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開偉稱央行“雙降”利器功效不能跑偏
從理論上說,這對緩解中小微企業及“三農”融資困局有不小作用。降息也有利于引導整個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同時,對樓市回暖,讓房地產度過嚴冬以及助推A股市場進入新一波好行情具有利好作用。
“霜降”時節,央行再度祭出“雙降”利器。央行宣布自10月24日起,降息0.25個百分點,并降準0.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央行還宣布放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第6次降息、第5次降準,引發普遍關注。
如果說前幾次央行降準降息,是因為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過高、市場流動性緊張等因素,那此次再“雙降”,則出乎很多人意料。因為從目前貨幣供給總體情況看,市場并不缺乏流動性,商業銀行的資金面也比較寬松。在此金融環境下,央行準息為何仍一降再降?
這其中,既有穩定市場貨幣供給的考量,也有經濟增長壓力加大的外力催逼。三季度GDP增速“破7”的背景下,要想完成穩增長目標,后兩個月必然要加速刺激。
當前,央行還需優化定向降準落實考核標準,強化正向激勵,引導銀行機構繼續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同時,央行應配備停止再貸款、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調控工具,及對銀行機構高管約談問責、經濟處罰等非貨幣政策性措施,促進商業銀行規范資金投向行為。
監管部門要加強降準資金流向及降息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確保“雙降”功效不打折扣,讓其跟實體經濟融資結合,使實體經濟徹底走出融資難、融資貴困局。
對各級政府而言,也須加快推進融資擔保改革,規范發展政府出資的融資擔保公司,切實為中小微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擔保,打通商業銀行與中小微實體經濟融資對接渠道,將紓解服務實體經濟融資困局作為重要著力點。這樣,才能確保降準降息貨幣政策作用力不偏離促進實體經濟方向。
下半年國家發改委批復的以萬億元投資計的鐵路、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穩增長備足了動力。為確保這些項目如期開工、順利完工,須加大資金供應量,這客觀上需要央行降準。
同時,截至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已連續5個季度下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央行市場基礎貨幣投放功效,這同樣需要央行繼續降準來彌補基礎貨幣的供給不足。
而且居民消費指數CPI“破2”,中國進入事實上的經濟通縮時代。為刺激內需、帶動就業增長,并為提振中國經濟奠定基礎,需要央行降準降息來進一步刺激內需。CPI“破2”也為央行再次進行大幅度降準降息預留了足夠空間。
從現實看,此前降準釋放的資金很多并未流入實體經濟。據統計,前四次降準分別釋放了6000億元、12400億元、4700億元和7000億元。不到一年時間里,央行釋放的流動性達30100億元之多,可用“天量”形容。
而據媒體報道,同期銀行信貸通過偏股型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基金產品等傘型信托渠道間接入市和繞道券商、信托等機構以融資形式流入股市的資金不少于4萬億元。這說明,降準釋放的資金大部分被股市、樓市及政府發行債券“吞噬”掉,實體經濟并未因此改變目前融資難的困局。
且本次全面降準0.5%,能釋放6000億元給商業銀行;加上額外的小微、“三農”再降0.5%,約釋放2000億元,兩項合計約釋放7000億~9000億元資金。
從理論上說,這對緩解中小微企業及“三農”融資困局有不小作用。降息也有利于引導整個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同時,對樓市回暖,讓房地產度過嚴冬以及助推A股市場進入新一波好行情具有利好作用。但要防止央行貨幣政策功效跑偏。央行及監管部門在降準資金流向和降息政策具體落實中,還應加大引導和監管力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