣離岸市場,能使境外人民幣持有者盡可能多地實現貨幣的價值增值功能,計價與結算功能也容易順利地大范圍展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