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匹狼募金是否還有下一個理由
關店痛不痛?
七匹狼首地大峽谷店僅是七匹狼過往關閉的數百家店面中的一家。“近兩年男裝行業整體發展不被看好,2014年想要走出困境依舊很難。”很多業內專家對中國男裝產業今年的發展依然不報樂觀態度。
其實從2012年起,七匹狼的開店速度即有明顯下滑,有人分析,當年凈增門店31家,增速為0.78%,遠低于前三年的增速(2009-2011年門店增速分別為17.33%、8.49%和 12.79%)。而至2013年,其砍掉了505家門店的原因被解釋為“關閉部分低效及無效店鋪,保證終端利潤”,但這在很多人看來,并不是滿意答復。
“全年來看,我們認為該公司收入端增長仍將面臨較大壓力,但2013年4季度因回收渠道庫存因素有望呈現好轉,原因在于:1)渠道存貨仍然較高:根據2013 年回收加盟商的存貨水平估算,我們判斷當前渠道存貨水平仍在1年以上;2)電商渠道增速放緩:隨著電商滲透率的提高,流量紅利逐步消失,行業自2013 年4季度起線上收入增速普遍減慢。”中銀國際證券就對七匹狼的業績不看好,“我們對該公司全年的基本判斷仍然是去庫存為主,故全年公司營業利潤率顯著改善的概率不高。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零售終端持續低迷。”
一句“零售終端持續低迷”的預期,頓時給七匹狼“關閉部分低效及無效店鋪,保證終端利潤”狠狠一擊,七匹狼近期依舊壓力重重,有人分析,在近三年來急速擴張的同時,七匹狼在金融、地產及其他產業都有所涉足,這一點使七匹狼無心料理主業,成為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募集資金的背后
作為讓七匹狼分心的“罪魁禍首”之一——房地產,七匹狼可謂對其“呵護有加”。入主房產業,七匹狼不是服裝圈的第一家,但卻是被人說“有著司馬昭之心”那一家。
從中國網報道的數據上顯示,早在2012年6月15日,七匹狼集團就質押給銀行的股票為1288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30.36%;同年6月22日,其下屬來爾富公司共計將其持有的39368750股股票也質押給銀行,占公司總股本的9.28%。上述兩名發起人合計質押七匹狼股權約達40%。
對此,有上市公司會計人士分析,“一般來說,此類大型集團在銀行貸款并不用質押股權,除非沒有信用額度。上述股權質押說明,七匹狼的兩名股東資金緊缺”。
為何資金緊缺?七匹狼不做聲,但是其他人已經按捺不住想要扒一扒“內里”。據《證券日報》報道稱,七匹狼于2012年5月份獲批開始募集資金項目。當年公告顯示,“七匹狼采取向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782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7.99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17.66億元。”
這時的七匹狼對外界公布:“根據公司的戰略部署,計劃未來三年內開設超過1200家零售終端(店鋪),并適當提高自有店鋪的比,這需要投資20億元以上”。將“千店計劃”提上日程,這個原因成為募集資金的最好由頭,由此七匹狼申請了18億元的募集項目。
可是,七匹狼在公司募集項目獲批后并未實現當初承諾的計劃,而是又發布了“關于使用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公告——“隨著公司日常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需要的流動資金有所增加,造成公司流動資金不足。公司募集資金賬戶尚有部分閑置募集資金,暫時不投入募集資金項目建設。”也就是說,七匹狼募集了資金,但使用的方向變了。
而到了2013年3月15日,七匹狼再次發布了“關于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使用部分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同意使用部分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3.5億元人民幣進行現金管理投資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但開店顯然不在“投資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的范疇中,據《證券日報》分析,七匹狼通過開店為借口募集資金,而實地里則是為進行房地產投資籌資。
對此七匹狼解釋說,“2012年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商業物業價格高企,為降低募集資金的投資風險,審慎使用募集資金,公司放緩了項目建設速度,實際使用的募集資金比原計劃少。”從上述公告可見,七匹狼早已發覺2012年市場的疲軟,但公司仍舊堅持推行募集項目,有分析人士稱,從我國上市公司增發案例來看, 能夠真正將募集資金用于好項目的并不多,圈錢和擴張往往是最重要的目的。
此后,七匹狼于2013年7月24日又發布公告稱,“七匹狼集團質押給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晉江支行的7875萬股流通股及1225萬元現金股利由于貸款到期解除質押。為繼續獲取授信額度,七匹狼集團將本次解除質押的7875萬股流通股再次質押給中國銀行,剩余的1225萬元現金股利解除質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