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高股息率是你不可忽視的重點
時下,正值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密集出爐的關鍵時點。對此,在上市公司頻繁發布年報報告之際,例如股息率、業績增長率等數據,無疑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顯然,對于存在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來說,如果其股價運行重心能夠呈現出中長期持續向上的表現,則將會給中長期持股的投資者,帶來實實在在的投資回報預期。
時至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其2015年的年報報告。然而,在已披露分紅方案的上市公司中,不少上市公司也展現出其慷慨解囊的一面。其中,按照當前的股價計算,例如農行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上市公司,其整體股息率也有望達到5%以上,而這一股息率水平已經完勝同期的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甚至高于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同期利率水平。
一般而言,股息率是中長期投資者必然看重的參考指標之一。對于股息率而言,它是股息與股價之間的比率,它同時也是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尺度之一。由此可見,作為中長期價值投資者,股息率的高低也成為他們篩選股票的重要參照指標。
那么,股息率越高,是否就意味著某一上市公司的股價就越有戲呢?其實,我們并不能夠這樣去理解股息率的影響,而有的時候高股息率卻容易讓投資者產生不少的誤解。
其中,誤解一,高股息率并不代表著股價越有戲。
事實上,回顧歷年來的上市公司年報數據,每逢每一年的年報披露之時,就會存在不少上市公司在分紅方面慷慨解囊的狀況。不可否認,對于部分股息率比較高的上市公司,尤其是股息率超過5%的上市公司而言,中長期投資在它們身上會獲得遠高于銀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水平。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投資者應該更需要關注相應的投資環境。換言之,如果投資的時候,所處的市場環境為熊市或者是震蕩市,則投資者在投資高股息率的股票之際,卻更容易承受著差價損失的風險。然而,在這個時候,投資者在差價上的損失,卻遠遠高于上市公司的分紅收益。
誤解二,在中國股票市場中,因紅利稅差別化征收政策的存在,對于持股期限少于1年的投資者,投資高股息率的股票未必能夠真正受益。
根據現行的規則,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投資者,其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然而,對于持股期限在1個月至1年的投資者,則其所承擔的稅負為10%。至于持股期限少于1個月的投資者,則其所承擔的稅負高達20%。由此可見,對于熱衷于中短期持股的投資者而言,股息紅利稅的征收力度還是很嚴厲的。退一步來說,如果投資者熱衷于短期頻繁操作,則其所承受的稅負壓力,卻更為顯著。
因此,面對高股息率的股票,在不考慮短期股價波動的前提下,投資者仍需考慮自身的持股時間長短,以規避因持股時間過短而造成的高稅負風險。
至于誤解三,我們還得考慮到除權除息的問題。
實際上,從中長期的角度去思考,對于扣稅除權除息之后的上市公司來說,如果其股價不能出現持續穩定的上漲走勢,甚至還出現了除權除息后股價陷入長期調整的局面,則將會影響到投資者的實際收益。
顯然,對于高股息率的股票而言,隨著除權除息的到來,會起到攤低股價的影響。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對于高股息率的股票而言,真正出現除權除息后開展填權行情的股票占比,卻并不多見。對此,筆者認為,對于這類存在高股息率的股票而言,其發展前景是否明朗,或者是其發展預期可否得到挖掘等,都將會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股價的填權表現。
筆者認為,如果上市公司的高股息率是建立在股價表現長期低迷的背景之下,甚至出現差價虧損大于分紅收益的局面,則上市公司的高股息分紅,也并不能夠讓投資者真正受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