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五大任務至關重要
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熱鬧非凡。“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6年年會”就在這里召開。本次年會主題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央行行長周小川、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中財辦副主任兼央行副行長易綱、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出席并先后發言,涉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國際實踐和重點任務、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和全要素生產率、企業活力和企業家精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需求管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內容。
“對中央確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態度要鮮明、措施要有力,如果錯過這個時間窗口,后果非常嚴重。”在演講中楊偉民表示,各個地區、各個部門要從大前提出發,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全社會行動起來,打一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
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楊偉民表示,按照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第一,要摸清楚情況、搞清楚問題,更重要的是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第二,目的要明確,防止本末倒置。如果把企業關了,但是過剩產能沒有實質性減少,就沒有達到目的。第三,任務要具體,確定紅線好操作。比如說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應一一列出清單,限期完成。
第四,要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作用,中央與地方承擔的責任不一樣,法律、經濟、行政這三個手段使用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楊偉民說,比如處置僵尸企業,中央政府做好頂層設計,給予財政補貼,地方政府停止對僵尸企業的財政補貼,但要負責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央企要輔以行政措施。
第五,措施要有力,要清楚怎么辦、用什么政策措施來辦。“總的原則要有效,有力,有操作性。供給側改革的許多任務是帶有個性的,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帶來的后遺癥。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多,所以去產能、去庫存、降產能時間窗口非常短,’十三五‘頭兩三年十分關鍵,如果沒有明顯的進展,加上國際經濟形勢的波動,我們今后面臨的困難可能更多。”楊偉民說。
供給側和需求側應相互配合
“結構改革也是價格改革和調整。但在市場失效的環節,還有一些由行政主導的結構性問題和結構性調整。”周小川表示,由于我國是從傳統的中央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因此在市場失效的環節,政府應該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周小川稱,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由于很多國家財政政策空間比較小,過去債務比例高,所以過度依賴貨幣政策,近兩年很多國際會議都在討論這一問題。“實際上應該更加側重供給側的政策考慮,供給側和需求側是相互配合的。”
“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適當的總需求的管理,”易綱在會上表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需求的管理處于輔助的地位,是一個配合政策。總需求的管理雖然是總量的政策,但應當強調有針對性和精準發力。
易綱認為,財政政策是天然的結構性政策,所以財政政策在供給側改革的時候應當是需求管理的主戰場,“財政政策有很多結構性考慮,比如說扶貧、結構性調整。”而在貨幣政策方面則應當穩健,“貨幣政策要避免過度寬松。否則可能會產生資產價格泡沫和人民幣貶值壓力。”
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和全要素生產率
樓繼偉認為,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的約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最終導致勞動生產率太低。
數據顯示,1981-2012年,中國、美國、日本提出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40%、43%和35%,中國比日本高。“日本1995-2000年,2001-2005年,從2006-2010年,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提高是30%、66%,70%,日本全要素生產率正不斷提高。”樓繼偉說。
樓繼偉認為,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的約束,立法和司法層面上有所體現,最終很大程度降低了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最終導致勞動生產率太低。
“現行的用工制度脫離勞動生產率,工資剛性上漲。最近十年,特別是最近八年,工資超過勞動生產率兩三個百分點,使得我們競爭力越來越不足。實際上代工制是靈活用工,不可能長期發展。法律造成的扭曲使生產力極大退后。再則,現行勞動合同法降低了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意愿,企業需要支付大量的培訓成本,使非技術員工成為技術員工。”
對于以上問題,樓繼偉認為下一步應該保證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同時應該把職業培訓和企業結合起來,以此提高勞動生產率。
注重企業活力
“簡政放權與企業家精神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在會上,錢穎一錢強調,當下官僚主義扼殺企業家精神的現象比比皆是,來自政府部門的官僚主義依然是企業創新活力的主要障礙。
“提倡企業家精神,提倡創業精神,注重企業活力的時候,同時必須要減少官僚主義,也就是要簡政放權。”在錢穎一看來,企業家精神并不局限于創業企業和民營企業,也可以包括國有企業。不過因為國有企業更容易受到政府的束縛,所以激發企業家精神和企業活力需要更大的努力。
“計劃經濟的傳統使我們更容易依賴政府推動創新,但是企業活力主要靠企業家精神。在激發企業活力中,雖然政府應該發揮推動作用,但在推動企業家精神的同時,必須簡政放權,減少官僚主義帶來的束縛。”錢穎一說。
警惕供給側改革出現空轉
吳敬璉則擔憂供給側改革走老路,領導部門忙著發文件,下級部門忙著學文件,這樣改革空轉,改革就成為了修辭,要引起足夠警惕。
“三中全會為全面深化改革做了很好的頂層設計,很多改革項目指導意見和方案設計都得到了中央深改小組的批示。但是這些頂層設計和一些具體實施方案的銜接好像存在問題。”
吳敬璉稱,一定要把很好的改革頂層設計,指導意見落地生根。“習近平總書記在1月12日中央深改小組會議上講到,今年力爭把主體新框架搭建起來,有助于深化改革目標落實,打通關節,努力使各項改革都能行動起來。我建議,我們的領導部門和執行部門要充分協作,研究每項改革的進度,其設計是不是有不足之處,執行過程中應有哪些補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