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紛紛定增配股融資大拼資本
產業資本半年增持455億 定增市場潛流暗涌
從年年中開始到現在,股市可以說是一直轟轟烈烈牛到家了,一路上揚至今,產業資本在這期間的減持影響了近期股市走勢。但在減持的背后,卻有部分產業資本逆勢而為進行了大手筆的增持。
6月24日,新洋豐(000902.SZ)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湖北洋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洋豐股份)6月23日增持145.97萬股新洋豐股票。
實際上,這并非產業資本增持股票的個案。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2015年以來共計601家上市公司被產業資本增持,合計26.24億股,合計增持市值約455.22億元。
同時,在此期間內,還有218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共計募資4216.23億元;另外,還有4家上市公司完成配股,合計募資35.15億元。
增持動機各異
新洋豐公告顯示,“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洋豐股份擬在未來12個月內(自本次公告之日起)繼續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競價買入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用于增持資金最少不低于20000萬元人民幣(含本次增持資金),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
同樣,近期被市場炒得沸沸揚揚的產業資本增持永新股份(002014.SZ)案例,對于增持的目的,增持方宋向前等一致行動人的解釋也是“對永新股份未來發展前景看好”,而且增持股數已經達到永新股份總股本的15%以上。
因賈躍亭的減持而被市場關注的樂視網(300104.SZ)也出現了公司董秘張特增持的情況,樂視網6月19日公告顯示,張特6月19日買入公司股票5.8萬股。
對于緣何增持樂視網,張特的解釋也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當前股價走勢的合理判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除去“看好公司發展”的增持動機之外,產業資本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動機也是五花八門。
WIND數據顯示,增持市值最多的是北京華居天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居天下),該公司在5月底新增持世聯行(002285.SZ),增資市值達到42.53億元。
實際上,華居天下是參與了世聯行的定向增發,以這種方式增持了該公司的股票。
比亞迪(002594.SZ)被增持的市值排在第二位,達到19.92億元,而這種增持來自國聯比亞迪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原因是“該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管理人國聯證券通過大宗交易購買的方式完成股票購買”。
國資背景偏弱、股權又很分散的南玻A(000012.SZ)在今年上半年被前海人壽大幅增倉,南玻A5月8日的公告顯示,前海人壽在今年4月30日至5月7日再度買入南玻A1.04億股,占其總股本的5.02%。截至5月7日,前海人壽持有2.08億股南玻A,占其總股本的10.04%,再度觸發舉牌線。
前海人壽增持南玻A并二次觸發舉牌,與該公司第二大股東北方工業3.62%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拉開差距。
此后,南玻A非公開發行1.8億股,其中前海人壽以10億元認購1.12億股,北方工業認購0.67億股。增發完成后,前海持股比例提升至14.67%,而二股東持股比例攤薄至6.33%。
長江證券研究員范超認為,從持股比例來看前海人壽的控制權得到進一步強化,“同時,基于約11元成本價,超40億元入股南玻A,我們認為前海長期的戰略意圖和思路值得期待和想象”。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以來,南玻A也是被凈增持最多的上市公司,凈增持市值達到20.73億元。
在今年上半年凈增持的數據中,前十家公司分別是南玻A、萬科A(000002.SZ)、萬達信息(300168.SZ)、永新股份(002014.SZ)、長園集團(600525.SH)、中炬高新(600872.SH)、農產品(000061.SZ)、雙塔食品(002481.SZ)、恒順眾昇(300208.SZ)和華西股份(000936.SZ)。
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它們分別來自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房地產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食品制造業、商務服務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以及化學纖維制造業,其中,中炬高新和雙塔食品均屬于食品制造業。
在上海一位基金經理看來,產業資本比普通投資者具有更多的信息優勢,其增持的金額說明了它們對公司股價的信心程度,“產業資本增持凈額在擇時上具有一定的領先效果,并且對于市場底部的指示意義突出,可以在投資時候作為一個參考指標。”
定增依舊兇猛
除去產業資本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股票以外,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也依舊頻繁。
6月24日,常發股份(002413.SZ)宣布定增完成,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對象為理工資產、理工創新及39名自然人;配套融資發行對象為弘達偉業、雷科投資、科雷投資、雷科眾投,其中配套融資1.96億元。
類似常發股份這種定增收購資產并配套融資的方法,今年上半年在A股市場上屢屢上演。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以來,218家實施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中,所募資金用途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收購資產、二是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包鋼股份(600010.SH)的定增募資金額是2015年以來最多的,達到298億元。
根據此前公告,包鋼股份擬向控股股東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華人壽、財通基金、上海理家盈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六禾丁香投資中心(有限合伙)、華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65.56億股,發行價格為1.8元/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9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其中290.1億元用于收購包鋼集團優質礦山資產,剩余7.9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除去包鋼股份之外,上半年定增超百億的公司還有廣匯汽車(600297.SH)、中紡投資(600061.SH)、中國電建(601669.SH)、華東科技(000727.SZ)、東方明珠(600637.SH)、永泰能源(600157.SH)和平安銀行(000001.SZ)等上市公司。
廣匯汽車在6月24日完成“借殼”美羅藥業實現上市,根據借殼方案,廣匯汽車將通過定增方式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60億元,其中21.82億元用于廣匯汽車收購匯通信誠租賃有限公司16.67%股權,38.18億元投入匯通信誠進一步拓展其乘用車融資租賃業務。
“定增融資不僅可以使企業獲得大量廉價的資金,也可以降低公司財務費用。”上述基金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市公司通過定增獲得資金既可以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也可以用來收購其他資產,“廣匯汽車此次不就用38.18億元補充到乘用車融資租賃業務上,如果是使用銀行貸款,你想想這需要多大的財務費用。”
有一點值得注意,2015年以來已經有33家上市公司出現在23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預案中,參與定增的上市公司之間不少是同行或具有業務聯系。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之間相互投資,并不違反法律法規。分析人士熊錦秋一度表示,監管層要嚴格控制上市公司“狹義”相互持股,以及對上市公司“廣義”相互持股產生的表決權進行限制。
由于定增募資的便利性,除去已經實施完成的,今年上半年還有約600家上市公司宣布了定增預案,擬募資金額達到15629.53億元。其募資用途也主要分為補充流動資金、配套融資、殼資源重組等幾個方面。
在定增之外,WIND數據顯示,還有4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配股,分別是龍洲股份(002682.SZ)、香雪制藥(300147.SZ)、恒星科技(002132.SZ)和輝豐股份(002496.SZ)
“這種向原股東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已經很少有上市公司在使用了。”一位券商保薦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比較成熟的股市上,配股是不受股東歡迎的,因為公司配股往往是企業經營不善或倒閉的前兆。“當一個上市公司資金短缺時,它首先應向金融機構融通資金以解燃眉之急。一般來說,銀行等金融機構是不會拒決一個經營有方、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的貸款要求的。而經營不善的公司就不得不向老股東伸手要錢以渡難關。”
6月24日,幾經修改的華遠地產(600743.SH)再融資計劃終于塵埃落定,由定增改為配股募資30億元。按照公告,華遠地產擬以每10股配售不超過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配股總數量不超過5.45億股,融資總額不超過30億,擬用于公司開發的北京華遠·華中心項目、北京西紅門項目、西安華遠悅二期項目以及償還金融機構貸款,募投金額分別為16億、6億、3億和5億元。
顯然,不管是增持,還是定增,或是配股,對于A股上市公司來說,今年上半年都是拼資金的年代,與宏觀經濟無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