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疊加滬港通預期:投資進入良性循環區間
即將出臺的保險業新“國十條”中,將有專門部分對保險服務業促進養老產業發展進行表述,保險公司開拓養老地產業務、投資配套基礎設施和產品開發等未來發展方向,都將在新“國十條”及后續出臺的細化政策中有所提及。新的政策將對保險公司產品設計、資產配置和投資布局產生影響,從而促進和強化保險業服務養老意向實際生效。
申銀萬國證券指出,除主動提供多種醫療、重疾保險、長期護理產品外,保險公司還可以投資養老社區建設、醫療機構,并承接企業個性化商業養老健康保障計劃。
保險公司人士表示,目前保險公司可用資金的大部分為壽險資金,而后者中的長期資金約占一半,另有約25%的中期資金,與養老地產的投資周期匹配度較高。投資養老地產既可以貢獻巨額保費,又可以提升險企的總體投資收益率。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專家處獲悉,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發展的有關內容已經被考慮寫入保險業新“國十條”中,但目前仍處于有關部門會簽的狀態,最終是否會在新“國十條”中正式出現,尚存在變數。公開資料顯示,試點工作此前已計劃多年。
保險業人士表示,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推出將極大利好保險公司的發展,落實保險業的服務功能。比照國際成熟經驗,此項稅收政策如推出,將激活保險業的發展空間,成為拉動內需的催化劑。政策鋪開后,養老保險支柱有望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對投保者也將帶來好處。
從美國等成熟保險市場的發展經驗看,稅收遞延及相關優惠政策可對保費收入產生明顯正向刺激,而據測算,其每年有望撬動巨額保費增量。申銀萬國證券預計,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將極大促進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的發展,引領保險業新一輪高增長,有望將上市保險公司價值提升5%-10%。
滬港通提振內地保險股
7月中旬以來,保險股多次出現上揚行情。分析人士認為,市場風格的短期切換疊加滬港通即將開通帶來的比價效應,或是此輪行情的原因之一,特別是滬港通開通的預期升溫,對板塊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內地、香港的股市比價效應也將給A股保險類品種帶來顯著的估值修復。著眼于此類預期,資金有望加速流入保險股。
分析人士認為,從政策的角度出發,滬港通的動向將對保險A、H股股價產生催化作用。中信證券認為,隨著滬港通10月開閘,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目前20%-25%的H/A股價溢價率有望收窄。在維持當前估值水平的情況下,由于內含價值有15%左右的增速,未來一年保險股有望實現15%的漲幅。
廣發證券認為,目前在內地與香港上市的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H股的股價比A股高出20%以上,僅新華保險H股股價略低于A股,這是由投資者結構與利率水平決定的。香港的投資者以機構為主,能夠從全球融到便宜的資金,且容易擴大杠桿率,同時,香港的利率水平遠低于國內市場和國內保險公司的分紅率。
保險公司人士表示,滬港通預期持續升溫,保險板塊的投資機會逐漸被投資者重視,內地險企H股已經出現獲得市場追捧的苗頭。滬港通的開通,將有利于海外的機構投資者加大對于中國市場的配置。
投資進入良性循環區間
投資方面,保險行業下半年有望迎來新一輪機遇期。申銀萬國證券認為,2014年保險行業投資基本面持續好轉,進入良性循環區間。非標資產比例和投資收益率均有提升,隨著投資渠道的拓寬,險資配置于非標資產的比例提升到10%-20%,有助于投資收益提升至5.5%左右,且非標資產集中于基礎設施債權計劃,風險相對可控。固定收益方面,下半年險資繼續加大債權計劃等固定收益類非標資產投資力度,凈投資收益率有望持續提升。
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超8萬億的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債券和銀行存款仍占優勢比例,而其他投資占比約20%。中信證券認為,盡管受益于非標投資占比提升,2014年凈投資收益率有望繼續提升,但由于預計全社會平均回報率趨勢性下降,所以2014年很有可能是凈投資收益率的高點。
對于投資收益率區間,華泰證券預計,2014年全年可達5.2%-5.3%,未來5年有望超過6%。若以國際市場過往20年的保險業凈投資收益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相關指標作為參照,國內保險凈投資收益率中長期均值水平保守預計有望達到5.62%,樂觀預計可達7.82%。
平安證券認為,2014年上半年,保險公司債券投資收益回升,權益投資對投資收益的影響在弱化。從權益投資對投資收益的貢獻度來看,其主要依賴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分紅獲取投資收益。除非股票市場出現確定性牛市,“10%”或許成為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的心理上限。在另類投資方面,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大型保險公司資金流量較大,更加偏好容易達到規模效應的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投資,部分相對較小的保險公司則更加偏好理財產品。2014年險資固定收益類投資收益率有望超過5%,另類投資收益率有望超過6%。
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保險公司在大類資產配置上的謹慎態度未見松動。從整體投資偏好上看,對于基礎設施債權計劃等投資下半年有可能會有新的突破,但考慮到防范地方投資風險等因素,仍會對相關項目進行審慎考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