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L型走勢 要降低投資收益預期
我國經濟運行無論是U型還是L型,都難改市場震蕩格局,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震蕩結構存在差異,L型經濟運行更加有利于題材股、成長股、并購重組等中小創主題類股票的市場表現。弱勢震蕩下,公募更傾向于捕捉市場上結構性和事件驅動型投資機會。
昨日,受多重負面因素疊加影響,A股市場應聲而落,上證綜指低開低走,全日跌近3%,創業板指大跌3.55%。我國經濟運行無論是U型還是L型,都難改市場震蕩格局,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震蕩結構存在差異,L型經濟運行更加有利于題材股、成長股、并購重組等中小創主題類股票的市場表現。
多重利空疊加導致大跌
針對昨日市場的大跌,華商基金宏觀策略組組長趙俠認為,這是上周五調整的延續,進一步打擊了市場風險偏好。
趙俠分析,從近期基本面來看,金融監管加強,對于互聯網和醫療行業的監管也在加強,4月份宏觀數據在政策短暫觀望下可能會走弱,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市場。從市場特征來看,目前A股仍處于股災后遺癥,市場風險偏好較低,上漲勢頭始終很弱,熱點也非常散。
北京某大型公募績優基金經理也表示,股市大跌與監管層對中概股回歸及殼資源炒作的謹慎態度有關。
該基金經理稱,“今年兩會之后,注冊制暫緩、中小創的‘并購成長’概念火熱,殼資源和中小創股票都遭遇市場熱炒,經歷了一個半月的上漲,監管層對借殼政策的收緊會打斷這個炒作邏輯,自然會引發市場的調整。”
此外,6月份市場的大量解禁預期也可能對A股形成重壓。趙俠說,6月份解禁量僅次于12月份,5~6月份合計解禁規模約4500億元,占全年解禁規模的20%。近期A股的表現,正是上述負面因素疊加造成的。
市場震蕩格局難改
消息面上,本報采訪權威人士的消息在A股市場廣受關注。消息稱,“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北信瑞豐基金副總經理高峰認為,任何一國的經濟增速都不可能長期保持在8%以上,過去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在非常低的基數上,體制紅利、人口紅利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雖然可能有波動,但未來逐步放緩到6%甚至以下是必然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說,更近似于L型。
天弘基金也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就是L型走勢,一季度小幅反彈是因為年初進行了穩增長的托底操作。從長期看,我國經濟正在從高速發展期步入中高速發展期,從以投資為驅動的經濟走向以消費為驅動的經濟,經濟增速下滑是趨勢,也是正常的,是轉型的必然表現。
談及宏觀經濟走勢對A股的影響,高峰稱,“從以往的數據觀察,A股市場走勢和宏觀數據相關性并不強。但從理論上來說,U型走勢對股市的支撐力量肯定會更強一些,也有利于周期類公司的股價表現;L型走勢下,相對更看好新興成長產業的表現。”
前述大型公募基金經理也認為,我國經濟運行無論是U型還是L型,都難改A股震蕩市的格局,區別在于:U型是偏強的震蕩市,L型是偏弱的震蕩市,兩者最大的區別是震蕩結構存在差異。
該基金經理表示,宏觀經濟U型反轉不一定會對股市形成特別利好,一方面,部分實體企業產生盈利,會引發股市的結構性上漲行情;另一方面,如果實體經濟發展很好,資金會“脫虛向實”,從二級市場流向實體經濟,市場整體的PE水平還會下降。宏觀經濟若是L型走勢,實體經濟還會保持當前水平,企業盈利較為平淡,市場資金也沒有更好的配置方向,股市資金面也不會太緊張,A股整體估值也不會受到資金打壓。
“宏觀經濟運行無論是U型還是L型,都難改A股震蕩市格局。”該基金經理稱,“U型,指數是震蕩市,結構上利好周期型股票;L型也是震蕩市,但震蕩的結構利好題材股、成長股、并購重組等中小創主題類股票。”
6月或現方向性選擇
弱勢格局下,公募投資并不悲觀。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公募人士表示,6月份,股市有望出現中期方向性選擇,事件驅動型和結構性投資機會將逐步顯現。
北京上述大型公募基金經理認為,股市在5月份仍將大概率保持震蕩格局,不會出現“股災4.0”,一是因為國家隊會維穩;二是6月份股市存在一定利好因素,那時會出現中期方向性的選擇。
該基金經理分析,6月份市場上指標股存在一定利好因素。一方面,6月份將要召開五年一次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會上有兩個核心議題——推出債轉股方案和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另一方面,A股在6月份將公布是否納入MSCI指數。
“債轉股對周期股和銀行股是利好,A股若納入MSCI指數對全市場都是利好,而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可能在監管思路上也會產生重大變化,這些政策和預期若能兌現,6月份市場可能會產生‘二八分化’行情,利好周期股、銀行股等大盤藍籌股。”該基金經理說,這波下跌很有可能是機構換取籌碼,市場資金或將從中小創板塊流入周期股、銀行股等指標股中去。
高峰也認為,二季度及下半年的市場機會還是跌出來的,“如果5月市場有較為充分的恐慌情緒釋放,我們對6月和下半年市場走勢就會更為樂觀。我們將重點在新興產業中尋找踏實做實業、重視科技研發投入、業績確定性成長、估值合理的公司。”
高峰表示,在投資策略方面,如果出現政策的轉向,在總體控制倉位的同時,還是要注意回避以下幾類公司:一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如基建、地產、有色等強周期性行業;二是只講概念但近期不會形成業績、估值虛高的題材類公司;三是市值過高的殼公司等。
天弘基金認為,長期看,經濟是L型走勢,這意味著要降低投資收益預期。具體到股票市場,要做好震蕩市中沒有系統性機會的準備,倉位不宜過高,投資上要精選符合經濟轉型邏輯的行業,精選盈利增速提升的個股,以應對系統性估值的震蕩和可能的下滑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