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加速回歸A股意欲何為
中概股加速回歸A股,意在獲得更高的估值水平以及更好的融資額度。對于市場而言,隨著準入門檻的寬松,未來中概股回歸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會從一定程度上加大市場的融資壓力。對于中概股的加速回歸,確實需要做好充分的配套措施以及充足的準備工作;否則,中概股加速回歸對市場的沖擊是不可小覷的。
之前奇虎360宣布達成93億美元的私有化協議,成為之前中概股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而據近日資料顯示,在奇虎360當天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上,股東投票表決通過了這一私有化協議。與此同時,近期萬達商業發布了一紙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正在初步考慮就H股進行全面收購要約,此舉也是萬達商業邁入私有化的一個重要的舉動。
其中,鑒于海外成熟市場嚴厲的監管體系,中概股企業赴海外上市的成本很高,同時其在當地市場的融資預期并不理想,這也是中概股企業加速回歸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萬達商業為例,在赴港上市之前,它曾經考慮在A股排隊上市。然而遺憾的是,因A股市場IPO堰塞湖問題嚴重,以及受到期間IPO幾度暫停的影響,也進一步影響到萬達商業的融資進程。受此影響,萬達商業不得不放棄A股市場,進而轉移至港股上市。萬達商業赴港上市之后,融資效果并不理想,且其在港股市場的估值持續處于低迷狀態。自去年6月份以來,受市場低迷拖累,萬達商業股價處于陰跌狀態之中,其對應的市值更是萎靡不振。由此一來,對于急需擴寬融資渠道,加大融資力度的萬達商業而言,再度回歸A股市場也是一種趨勢。
相反,對于2015年登陸A股市場的暴風科技,其上市后的股價表現,卻給市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暴風科技上市當年,其在上市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股價從9.43元飆升至最高的327元,其所對應的市值也一度超過了300億元。由此可見,在暴風科技強烈的賺錢效應之下,A股市場給予上市企業,尤其是中概股企業的估值,已遠遠高于其它市場。這不僅促使企業的融資需求得到迅猛提升,且增強了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同時也激發了中概股企業加速回歸A股市場的動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概股加速回歸的同時,他們不僅看重A股市場獨特的估值魅力,同時也看重A股市場準入渠道的寬松化,由此為這類企業的回歸創造了積極性的影響。事實上,對于中概股而言,未來回歸A股市場,主要還是離不開這幾種方式,包括IPO發行、借殼上市、登陸新三板或戰略新興板市場等。
對于IPO發行而言,因目前注冊制仍未能夠得到全面鋪開,且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強調了“創造條件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由此一來,短期內注冊制全面鋪開概率并不大,但在注冊制實施“創造條件”的過程中,逐步完善配套措施的改革,將會為注冊制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于戰略新興板來說,其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并未出現“戰略新興板”的字眼。然而,對于設立戰略新興板的舉動,實際上更需要做出深入的研究論證。由此可見,對于戰略新興板而言,短期內推出概率并不大,這將會影響到部分中概股企業回歸的進程。
筆者認為,對于中概股企業加速回歸的現象,既有有利的方面,又有值得憂慮的地方。有利之處在于,隨著部分中概股企業的回歸,將會給A股市場帶來更多成熟的有效經驗。與此同時,若部分優秀的中概股得以回歸A股,則其將給國內上市企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利于股市的長遠性發展。
而其弊端,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概股加速回歸A股市場,其意在獲得更高的估值水平以及更好的融資額度。對于市場而言,隨著準入門檻的寬松,未來中概股回歸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會從一定程度上加大市場的融資壓力。
再者,中概股加速回歸,或離不開造富的現象,從而加劇了股市財富二次分配的矛盾性。但如何規范大股東或高管的減持套現行為,卻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切身利益。與此同時,隨著這類企業的加速回歸,未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該如何得到真正有效的保護,也是頗為關鍵的問題。
此外,在中概股加速回歸之后,將會加劇市場供過于求的現象。對此,在股市資金面環境大不如前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強化股市年均有效退市率將是一個關鍵之處。需要注意的是,在強制退市、提升市場退市率的同時,更應該注重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能讓投資者成為市場優勝劣汰過程中的犧牲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