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票“破凈潮”的局面
下半年A股蒸發掉22萬億,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時至今日,距離2016年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然而,在2015年即將過去之際,我們更希望通過對全年股市的表現進行一次簡單的回顧,
事實上,回顧2015年的股市行情,可以用四個字來描述,那就是“大起大落”。確實,對于今年的股市而言,其整體的波動率也是相當顯著的。然而,在股市大起大落的背后,實際上也加大了市場投資者的操作難度。
“成也杠桿,敗也杠桿”當屬最近一年半內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其中,以場內融資為例,在2014年7月初,A股市場的場內融資規模僅有4000億元左右。但是,在今年年初,A股市場的場內融資規模就已經達到了1萬億左右的水平。但是,A股市場場內融資規模真正爆發的時間點,當屬今年的3至6月份。期間,場內融資業務規模也創出了2.27萬億的峰值。
除此以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場場內融資規模持續增長的同時,2015年的3至6月份,A股市場的場外配資規模卻得到了爆發式地發展。其中,有不完全的數據統計,當期A股市場的場外配資規模超過2萬億,而加上其它隱藏的民間配資渠道,則其累計規模或達到4萬億之巨。
由此可見,對于當時的市場而言,其瘋狂程度也是可見一斑的。
然而,在股市持續瘋狂之后,往往就會面臨一場“血洗”。與此同時,結合今年6月份之后的加速“去杠桿化”的進程,實際上也加速了當時股市泡沫的擠壓。
事實上,自今年6月份以來,A股市場也經歷過多輪的“去杠桿化”風波,而期間對股市的沖擊影響也是相當顯著。
其中,從市場指數的表現來看,以上證指數為例,其從當時最高的5178點下跌至今年8月底最低的2850點,累計跌幅超過45%。受此影響,當時也涌現出上市公司股票“破凈潮”的局面。與此同時,還存在證金匯金大幅浮虧以及大量上市公司定增股價“倒掛”等問題。
曾經有觀點表示,不能說中國散戶不成熟,而是現在的管理模式下機構炒股都像散戶。顯然,對于這番言論,自然會受到了各方的熱議。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這一句話也并非沒有道理。
顯然,在本已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下,卻不能夠從本質上提升市場的違法違規成本,或者還在不斷加劇普通散戶與大資金大機構之間的信息與交易制度的不對稱性。由此一來,實際上也為部分大資金大機構的非理性操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相反,對于本已缺乏資金優勢、信息優勢的中小散戶而言,也就更容易遭遇到大資金大機構的屠宰了。
顯然,經歷了今年大起大落的股市行情,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當前股票市場中的潛在漏洞,并進行及時地糾正。與此同時,仍需要進一步提升機構投資者的自律行為,強化市場的規范性運作。否則,對于即將走向國際大舞臺的A股市場來說,也是相對不利的。
其實,筆者認為,從本質上看,股市本身并不會創造財富,而是實現財富的再次分配。但是,在股市持續暴跌的過程中,往往傷得最重的,就是普遍缺乏資金優勢、信息優勢的中小散戶。至此,經歷了前一輪的非理性下跌風波之后,我們確實需要對我們的市場制度體系進行深刻地反思。與此同時,也需要我們對過往失去理性的操作策略進行反思,以防止再一次遭遇財富縮水的尷尬局面。
就目前而言,A股市場依舊屬于以散戶作為主導的股票市場,且機構投資者的整體占比卻依舊持續偏低。但是,在實際中,雖然機構投資者的占比比例仍然偏低,但是其整體的操作風格卻與國外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