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小碎步 人民幣還是迎來年度貶值
人民幣匯改重啟后第四年,人民幣對美元終于改變單邊升值的態勢,有可能迎來首次年度貶值。今年上半年,在中間價的帶動下,人民幣即期匯率一度貶值達3.75%;進入6月后,受經濟(尤其是外貿)企穩影響,人民幣即期匯率重歸升值通道,逐步收復失地。11月21日,中國央行宣布非對稱降息,人民幣貶值壓力大增;11月24日,降息后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即期匯率大跌168個基點,這基本宣布了升值通道面臨關閉。
截至目前,人民幣即期匯率維持在6.13~6.14的水平,較年初的6.05仍有相當距離。如今,美元持續走強,中國經濟重歸下行,央行宣布降息以應對低通脹局面;在余下一個月的時間里,人民幣難有更加強勁的升值動力,無力填補余下的空間,對美元全年貶值似已板上釘釘。按照當前的形勢,人民幣即期匯率可能將貶至6.15之上,全年貶值超過1.6%。不過,相比于其他主要貨幣動輒貶值10%以上,人民幣的貶值幅度仍算可控、輕微的。
事實上,由于釘住美元匯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表現依然強勢。國際清算行(BIS)公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10月份環比上升1.5%至121.57,連續第五個月回升并創歷史新高。BIS的有效匯率指數基于2008—2010年貿易數據權重,并以2010年為基期。在人民幣指數的權重中,歐元、美元和日圓分列前三位。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更多反映在歐元、日圓大幅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出現被動升值。這也對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深化提出要求,在主要國際貨幣匯率重估的情況下,人民幣是否仍有必要與美元掛鉤?做實“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匯率制度,可能是應對當前匯率“名貶實升”的策略所在。
中國央行宣布降息后,國際市場對于亞洲貨幣“競爭性貶值”預期升溫。在此之前,由于日本經濟在最近一個季度陷入衰退,日本央行也推出了寬松舉措,支撐日本經濟。上月底,日本央行已在爭議聲中大幅提高了資產購買計劃的規模,之后引發日圓對美元匯率的下滑。如今,中國也加入到降息的行列中。受此影響,更多經濟結構相似、堅持出口導向政策的國家可能將迫作出回應,泰國、印度和韓國是最可能跟進的國家。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趨勢下,這將進一步強化非美貨幣貶值、美元升值的格局。而低通脹與經濟增長低迷共存的現象,則將在亞洲蔓延。
打破此間悶局,需要亞洲諸國更加深入的合作。尤其是中國,作為近三十年全球經濟增長最為矚目的引擎,應當承擔起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的責任—這不應被視為負擔,而是全球化以及亞洲經濟一體化的大框架下,保持外部經濟環境穩定、刺激外需的主要方式。這一方面,中國領導層已經有所行動,以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銀行與亞投行為載體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開始從概念落地;但在說服合作伙伴,以及將計劃落實到一個個具體的項目上,仍然好事多磨,并且需要經過仔細的考量與計算。
聚焦到人民幣匯率上,資本對外輸出要求人民幣相對主要國際貨幣保持穩定,給予使用者以充足的信心。中國的資本輸出需要伴隨人民幣的國際化一同推進,從上游大宗商品到終端消費都需要納入人民幣的使用范圍內,避免日圓國際化“兩頭在外”造成的功虧一簣。以這樣的視角考量,人民幣即使采取貶值策略,加強匯率彈性,其幅度也應當是有限的。相應的,國內的貨幣寬松也需要服從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大前提,盡可能避免參與到“競爭性貶值”的過程中。以鄰為壑在亞洲重演,并不利于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當然也不能走到另一個極端,美元強勢,人民幣比美元更加強勢,這并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