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還沒有進入負利率時期
2015年10月23日,人民銀行在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管理、基本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再次降息25個基點,人民幣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降至1.5%,低于9月份CPI同比漲幅0.1個百分點。有部分學者和媒體據此判斷當前我國已進入“負利率”時代。
但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26日指出,數據表明,本次降息后,10月24日-10月26日,商業銀行新吸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加權平均利率為2.02%,高于9月份CPI同比漲幅0.42個百分點。綜合考慮各經濟主體的投資理財行為,當前存款替代產品收益率普遍高于銀行存款利率,更顯著高于同期CPI水平??傮w判斷,目前我國仍處于“正利率”時期。
對于一年期單位定期存款,35家銀行共出現10種不同的掛牌利率,平均利率水平為1.91%,較9月份CPI高0.31個百分點。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平均利率水平和實際加權平均利率水平均高于9月份CPI同比漲幅,我國并未進入“負利率”時期。
盛松成指出,本次降息后,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浮空間完全打開。在一般意義上,各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定價已具有完全的獨立性。銀行存款定價機制的新變化,決定了我們不能再直接使用存款基準利率與CPI的差值來判斷“正利率”或“負利率”,而應重點關注兩個指標:一是銀行的存款掛牌利率,二是銀行的實際存款利率。
調查表明,當前一年期個人、單位定期存款掛牌平均利率分別較9月份CPI高0.36和0.31個百分點。掛牌利率是各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的執行標準。它是由各商業銀行在人民銀行基準利率基礎上自主確定的,并綜合考慮了自身的經營目標、資產負債規模、客戶結構、客戶承受力、市場競爭、資金價格走勢判斷等因素。
對19家全國主要大中型商業銀行及15家較具代表性的城商行、農商行的監測表明,自10月23日人民銀行降息后,對于一年期個人定期存款掛牌利率,34家銀行共出現9種不同的掛牌利率,平均利率水平為1.96%,較9月份CPI高0.36個百分點。其中最高利率水平為2.5%;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掛牌利率最低,為1.75%,較9月份CPI高0.15個百分點。
同時,降息后,商業銀行新吸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加權平均利率為2.02%,高于9月份CPI0.42個百分點。目前,在存款定價實際操作環節,我國商業銀行普遍采用“掛牌利率+重點客戶/業務利率授權上浮”模式,即對于符合一定標準的重點客戶或業務,其存款利率可在掛牌利率基礎上予以進一步上浮優惠。因此,商業銀行實際存款利率平均水平往往會略高于掛牌利率。
人民銀行標準化存貸款綜合抽樣統計數據顯示,10月24日-10月26日,按照存款發生額統計,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加權平均利率為2.02%,是基準利率的1.35倍,高于9月份CPI0.42個百分點。其中,一年期個人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約為2.01%,較掛牌平均利率高0.05個百分點,高于9月份CPI0.41個百分點;一年期單位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05%,較掛牌平均利率高0.14個百分點,高于9月份CPI0.45個百分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