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想革中國金融體系的命?
此文為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陳龍在螞蟻金融分享日上演講全文:
我今天主要講的不是產品本身,主要講的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的邏輯,因為金融是有本質的,把這個邏輯講清楚了,可以幫我們理解未來。
第一,從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制度所理解的未來。宏觀的角度怎么看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在這里先講一本書,叫《21世紀的資本論》,剛剛在中國開始上架,這本書出來以后得到全世界經濟學家的追捧,大家都在熱議這本書。為什么會有人講資本論呢?因為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經濟制度都有一個資本論,所謂的資本論就是資本和勞動力如何做一個有效的結合,才能夠去推動經濟的增長。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和勞動者的分享是不是公平,效率和公平是每個經濟體都面臨的問題,所以,每個國家都有資本論。馬克思會說資本家和勞動者是搞不好的,勞動者有一天會起來把資本家給埋葬。Piketty(備注:《21世紀資本論》作者)也覺得資本家和老東家是搞不好的,所以要對資本家征收重稅。
我寫了一篇文章叫“21世紀的資本論應該怎么寫”,我講到了中國的資本論應該怎么寫,因為每個國家都是有資本論的。如果講中國的資本論,可以說在建國以后,前30年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最核心的東西是資本的國有化,為了完成它的追求重工業發展的目標,資本基本上國有化了,產權的政策上,取消了企業的私人的產權;在市場的政策上,取消了市場,統購統銷。用壓低各種生產要素價格的方式,把所有的資源向重工業的發展傾斜。在宏觀的政策上,利率管制,匯率管制,壓低利率,壓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把所有的資源都向重工業的發展去傾斜,這是中國前30年的歷史。
后來出現了消費短缺的經濟,我們的福利非常低下,中國是一個城鄉差別非常大的國家,在金融體系里,中小企業融資難,金融消費者找不到投融資產品的現象非常普遍的存在。中國原來是沒有銀行的,因為金融體系是中國國策的一個取款機,即便后來有了商業銀行,一直到今天為止,中國的商業銀行很有像政策銀行的味道。
如果要看金融的未來,要知道它的大的圖景在什么地方?中國的經濟增長,一定需要金融的增長支持它,金融就像市場經濟的血液一樣。在中國十八大以后,將來真的要釋放生產力和提高生產力,金融一定要大的發展。但現狀是一個資源傾斜的金融體系,它不會非常快的改變,為什么?如果把資源傾斜的政策取消了,比如中國的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發生很快的話,國有企業就受不了了。
這個傾斜會一直存在,存在很長的時間。我為什么要提這個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關心的一個東西,在現在這個時代,新技術帶來的給金融消費者服務有非常大的前途。金融消費者包括了中小企業,也包括了在座的各位的個人的金融消費者,因為資源傾斜的關系,原來投融資產品非常少,由于新技術、由于互聯網,有非常大的前景,而現在的金融體制是不滿足這個前景的。
講一下宏觀。這個圖告訴我們金融的未來在哪里?這個圖講的是中國和美國消費占的GDP的比例,中國越來越低,而美國是越來越高,在過去的20多年中,中國和美國的經濟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經濟,美國是一個非常大的消費國,甚至可以說是消費過度了,而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生產國,支持它的消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